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治小麦蚜虫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无公害角度,低毒、低残留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均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吡虫啉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是防治小麦等粮食作物害虫的理想推广药剂.吡虫啉较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药效释放缓慢,防治小麦蚜虫时,要适当提早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
用 40 %氧化乐果EC和 5 0 %久效磷EC刮皮涂枝防治石榴龟蜡蚧效果较为理想 ,防治最佳时期为成虫 4月下旬 ,若虫 6月中旬 ,1次用药可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麦蚜危害,选择添丰、吡虫啉,高渗氧化乐果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24%添丰可湿性粉剂225克具有保护天敌,防治效果好,对不同种类蚜虫防治未有明显区别,是防治麦蚜优良药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沙珠玉地区的青杨叶部害虫柳细蛾防治试验做了总结,试验表明,化学防治柳细蛾时,以氧化乐果和敌敌畏的防治效果最好,综合考虑防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应,溴氰菊酯以其低使用量、低残留、防治成本适中和较好的防治效果应当为最适合的化学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几种不同浓度的农药对蚧壳虫的防治效果,并分析了蚧壳虫防治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成虫期喷药是防治蚧壳虫很有效的防治途径,选用氧化乐果1000倍,敌杀死2000倍,多磷威1000倍,或使用氧化乐果1000倍加敌杀死2000倍混合进行喷雾,均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防治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几种内吸高渗剂防治大袋蛾药效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78-4878
选用了6种内吸、高渗剂,采用隐蔽用药的方法,对大袋蛾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胺磷、磷胺防治效果较好,但毒性较大;杀虫双直接杀虫效果不好,但驱避和拒食作用较强;喹硫磷、呋喃单、氧化乐果的直接防治效果差,且驱避和拒食作用不强。随着高毒农药久效磷、甲胺磷、磷胺的限用和禁用,杀虫双可暂作为防治大袋蛾树干注药的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   

7.
两种潜叶蝇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叶面喷施法和根部穴施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豌豆植潜蝇和美洲斑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甘蓝田用氧化乐果和高效氯氰菊酯各1000倍液防治豌豆植潜蝇7d的效果达89%和87%。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药剂防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唑酮和井岗霉素对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每公顷用25%三唑酮可生唑粉剂1500g打药一次,防治效果在79%左右,50000IU/ml的井岗霉素水剂1500ml,防治效果在77%左右,稻曲病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在孕穗中期到齐穗期,用药过迟则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2006年,陆良县大莫古镇玉米制种基地用6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农药75%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0%世高水分散剂两种药剂对杂交玉米小斑病防治效果明显,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至吐丝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0.4%氯虫苯甲酰胺G R防治玉米螟的效果、适宜用量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等,为该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0.4%氯虫苯甲酰胺不同用量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G R对玉米螟防治效果显著,对玉米生长安全,在玉米心叶末期、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采用人工撒施(灌心)法用药,每667 m~2适宜用量为350~450 g,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25%咪鲜胺EC对茭白胡麻斑病有较好的防病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EC500、1000、1500倍液,在茭白胡麻斑病初病期用药,药后10d防治效果为74.1%-82.9%,隔15d后再接力防治第2次,第2次用药后10d,防治效果75.2-87.8%,第2次用药后20d,防治效果仍达64.5%-78.9%,增产效果为13.4%-17.4%,极显著地优于对照药剂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1998~1999年是试验表明,蚜粉克星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圆蜘蛛及穗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一般亩用11%蚜粉克星EC80~100ml,以纹枯病防效比5%井风霉素水剂250ml/ 略低;对白粉病的防效与粉锈宁相当;对麦圆蛛和穗蚜的防效与40%氧化乐果75ml/备相当,麦丰9宝具有持效期长及一药多治的特点。3月15日前后用药,防治泪科白粉病治麦圆蜘蛛;4月28前后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兼治穗蚜。亩  相似文献   

13.
板栗受桃蛀螟的危害十分严重,受害率可达29%。用40%氧化乐果3倍液于8月中旬涂干,防治效果达76.5%以上,防治成本为34.8元/hm ̄2,净增板栗77.5kg/hm ̄2。  相似文献   

14.
12.5%吡虫啉乳剂防治玉米粗缩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试验证实 ,利用吡虫啉通过防治传毒介体的方法来控制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效果 ,防效一般在 2 5 %~ 40 %之间 ,提高用药浓度可提高防效 10 %~ 15 %左右。采用连片防治的办法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在病害大发生的年份 ,2次用药防效可达 5 5 %以上。如能进一步改进施药技术并与其他有关措施配合 ,吡虫啉可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室外的药效试验能找出防治效果最明显的农药为敌杀死和氧化乐果,最佳防治时期是垂臀华枝脩初孵幼虫高峰期,最佳防治方法是选择苦参碱烟剂、氧化乐果进行熏蒸和喷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垂柳天牛发生危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朝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45-2045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在徐州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蛀洞凿隧道造成危害。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注洞防治,防治效果达80%~90%。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浓度、不同喷药时期和不同喷药次数试验,大田对比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认为大田药剂防治麦鞘毛眼水蝇以卵巢化盛期喷洒一次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可使为害指数减退率达95%,挽回产量损失率10%,具有经济、有效、安全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板板栗受蛀暝的危害十分严重,爱这在率可达29%。用40%氧化乐果3倍液于8月下旬涂干,防治效果达76.5%以上,防治成本为34.8元/hm^2,净增板栗77.5kg/hm^2。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虫情调查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分析萧氏松茎象在我市蕉岭县和平远县的发生危害规律,采取4种防治措施7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捉的办法防治效果较好,刮皮喷药防治效果较好,直接树干涂药防治效果较差,虫线清比氧化乐果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24%井冈霉素A水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适宜剂量,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4%井冈霉素A水剂30、40mL对水稻纹枯病有较明显的防治效果,第2次用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5.01%、79.18%,该药剂在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应在发病初期用药,宜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7~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