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鉴别黄土沟壑区不同生境刺槐林持续发育潜力,以延安地区纸坊沟和柳林镇公路山的刺槐群落为对象,对阴坡、阳坡生境造林后10,25和40年的刺槐人工林建群种径级结构、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阴坡和阳坡刺槐人工林在经过25年发育,林木达到成熟阶段,个体平均胸径、高度和林下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水分达到比较稳定状态;刺槐人工林造林后,随着时间推移,建群种树高、胸径增加迅速,体现群落生境质量参数也迅速增加,但25年以后增加不够明显。阴坡与阳坡生境的人工刺槐林比较,阴坡生境的林分,建群种在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生长发育良好,均具有足够数量萌生幼苗,林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土壤养分水分相对优越,群落具有持续发育潜力。而阳坡刺槐人工林建群种个体发育不良,缺乏足够幼苗数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养分相对较差,不具备持续发育特征。未来该区域刺槐人工林培育,丘陵沟壑区应尽量避免在阳坡营造刺槐林,现有刺槐林也应该通过更换树种,改造成稀疏灌木-刺槐林。在现有阴坡刺槐林经营管理中,造林25年后就可以适当间伐一些劣质木、病虫木,促进幼苗萌生更新,促进群落向异龄方向发展。间伐中,应尽量减少对灌草层破坏,完善群落复层结构,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刺槐是锦州地区的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为了提高刺槐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水平,该文介绍了刺槐特点、生长环境和经营现状,分析了锦州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问题,并提出了经营策略和建议。在锦州地区进行刺槐人工林的栽植时,应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刺槐优良品种和林种,建议以栽植刺槐蜜源林为主,在春季或秋季,采用埋根造林或者容器大杯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3.
刺槐人工林更新方法及萌芽林经营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槐人工林更新方法及萌芽林经营类型划分的研究兰健(国营朝阳县朝阳林场122000)刺槐是朝阳林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现有刺槐林面积4867hm2,占全场有林而积34.3%,已成为山地造林重要的阔叶用材树种,发挥着重要的生态经济作用。由于1980~198...  相似文献   

4.
提高云南松在阳坡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云南松在阳坡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赵盛军云南松的阳坡造林历来是个难题,尤其是阳坡直接营造云南松林,成活率仅达5%~15%。为了弄清云南松阳坡造林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成活所需的必要条件,笔者曾对本县亚热带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成活...  相似文献   

5.
山地刺槐人工林更新试验报告许景伟(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王德安(临朐县沂山林场)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是山东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通常采用的更新方法主要是萌芽和根蘖更新,这2种方法都具有施工容易,投入少,幼林前期...  相似文献   

6.
在太行山石质干旱阳坡山地进行了山杏造林试验研究,提出了山杏山地造林的关键技术,为今后开发太行山区阳坡山地发展山杏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高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宁、吉林的一些地区营造的大面积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在土层较厚、微酸性母质,阳坡和半阳坡的慢岗上生长良好,若其密度控制适宜、抚育经营及时,则采用一般的栽培技术措施就能达到速生丰产。混交造林能保证稳产高产,其主要伴生树种有刺槐、紫椴、云杉、怀槐、水曲柳等,其日本落叶松混交比在50%以上为好。  相似文献   

9.
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10.
直播造林在辽宁北票市山地丘陵、干旱地区是十分重要的造林方式。该文在北票白石水库公路东西两侧的石质山上,进行了总面积为176.2hm^2的直播造林试验,其结果表明:出苗率达77.31%,其中坡下的出苗量高于坡上的,阴坡的出苗量远远高于阳坡;坡下的苗木生长量高于坡上,阴坡的生长量高于阳坡。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该地区要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做好抚育管护工作等对于提高绿化效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土沟坡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2005年4-10月,在位于黄土高原半湿润水分生态区的陕西省长武县,采用中子仪对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进行监测,运用隔室模型和2004年的实测数据建立降水在土壤中的入渗平衡模型:WC=a(e-kh-1)+c(1-e-k1h)+f,其中a>0,c>0,f>0,k1>k>0,k1和k分别为土壤入渗水的吸附速率和衰减速度.k,k1在特定取值条件下,模型可表达黄土高原刺槐林下不同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采用2005年5月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拟合验证结果表明:拟合优度R2符合统计学要求,能很好地反映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14.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元低山暴雨区湿地松(Pinus eliottii Engelm)纯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湿地松与刺槐混交林(mixed stands of Pinus eliottii and Robinia pseudoacacia)3种人工林凋落物量与养分归还的研究表明,3种林分的年凋落量范围在3609.6kg·hm^-2·a^-1到4917.6kg·hm^-2·a^-1,除刺槐林外,湿地松林和混交林均以叶的凋落量占优势,分刺占各自总凋落量的87.45%、55%。湿地松纯林凋落量1a中出现3次峰值(5月、7月、11月或12月)。刺槐纯林出现两次峰值(7月、11月或12月),混交林与刺槐纯林相似。3种林分N、P的年归还量均以刺槐林最大,湿地松纯林最小,这与凋落物总量的大小排序相反。通过凋落物各组分的养分归还中,落叶的归还量占主体。3种林分相比,湿地松林和混交林的凋落总量明显高于刺槐林,但养分归还量却有所不同,刺槐林和混交林明显高于湿地松林,这说明阔叶林有良好维持地力的能力,针阔混交比针叶纯林更能改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刺槐人工林地土壤水分随着林龄增加而增高,土层含水量也是随着加深增加。刺槐纯林和混交林无论是各土层含水量,各月含水量还是平均含水量,刺槐油松混交林都多于刺槐纯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阜新地区杨树等12种常见煤矸石废弃地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挑选出易于形成稳定生态群落的废弃地恢复树种。结果表明:紫穗槐、刺槐、旱柳、杨树人工林林下物种相对丰富;煤矸石废弃地常见人工林的林下植物群落α多样性以刺槐、白榆、旱柳、紫穗槐、杨树等5种树种较优;阜新地区煤矸石废弃地紫穗槐、刺槐、旱柳、杨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四倍体刺槐是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2008年,通过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对当地生态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强,造林成活率大于85%,3年生平均树高4.05 m,胸径4.95 cm,优于当地普通刺槐,适宜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引种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华北石质山区乔、灌木耗水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法对华北石质山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4树种的树干液流均呈现"几"字形,其中黄连木呈单峰型,刺槐呈宽峰型,酸枣荆条呈波动状;液流启动黄连木的最早,酸枣和荆条的居中,刺槐最晚;液流停滞黄连木和刺槐晚于酸枣和荆条;液流速度大小为:黄连木〉酸枣〉荆条〉刺槐,日均耗水量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2)4树种树干液流变化阴天时要比晴天时平缓,液流启动晴天早于阴天,而停滞则晴天晚于阴天。(3)不同树干直径的各树种树干液流变化波形基本一致;黄连木树干液流直径大的启动晚,而停滞早,而刺槐则相反;酸枣和荆条不同直径的液流启动与停滞时间几乎一致;除刺槐外,各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均表现为直径大的小于直径小的,而刺槐则相反;各树种日均耗水量均表现树干直径大的耗水量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Sloboda多形指数曲线方程拟合了晋西方山县和吉县刺槐人工林的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在95%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可用于试验区人工林收获预估和立地质量评价。将试验区坡向、坡位和部分地形按照优势木的高生长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阳坡下部、阳坡凹地、阴坡中部、阳坡中部、半阴坡上部、阳坡上部、半阳坡中部、阴坡上部、峁顶、阳沟坡、半阳坡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