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0引言 加工番茄采用无支架栽培,植株不搭架,匍匐于垄背,通风透光性差,相对来说发病较重。危害加工番茄的病害很多,现就膜下微软灌加工番茄的一些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做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设施栽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栽培试验,研究大棚温湿度变化、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和消长动态,并分析了番茄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湿度和叶花果病情的关系。从3月初至6月中旬,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湿度变化均呈两谷三峰的趋势,而温度变化表现为跳跃式波动。联体大棚相对湿度较单体大棚变化幅度大,且相对湿度略低。联体大棚温度变化比单体大棚平稳,且略低于单体大棚。早播、中播和晚播番茄的病害初发期分别为4月2日、4月7日和5月7日,中播和晚播番茄的最高病指明显低于早播番茄。番茄移栽越早,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单体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病高峰期在4月底~5月上旬,集中出现在5月初。联体大棚番茄各轮花果灰霉病的发病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集中出现在4月底~5月初。10~15℃中低温和90%以上的相对湿度最利于病害发生。叶病发生情况与花、果病发生无显著相关,而花、果病的发生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建立番茄灰霉病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根部病害,三种病害虽然病原物不相同,但发病后番茄植株表现的症状相似,都对番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番茄果实的品质与产量。本文对番茄根部常见三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和防治做了介绍,以期为番茄生产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4.
番茄溃疡病、枯萎病是为害番茄的三大病害,由于发病症状相似,在生产中因误诊而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下面介绍三大病害的识别与防治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番茄晚疫病见病早、发病快、易流行、危害重,是大棚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一般年份减产8%左右,若用药不当,损失可达40%以上。50%唏酰吗啉WP是我市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的常用药剂,为明确该药剂在本地使用的最佳剂量和防治效果,2005年4~5月笔者在大棚  相似文献   

6.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流行性很强、破坏性很大,一旦发病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春季3—5月份,秋季9—10月份易于发病,尤其以保护地发病严重。晚疫病病菌主要在深冬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和茄果类作物上越冬。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露地土壤中越冬,也可在马铃薯块茎上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和表皮直接侵入。保护地昼夜温差大,气温低于15℃,湿度高于85%时容易发病。多雨低温天气,露水大,早晚多雾,病害即有可能流行。  相似文献   

7.
番茄猝倒病和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倒病、立枯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两大病害,多发生在番茄育苗期间,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很大,本文介绍了两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了其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番茄晚疫病,又称疫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真菌病害,大棚、露地均可发生。该病在田间发病,起初多出现发病中心,点片发生。番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棚室中以秋季9~10月,春季3~5月最易流行。冬春茬番茄不加温的中、小棚发病重,常在3月份现中心病株,4月中下旬流行。成株期更易受害,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番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番茄栽培经常出现畸形果、卷叶等生理性病害,发病普遍,成因复杂。通过研究发现,温室番茄生理性病害与温室番茄栽培品种、栽培管理、水肥管理、激素使用以及温度、湿度、光照等温室小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根据番茄病害症状与发病原因,我们提出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受害症状、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并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为番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番茄病毒病是我县番茄生产上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温室大棚内发病尤甚,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防治番茄病毒病,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控制其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河套地区番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套地区番茄主要病害有茎基腐病、立枯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等10种,番茄病害的发生造成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此对番茄主要病害的症状表现及发病条件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番茄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番茄病害分非侵染性(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下面就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非侵染性病害1.番茄脐腐病:多幼果发病,初期果实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期常因病菌寄生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或粉红色霉状物。2.番茄筋腐病:①褐变型筋腐病:果实肥大生长期发病,在果面上局部褐变,凸凹不平,果肉僵硬,甚至出现坏死的病斑。②白变型筋腐病:果实着色不良,外观上看果实红色部分减少,病部具有蜡样的光泽。3.番茄畸形果:果实与正常果实形状不一样,常见的有突指果、桃形(尖顶)果、偏心等畸形怪状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番茄叶霉病是北方地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成灾为害。太原地区3~5月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的两种病害。两病的共同显著特点是同属维管束病害,表现为植株萎蔫、枯萎。发病初期,均表现为叶片、顶梢垂萎,特别是中午或强光下更为明显,而清晨和傍晚可恢复正常;到发病中后期剖开茎基部均可发现褐色或黑褐色,常因分辨不清而影响防治。因此,正确地区分和识别这两种病害,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栽培中的两种重要病害,常给种植户造成极大损失,且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较为相似,田间诊断时容易混淆。笔者现将这两种病害的区别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供菜农朋友参考。一、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区别番茄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番茄尖镰孢菌侵染所致,多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仅茎一侧自下而上出现凹陷区,致使植株一侧叶片发黄、变褐,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喀什地区保护地番茄上的主要病害种类、侵染规律、发病条件以及发生时期,并提出了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4,(5):6
番茄斑枯病又称“鱼目斑”病、“白星病”,是种植番茄时常见的一种病害,而且大多在结果期发病受害,有的甚至全部枯死,危害率极大。  相似文献   

19.
邱慧琴  李传华  刘治权 《农业与技术》2004,24(2):109-109,120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佳木斯郊区其发病率一般年份在20-30%之间,个别年份发病严重的地块高达60-70%.由于病毒的危害.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年份减产50-60%,使番茄种植户的收益降低.因此,限制了番茄的种植.同时,也影响了番茄的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20.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也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北方温室和大棚内发生最重,严重发生时发病率达到100%,病叶率达到60%。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爆发成灾,造成提前拉秧、严重减产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