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扦插育苗基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黄心土、椰糠、沼渣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作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的育苗基质试验,筛选适宜油茶扦插苗存活及生长的沼渣添加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沼渣比例不同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添加5%-10%的沼渣处理油茶扦插苗存活率与普通黄心土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后期幼苗新梢生长和生物量累积明显优于普通黄心土处理。秋季油茶扦插育苗时可在基质中添加5%-10%沼渣。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蘑菇渣堆肥作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容器苗培养基质材料的可行性,通过维持混合基质中珍珠岩比例不变,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的比例以替代草炭。试验设置堆肥添加比例0~75%组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对油松容器苗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蘑菇渣堆肥在基质配方中添加比例达到30%时,油松在种子发芽率、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整齐性指数以及苗木苗高、地径、高径比、主根长、一级侧根数、茎叶生物量等指标上均与常用草炭处理无显著差异,而种子发芽势显著高于常用草炭处理。8种基质配方物理指标及EC值均处于育苗适宜范围内,但只有当堆肥添加比例≤30%的基质处理p H值呈微酸性,处于适宜油松苗木生长的范围内。而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40%时,基质p H值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苗木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结合对育苗基质成本及环保因素的考虑,本试验培育油松最佳基质配方为草炭45%,珍珠岩25%,蘑菇渣堆肥30%。  相似文献   

3.
蘑菇渣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蘑菇渣堆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探究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进行容器育苗的可行性,以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方法】以油松1年生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维持混合基质中珍珠岩比例不变,逐渐增加蘑菇渣堆肥的比例以替代草炭。试验设置堆肥添加比例0~75%组成8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处理理化性质及其对油松容器苗生长、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当蘑菇渣堆肥添加比例在30%以内时,各基质处理的出苗率能达到80%的生产指标,且苗木高度、地径、茎叶生物量以及茎根比等均与常用草炭处理(对照)无显著差异,而根系各相关形态指标(0D≤0.5 mm的细根除外)保持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的堆肥最大添加比例能达到50%。随着蘑菇渣堆肥添加量的增大,苗木细根指标(累计长度、表面积、体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堆肥添加比例为30%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常用草炭处理。蘑菇渣堆肥的添加也能促进苗木体内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蘑菇渣堆肥比例为30%时叶氮、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苗木质量较高,有利于造林。各基质配方物理性质对于育苗是适宜的,基质密度虽随堆肥的添加而逐渐增大,但总体仍较轻,各基质保水通气特性亦差异不大。逐渐添加蘑菇渣堆肥比例大于40%后,基质pH由酸变碱会影响根系状态及离子吸收,是导致苗木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部分基质处理中EC值及有效性N、P、K养分水平的过高抑制细根生长,也是影响苗木其他指标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结论】从蘑菇渣堆肥替代草炭的育苗经济效益及生态角度考虑,本试验中最佳基质配方为蘑菇渣堆肥30%、珍珠岩25%、草炭45%。此研究结果可为蘑菇渣堆肥在容器苗培育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以五角枫作为研究对象,以菇渣作为育苗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基质(A)和容器(B)两个因子,其中A因子设置5个水平,[100%田园土(CK)、70%田园土+30%菇渣(A1)、50%田园土+50%菇渣(A2)、30%田园土+70%菇渣(A3)、100%菇渣(A4)],B因子设置2个水平:10cm×12cm无纺布容器(B1),10cm×12cm塑料袋容器(B2)。对各处理的育苗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田园土中添加菇渣作育苗基质,能显著提高五角枫幼苗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的发育,增加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其中以30%田园土+70%菇渣(A3)效果最好。(2)无纺布作为育苗容器,较塑料容器能有效改善植株根系生长状况,从而提高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顶果树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播种前处理、苗木移栽和苗期管理;顶果树种子于100℃热水浸泡24 h,发芽率可达88%;大苗移栽基质以30%黄心土+70%蘑菇渣为佳。  相似文献   

6.
以椰糠为主,按照不同体积比添加沼渣混合配制成育苗基质,研究添加不同量沼渣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沼渣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添加15%沼渣的基质,油茶扦插苗移栽存活率最高,达98.15%;添加18%沼渣的基质,油茶扦插苗的苗高、地径、新梢生长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黄心土油茶育苗基质添加沼渣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林科院科技园内,对油茶育苗基质添加一定量的沼渣,开展添加沼渣的育苗基质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探索沼渣在林业油茶育苗生产上的应用技术,提升沼渣的利用附加值。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沼渣比例不同对油茶扦插苗存活、地径、苗高、新梢生长、生物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叶面叶绿素和N、P、K含量有显著影响;添加15%的沼渣育苗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银叶金合欢育苗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介绍了银叶金合欢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播种前处理、苗木移栽和苗期管理;银叶金合欢种子于100℃水浸泡24 h,然后1 mg/L IBA溶液浸泡2 h,发芽率可达86%;大苗移栽基质以30%黄心土+70%蘑菇渣为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1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配比蘑菇渣基质对油松育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1、A2、A3的苗高、地径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指标与对照(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处理A4、A5、A6、A7则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和A1、A2、A3处理。考虑到既要保证苗木苗高、地径生长量没有受到负面影响,也要避免泥炭作为基质的局限性,因此认为,选择尽可能高比例的蘑菇渣堆肥代替泥炭进行基质配比是最适宜的,即处理A3泥炭50%+珍珠岩20%+蘑菇渣30%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林业育苗成本,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试验以樟子松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通过调节园土和菇渣体积比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1):田园土∶菇渣=2∶1(V/V)、(T2):田园土∶菇渣=1∶1(V/V)、(T3):田园土∶菇渣=1∶2(V/V)、(T4):菇渣,同时以田园土作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菇渣与田园土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能够显著促进樟子松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升幼苗保护酶的活性。其中以田园土∶菇渣=1∶1(V/V)的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该处理樟子松幼苗根长、表面积、粗根直径分别增加了20.35%、41.22%、11.57%;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增加了21.45%、8.04%、27.0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22.26%、17.82%、21.0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和干重,提升了樟子松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适合作为樟子松幼苗育苗基质推广。  相似文献   

12.
唐丽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4-117
在湖南安化氰化废渣煤矸石区域进行植被恢复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污染区域适宜于杉木、马尾松、楠竹客土栽植,不适宜欧美杨扦插,其成活率分别是94.3%、85.8%、96.4%,达到与原土地同等的生长状况。氰化废渣污染区域适宜于杉木直接栽培、欧美杨扦插,不适宜楠竹的直接栽植。杉木的成活率为85.1%,欧美杨的直接扦插成活率为89.9%,引导扦插的成活率为87.1%。  相似文献   

13.
以平菇(PB4、PB5)为供试菌株,采用木糖渣为试验材料,研究木糖渣提取液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利用木糖渣栽培平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木糖渣提取液对平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影响差异显著,但在栽培试验中,木糖渣基质对菌丝生长速率影响不明显,木糖渣栽培平菇的第一潮菇平均产量为179.76 g/袋和169.17 g/袋,略低于对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生物学效率为35.95%和33.83%。  相似文献   

14.
葛根渣固态发酵产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粉提取工艺中形成的废弃物葛根渣含有一定量的异黄酮。以葛根渣为主要原料,通过黑曲霉菌株的固态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和内切-β-葡聚糖酶(CMC酶)破坏细胞壁的纤维结构,促进异黄酮的溶出。优化后的固态发酵培养基由70%葛根渣和30%麸皮组成,含水量70%。在30℃下发酵120h,总异黄酮提取得率为常规醇提法的1.82倍。HPLC图谱显示:固态发酵后大豆苷元的含量下降,而糖苷型异黄酮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葛根素含量为每克葛根渣含3.97mg,比常规醇提法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5.
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采煤区堆有大量废弃煤矸石的现状,进行了未燃煤矸石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研究。在分析了未燃煤矸石等主要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水泥和二友稳定未燃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这一新课题,确定出混合料的合理配合比,并对煤矸石混合料做了不同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其强度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煤矸石山作为矿区主要废弃地类型之一,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目前,对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矸石山的环境危害、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矸石山植被恢复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分析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和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立地条件分析与评价、矸石山基质改良技术、树种选择和规划、抗旱造林栽植技术、植被抚育管理技术和植被恢复的监测与评价等组成的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六阶段“技术模式,加深了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理论研究,为矸石山的植被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较低,收菇后的废菌渣中余留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充分利用其废菌渣中的营养成分,减少资源浪费,研究采用不同比例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结果显示,采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为主料栽培的巨大口蘑长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在6.49±0.33~9.65±0.52 mm/d,鲜菇产量263.87±12.93~401.33±6.10 g/袋,生物学转化率达到57.36%~87.25%,表明巨大口蘑可以充分利用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建议栽培巨大口蘑时,暗褐网柄牛肝菌废菌渣用量控制在90%以内,并加强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炉渣、钢渣是钢铁行业排放的废物。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高炉渣的年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利用率为70%~85%左右,钢渣的年产生量在5700万吨左右,平均利用率仅为25%。截止2006年,我国钢渣的积  相似文献   

19.
以阜新市"中绥12号"杨树林分为研究对象,对1年生杨树进行鸡粪与尿素不同配比施肥试验,以分析施肥对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J30N70"的施肥处理(30%的氮由鸡粪提供,70%的氮由尿素提供)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对杨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J30N70"处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是最高,且显著高于另外3个处理。鸡粪与尿素以3∶7的氮素供给配比施肥为杨树栽培的最佳施肥比例,对根际土壤养分的保持与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林业科技》2022,(1):90-94
为了推广沼渣在油茶嫁接育苗基质中的应用,选用黄心土、沼渣、椰糠为育苗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基质对油茶嫁接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的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元素含量高,总养分达到有机肥国家标准;重金属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可作为油茶育苗基质添加物。基质添加不同比例的沼渣,对油茶嫁接幼苗的苗高、地径、根长、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87.5%的黄心土+2.5%的沼渣+10%的椰糠作为移栽基质较为合理,能有效促进油茶嫁接幼苗生长,使苗木粗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