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引黄灌区冬小麦播期与播量对产量贡献的研究表明,播期比播量的影响要大;获得高产的播期宜早,播量可减少,对于播期推迟的,播量适当加大则可获得相对的高产;通过数学模型的模拟寻优得出了获得高产所要采取的最佳播期与播量。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取引进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和播期双因子裂区试验,对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和不同品种同一播期的产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选定该区域应推广的最优品种和最佳播期,提高生产效益。结果表明,该区域应推广的最优品种为洛椒8号,最佳播期为5月20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贵州直播高粱的适宜播期,为当地高粱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州主推高粱品种红缨子、红珍珠和台糯9号为试验材料,在2个不同生态区(清镇市、汇川区)设3月20日、3月30日、4月9日、4月19日、4月29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下不同高粱品种的农艺性状、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气象因子与高粱农艺经济指标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高粱生育期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缩短,播期对高粱的茎粗无显著影响。不同生态区域下播期对高粱产量有不同影响,平均产量清镇市试点第1个播期(3月20日)最高,达7 021.70 kg/hm2;汇川区试点第4个播期(4月19日)最高,达7 662.26 kg/hm2。不同生态区域下高粱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不同,清镇市试点高粱穗粒重和穗实粒数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一致。汇川区试点第3个播期的高粱穗粒重最高,其次是第4个播期,与该试点的产量表现基本一致。2个试点的千粒重表现一致,均为第4个播期的千粒重最高。不同高粱品种在不同生态区播期下,不同部位的干物质积累量不同,穗...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表明,在秋覆膜马铃薯种植中播期不同对其生长特别是干物质积累,淀粉含量和最终产量影响较大。其中播期在4月25日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及淀粉含量含量最高,分别为23.063%和17.295%,播期在6月1日最低,分别为21.419%和15.652%。播期5月5日的马铃薯收获产量最高,为2088kg/667m2,播期4月5日产量最低,为1952kg/667m2。由此可以看出,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马铃薯的最佳播种期。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技术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合理地确定父母本的播期及播差期是确保花期相遇的基础,确定播期及播差期的方法有时差法、叶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温度是影响杂交水稻生育的主要因素,文章重点介绍了气象条件对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影响,提出了攸县杂交水稻制种最适花期,并根据杂交水稻制种播始历期的天数通过倒推法确定父本播期,运用双亲本从播种到始穗的有效积温差值确定母本的播种期,从而达到花期理想相遇,实现制种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各海拔试验点不同播期水稻插秧后,随播期推迟,前、中期株高的增长速度加快;出叶速度也有加快的趋势,但主茎总叶数逐渐减少;水稻分蘖速度加快,有效分蘖数增多。从生育进程看,播期推后使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渐次推后;同一海拔高度,全生育期的天数和≥10℃活动积温随播期后移而减少。在生殖生长期内,长穗期日数和活动积温随播期推后而增加,结实期日数和活动积温随播期推迟而减少。综合分析认为,低、中海拔以4月上旬、高  相似文献   

7.
从高产角度出发,探讨2—5月不同播期处理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3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出苗慢、苗数多;2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株高、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植蔗单茎重、蔗茎产量、蔗糖含量及蔗糖产量随播期推迟而下降;3月播期处理的宿根蔗茎高、单茎重、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两季总蔗茎产量、总蔗糖产量分别为159.15~217.07、20.91~30.81 t/hm2,均以3月播期处理最高,其次是2月播期处理,而5月播期处理最低。可见,3月播种的总甘蔗产量、产糖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南宁进行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播期试验,在2月16日-3月15日期间播种,产量与播期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随播期推迟,水稻产量呈直线下降趋势,y=504.78-3.45x(r=-0.9899)。在桂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2月中、下旬。早播增产主要表现在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不同种植密度和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低油菜播期及密度试验,初步了解了播期和密度对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适期早播,能提高油菜单株叶面积和光合势、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开花数和角果数;早播可以使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提高。合理密植可以提高群体总光合势,增加单株结角数和干物重,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对旱稻中旱3号进行播期试验,分析了各播期处理对中旱3号生育期、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旱3号在不同播期栽培的情况下,其成熟期随播期的推迟而相应延迟;单位面积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下降;对产量结构影响最大的是每穗实粒数。并提出为保证旱稻栽培的高产高效,在海拔300m地区栽培,中旱3号的适宜播期以4月30日至5月10日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品种潍花25和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5为供试材料,各设置4个播期(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烟台市自然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最适宜播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烟台市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9-16日,且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播种过早,花生出苗期延长、出苗率低,不利于花生个体健壮生长;播种过晚,花生生育进程加快,结荚—成熟期缩短,不利于荚果发育,产量显著降低。若在适宜播期内因干旱等原因不能如期播种,应设法造墒播种。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鄂甜玉4号秋季栽培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加工与鲜食兼用型杂交甜玉米新品种鄂甜玉4号,进行秋季播期试验,摸索出了该品种秋播的最适播期和最迟播期,旨在为发展秋季鲜食玉米生产、缓解甜玉米市场供求矛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以龙杂19号、晋杂22号、吉杂228号、冀酿2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西地区进行3个播期处理(4月16日、4月25日和5月5日),调查播期对高粱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高粱生育进程,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依次延后,但高粱全生育期缩短。播期对高粱株高影响不明显,对穗长影响随品种不同而不同;对穗粗和千粒重的影响则表现为随播期的延迟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早播高粱各品种单穗重最大,产量最高。在供试品种中冀酿2号早播获得最高产量为385.1 kg·(667 m2)-1,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北部第4积温带,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晚播生育日数比正常播期缩短,后期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均低于正常播期,最后导致产是下降;早播由于地温低,有粉种现象,保苗率降低较大,特别是对寒性较差的品种影响更大,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低珩正常播期,大豆产量亦比正确播种明显低。从试验结果看出在本区以5月7日前后播种最为适宜,平均产量比早播高11.8%,比晚播高8.0%。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郑农花15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梯度,分析对其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郑农花1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随播期的推迟,各生育阶段天数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全生育期也随之变短,而密度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密度对郑农花15号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增加,郑农花15号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等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密度下,分枝数、株高和侧枝长整体上随播期的推迟逐步降低,而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和百果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郑农花15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2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5万~19.5万穴/hm2,其中5月5日播期和18万穴/hm2的播种密度,最有利于发挥其高产潜力,研究结论为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5号的深入利用及推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鲜食玉米“津鲜1号”在3个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穗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津鲜1号玉米生育进程因播期不同而异,播期越早,雄稳分化时间以及从出苗到乳熟末期(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而雌穗分化持续时间稳定;3个播期叶龄指数与稳分化时期对应关系稳定,且均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点播期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至2002年分别在河北保定、江苏徐州和姜堰3个不同的生态点,研究了播期(适播和晚播)对小麦(徐州26、皖麦38和徐州25)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能极显著提高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在播期、环境与基因犁凼子中,以环境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最大。保定点和姜堰点的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明显高于徐州点。播期与生态点间、生态点与品种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播期相同,环境对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大于基因型。随着纬度的升高,播期对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影响下降。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以花后气象因子的效应大。  相似文献   

18.
对9个早春甘蓝品种进行品比,京丰1号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爱春和晓春较适宜在温州作早春甘蓝栽培;京丰1号适播期在10月之后,适期播可降低“先期抽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鲜食玉米“津鲜1号”在3个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穗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津鲜1号玉米生育进程因播期不同而异,播期越早,雄穗分化时间以及从出苗到乳熟末期(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而雌穗化分持续时间稳定;3个播期叶龄指数与穗分化时期对应关系稳定,且均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对常优1号粳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优1号粳稻不同播期同期移栽研究表明:(1)以播期5月29日、秧龄22d处理产量最高,播期过早、秧龄过长对高产不利,适当晚播早栽有利高产;(2)秧龄弹性大,不同播期同期移栽处理间的秧苗素质与产量无明显相关;(3)不同播期间群体质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