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粳稻品种穗发芽的表现特点,本文在温室中采用喷雾控温措施,诱发灌浆乳熟期的水稻穗发芽,结果表明,23个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穗发芽情况在品种(系)间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品种(系)的穗发芽率较低,但也存在穗发芽率较高的品种(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系)的平均穗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迟熟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穗发芽率最低,平均值为0.171%,早熟籼粳杂交稻品种的穗发芽率最高,平均值为19.408%。对同一类型不同穗位的穗发芽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品种(系)上部穗位的穗发芽率大于中部穗位,中部穗位大于下部穗位;迟熟籼粳杂交稻穗发芽率与常规晚粳稻和粳粳交杂交稻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说明穗发芽与籼粳成分和穗型大小无关。研究结果可为抗穗发芽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2,(24):19
武运粳23号由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转熟色好,抗倒性中等。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5,(4):26-26
宁粳1号原名“W001”,属早熟晚粳稻品种,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武运粳8号与W3668杂交,于2001年育成。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一、品种选择根据江苏省泗洪地区生态条件及该区域稻/麦一年两熟双高产的总要求。选择适合机插的高产优质多抗大穗型或穗粒兼顾型迟熟中粳或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如淮稻5号、镇稻99、武运粳21号等。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7,(3):26-26
宁粳1号以高产、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8号为母本,以优质软米、早熟晚粳新品系W3668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的方法选育而成。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等肥力偏上的地区种植。宁粳1号由盐城市种子公司独占经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农业服务中心结合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的要求从江苏省溧水区 红太阳种业引进苏审稻201413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30号,在溧水区和凤镇群英圩、龙头水库圩区两个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中大面积示范种植,从武运粳30号优质水稻硬盘育秧、大面积大田机插的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通过与当地长期种植的对照品种武运粳23号进行比较,通过定点考察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具有穗型大、抗逆性强、生长健壮等特点,其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虽然在生长后期易感穗颈瘟,破口期要重点防治穗稻瘟,武运粳30号是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水稻良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2,(6):24-25
镇稻11号原名镇稻413,由江苏省镇江农科所以镇稻88/武运粳8号杂交而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苏审稻201015),同时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8.
“杭43”是杭州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用“武运粳7号”与“秀水63”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14)。“杭43”属密穗型中熟晚粳品种,株形紧凑,分蘖力中等偏弱,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形较大,结实率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23号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武运粳23号在锡山区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2,(13):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9号武运粳29号由江苏水稻研究所、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大,分蘖中等,叶色绿,群体整齐度好,熟相较好,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2.0万,每穗实粒数122.6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6.1克。株高101.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61.6天,较对照相当。接种鉴定:中抗  相似文献   

11.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深水稻专家万建民主持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并于2001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7)。品种权号:CNA20030547.6。1品种推广进展宁粳1号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在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和太湖稻区急需熟期适中、可用于机栽、优质、高产、早熟、晚粳型新品种的现状,选择了8个新育成的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稻区种植的品种有"D510"、"28135"、"武运粳23号"、"镇稻661"、"武育粳20号",适宜作迟熟中粳的品种有"D516"、"武55...  相似文献   

13.
康圣好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23-24,27
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相似文献   

14.
华粳 1号 (原名 :D0 9)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优良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996年 ,在引进种植的早熟晚粳系 89- 16中选择 2个熟期较早、性状较优的变异单株 ,当年冬季带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05,(18):26-26
盐稻9号(原名盐稻00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苏审稻200506。  相似文献   

16.
张春妹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16-116,118
通过杂交晚粳强化栽培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的杂交晚粳嘉优1号、富优1号、常优1号在穗型、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等方面都比常规晚粳嘉花1号要高,而有效穗数、成穗率和结实率上则要少;这3个品种都表现出分蘖强、穗数较多、穗型大、丰产性好等优点,可在海盐县强化栽培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选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农粳8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H07-37/武运粳2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类型新品种。介绍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的选育经过,介绍其示范种植结果、品种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为常农粳8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4个不同地域育成的超级稻品种,为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超级稻品种间秧苗素质,生育时期、穗数、产量等进行比较.[方法]早熟晚粳品种扬粳4227、迟熟中粳品种武运粳24号具有秧苗素质高、生育期适宜、分蘖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结论]扬粳4227、武运粳24号适宜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06,(2X):103-103
盐稻9号(原名盐稻00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4年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公告号CNA001452E。  相似文献   

20.
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用适宜品种。宜选用中早熟中粳稻品种,部分空白茬及让茬较早的大麦、油菜茬也可选用中熟中粳稻品种,不宜选用生育期长的迟熟中粳或大穗水稻品种。同时为便于管理措施的统一落实,应选用同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