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甘薯是邹城市丘陵山区传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甘薯保健功能的认识,适口性强的鲜食甘薯倍受人们青睐,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甘薯种植逐渐由淀粉型向鲜食型转变,因此种植鲜食甘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鲜食甘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品种杂而乱很多农户为了让自己种植的鲜食甘薯特色化,不考虑品种的商品品质优劣、综合抗性及市  相似文献   

2.
本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品种、滴灌、机械等新成果新技术,旨在实现鲜食型甘薯“双减一增”高效率生产,有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栽植、收获环节用工量大、劳力紧缺和水、肥、药等生产资料过度消耗的突出问题,加快陕西关中地区鲜食型甘薯绿色生产和机械化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信息》2005,(7):20-20
我国著名薯类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俊光研究员与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先后选育和从国外引进特种优质专用甘薯品种30多个,并试种成功。这些品种有鲜食蒸烤型、食品加工型、高干淀粉型、黑色保健型、茎尖蔬菜型和水果型等特种专用甘薯品种,形成了具有红、白、橙、紫、黄等多种颜色的彩色系列甘薯品种群,具有极强的市场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鲜食甘薯生产中品种更新换代慢、优质专用品种稀缺等问题,促进济南市鲜食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2023 年山东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鲜食甘薯全产业链产业化开发”项目,开展了新品种筛选试验,从田间性状、薯块性状、产量、食味品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得到了安纳芋、汀甜、红瑶、胭脂、川山紫和芙蓉 6 个在田间表现、产量、品质、口感等方面均表现较好的优质专用鲜食甘薯品种,并对不同品种满足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详细介绍,丰富了济南市鲜食甘薯品种,使得农户的种植选择更多。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甘薯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已选育出川紫薯、南紫薯、绵紫薯系列紫色甘薯新品种。本文针对四川紫色甘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成创新了以“优质脱毒种薯、双膜壮苗、垄作保墒、早栽平插、净作密植、增施钾肥”等为主要内容的鲜食型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为促进紫色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当下山东市场中广受欢迎的几种鲜食型甘薯品种的地下部性状,对8个主栽鲜食型甘薯品种的块根性状、产量及食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济薯26、烟薯25、普薯32的薯形外观、产量和商品率均表现较好。8个鲜食甘薯品种均具有食味优、市场接受度高的特点,在生产和消费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方法]通过对安徽省近几年甘薯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安徽省甘薯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甘薯产业发展潜力和对策,以期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调研结果:安徽省甘薯种植分春薯和夏薯2种种植方式,当前种植品种共有40个,其中主栽品种17个。在主栽品种中,淀粉专用型品种占53.0%,鲜食型占35.0%,兼用型占12.0%。所种植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3.5%,本省自育品种较少,仅占26.5%。全省甘薯的消费比例以加工为主,鲜食为辅。研究指出了安徽省甘薯生产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机械化水平落后,品种更新换代慢、专用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病害严重,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问题。[结论]提出培育专用新品种,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研发甘薯深加工产品,提高甘薯附加值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鲜食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甘薯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既是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饲料和工业原料之一,茎尖可作为蔬菜,在我国被广泛种植.20世纪70年代鲜食甘薯种植面积占邹城市耕作面积的50%以上;80年代以后,由于种植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鲜食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锐减:90年代鲜食甘薯仅在邹城市东部土地较为贫瘠的香城、城前、张庄、田黄、大束等镇种植,种植面积远远少于花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0.
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济薯2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邹城市生产的鲜食甘薯因色艳、质优、味爽而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近几年黑痣病为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使鲜食甘薯品质下降。2006~2008年笔者对黑痣病的发病情况及栽插期对其发病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鲜食甘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宜贵阳自然条件下栽植的鲜食型甘薯品种,为本地鲜食型甘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8个、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3个品种共计11个鲜食型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黔薯2号薯干产量最高,黔薯1号次之,且两个品种食味均较好,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浙薯13口感较好,广薯87商品性好,可视不同需求进行一定推广;其余品种各有特色,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规律与施氮之间的关系,以鲜食型甘薯(YS25和LS9)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鲜食型甘薯品种藤蔓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均随之增加,而薯块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却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过量施氮会降低其在薯块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两鲜食型品种甘薯形成100 kg薯干需吸收的养分量也逐渐增加,且K2ONP2O5。总体来说,LS9的N、P2O5、K2O生产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YS25的养分生产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较低,说明LS9为养分生理利用高效率品种,YS25为养分生理利用低效率品种。两鲜食型甘薯品种的养分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对施氮的反应基本一致,即施氮显著降低其养分生产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雪英 《中国种业》2014,(11):64-65
济薯22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鲜食及加工专用型品种。该品种薯型整齐美观,纤维量少,鲜食烤食口味好,有栗子香味、粘甜、肉质细糯。适应性广泛,既抗旱耐瘠又耐肥水,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威海市农科院自2008年引进示范该品种后,围绕品种特性,开展配套技术研究,经集成组装,形成配套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到2014年,在威海市累计示范推广23400hm2,每667m2平均产2750kg,累计实现社会效益7.75亿元。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威海市内甘薯加工企业中鲁集团中诚果蔬汁有限公司甘薯汁加工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对鲜食甘薯需求量的增加,甘薯身价倍增,2008年山东市场上每千克售价达2.4元,每亩种植效益达3600元以上,种植面积呈现递增的趋势。然而由于连作及管理粗放等原因,茎线虫病对鲜食甘薯的为害逐年加重,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是确保其产量及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浙西山区鲜食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淳安县位于浙西山区丘陵地,是浙江省传统旱粮主产区之一。年旱粮播种面积17500hm2,其中,甘薯为主要旱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5500hm2。据资料表明,甘薯是蔬菜之王,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营养价值高,国内外甘薯鲜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开发鲜食甘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99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引进鲜食甘薯新品种,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000hm2,可增收10200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甘薯是耐贫瘠旱粮作物,适应性广,近年来,鲜食甘薯产品开发已辐射到附近诸多县市,呈现出良好的推广前景。我们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鲜食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1999年以……  相似文献   

17.
8个鲜食型甘薯品种的氮营养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不同鲜食型甘薯为试材,研究了施氮对8个鲜食型甘薯品种产量、氮素积累量和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甘薯地上部生物量,供试的8个甘薯品种薯块产量平均值表现为N90>NO>N135,在3个氮水平下薯块产量相对较高的品种是黄皮苏薯8,较低的品种是济薯21;施氮能提高甘薯整株氮素积累量,但不同鲜食型甘薯品种的薯块氮素积fir.量对施氮的响应也不尽相同。8个甘薯品种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效率基本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氮素吸收效率的总体趋势是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根据研究结果将鲜食型甘薯的氮效率划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铜仁地区栽培甘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贵州省甘薯主要的集中产区。2006年以来,在以精制甘薯淀粉及系列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带动下,高淀粉甘薯产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区淀粉型甘薯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91万hm2,占全区甘薯种植面积的37.2%。为了推行淀粉型甘薯标准化生产,通过大量的...  相似文献   

19.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种植开发糯玉米及相关产品,使糯玉米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当今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近年来鲜食甜糯玉米种植和加工业在新疆各地悄然兴起,为了加快新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收入,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进行了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