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钦州大蚝,学名近江牡蛎(C. hongkongensis),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干肉中含有蛋白质45%~57%,脂肪7%~11%,糖元20%~40%,被列为钦州"四大海产品"之首,素有"海中牛奶"之美称。目前,钦州大蚝养殖苗种基本依靠广西茅尾海天然采苗,但天然采苗存在季节性和不可控性。近年来,由于环境及气候变化,天然大蚝苗种采苗量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正>大蚝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素有"海上牛奶"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钦州人民就在美丽的茅尾海养殖大蚝。钦州大蚝主产地在海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这里的海域纯净,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咸淡水交汇,温度盐度都适宜,十分有利于大蚝的生长。独特的海域环境,奠定了钦州的大蚝养殖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钦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基地和蚝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钦州是著名的"中国大蚝之乡",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是我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种苗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其辖区内的茅尾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基地。2016年以来,钦州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推进大蚝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钦州大蚝荣登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品牌价值45.48亿元。  相似文献   

4.
《内陆水产》2014,(9):46-47
大蚝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素有“海上牛奶”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钦州人民就在美丽的茅尾海养殖大蚝。钦州大蚝主产地在海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这里的海域纯净,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咸淡水交汇,温度盐度都适宜,十分有利于大蚝的生长。独特的海域环境,奠定了钦州的大蚝养殖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钦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基地和蚝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又称钦州大蚝,2017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为25.5万亩,仅钦州市养殖面积就达到14.8万亩,产量21.66万吨,产值11.29亿元。钦州大蚝养殖已成为广西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贝类养殖产业。一、国内现状目前钦州大蚝海上养殖技术成熟,主要采用笼式吊养、延绳吊养与海上筏架式养殖等。其中筏架式养殖具有易于控制和转移、养殖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6.
<正>"威马逊"在海南海口、文昌和琼海三市登陆,接着横扫广东雷州半岛,之后又从广西钦州湾西岸的防城港市光坡镇登陆,正面袭击钦州港口、茅尾海及大风江牡蛎主养区,给海南、广东和广西三省区的贝类养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损失贝类养殖损失最严重的是广西省。牡蛎养殖业是广西特色渔业的支柱产业,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茅尾海(防城港、钦州)及钦州港口、大风江(钦州、合浦)和廉州湾(合浦、北海)。据统计,2013年广西牡蛎养殖面积1.9万公顷,年产量47.3万吨,产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部门积极扶持牡蛎(大蚝)生产,位于钦州湾要冲的康熙岭乡被确定为牡蛎和海水鱼虾的养殖基地。1986年组建的康熙岭水产养殖公司,利用地处近江牡蛎采苗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牡蛎自然苗的采集生产,改过去单支插植为15支一丛的“枪架式”插植法,大大提高了附苗量,成为全区的牡蛎采苗基地之一。目前这批苗  相似文献   

8.
莫新 《科学养鱼》2004,(11):34-34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大大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往海里投入大量的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现将牡蛎采苗技术介绍如下。一、附着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大大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往海里投入大量的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因此,为了提高牡蛎的采苗技术,特编此稿,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程村蚝养殖     
《海洋与渔业》2008,(3):35-36
广东阳西县程村镇的养殖户谢家贵从事牡蛎养殖已有10个年头,养殖的品种是近江牡蛎(俗名:蚝),从广西进苗,在广东吊养。广西的近江牡蛎生长速度快,蚝肉厚,肉质好,爽口清甜,这几年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广西钦州市不断创新大蚝养殖模式,致力于探索大蚝养殖新技术,从近岸养殖走向深海,极大地改善了大蚝品质,养殖速度和养殖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钦州大蚝产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沿海养殖牡蛎的种苗主要来源于采集天然苗种。近几年,随着牡蛎养殖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牡蛎种苗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极大地刺激了蚝农采苗的积极性。但是,许多蚝农采苗时盲目地向海里投放大量附着器,不但效益不高,而且破坏采苗场的环境。因此,为了提高牡蛎的采苗技术,笔者编此文稿供大家参考。一、附着基的制作附着基是牡蛎苗附着生长的根基,其质量的优劣不但影响种苗采集时的附着效果,而且决定着牡蛎未来能否长期固着在附着基上生长。为了提高牡蛎苗的附着效果,附着基应用水泥制成,水泥、沙(中沙)的比例为1∶2.5,并用淡…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5月8日~9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广西调研海洋渔业发展和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他强调,要贯彻生态优先理念,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布局水产养殖,提质增效融合发展,强化保护措施,严格渔政执法,大力推进海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于康震先后来到东兴市北部湾国际海产品市场、东兴京岛海洋渔业示范区、钦州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钦州大蚝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北海铁山港深海网箱养殖示范区,详细了解广西近海水产养  相似文献   

14.
牡蛎壳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牡蛎(Oysters)是世界著名而常见的贝类,我国牡蛎产量占世界牡蛎养殖产量的首位,沿海各省有牡蛎20多种,在南方俗称"生蚝"或"大蚝",是南部沿海最主要的经济贝类,其中广西湾钦州湾和粤西  相似文献   

15.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模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钦州大蚝发生春季大规模死亡时,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等指标均在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范围内;死亡牡蛎体内携带细菌在正常范围且无寄生虫病原感染。2017年5月钦州港及大风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海区盐度分别在18~25、20~30,大风江的盐度高于正常年份,钦州港与大风江分别有36%、81%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抽查点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2019年3—4月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海域发生大蚝大规模死亡时,最靠近河口的大风江持续16 d盐度高于25,钦州港、大风江及三墩岛分别有19%、41%、96%蚝排的大蚝病死率高于60%;同一海域不同抽查点的死亡率不同,盐度越高病死率越高。由此可以推断,广西钦州大蚝春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蚝长期受到高盐胁迫。  相似文献   

16.
近江牡蛎深水桩式吊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江牡蛎(广东、广西称大蚝,以下称大蚝)是一种浅海滩涂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其味美肉细,营养丰富。鲜蚝汤素有海中牛奶之称,浓缩后称“蚝油”,肉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或罐头。大蚝不仅广销国内市场,而且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大蚝的常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滩涂插植、筏式垂下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类型。而广西合浦县廉州镇近两年来兴起了一种大蚝深水桩式吊养方法,1999年全镇引进资金600万元,大蚝深水桩式吊养面积620亩,养殖户46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廉州镇马安村养殖户林芝坚吊养6500支木桩,盈利10多万元。为了适应…  相似文献   

17.
汕尾市海岸线全长达30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9%。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集中,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在2200-2380毫米之间,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合养殖的优良场所。我市蚝业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养殖方式主要是靠投石采苗养殖,随着人民群众对水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养殖者的不断探索,养殖技术经过不断改进,一种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棚架式牡蛎养殖在我市逐步兴起,棚架式牡蛎吊养比延绳式、浮筏式、投石采苗养蛎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管理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正赤岸蚝学名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俗称"大蚝",已有150多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因其养殖所在地为惠东县铁涌镇考洲洋海边一个叫"赤岸村"的渔村,故名"赤岸蚝"。赤岸蚝蚝肉个体肥满鲜美、爽脆无渣,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已注册"赤岸"商标,是惠州市"名优产品"。2014年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仅考洲洋养蚝区就有6000多亩。本文从标准化角度详述赤岸蚝育肥养成技术。一、养殖方式的选择牡蛎养殖方式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高等学府掀起了“社会调查热”。我作为一名水产加工专业学生,趁度暑假良机,走访了钦州地区行署水产局和钦州湾沿岸一带从事养蚝的国营、集体水产企业单位和一些养蚝专业户,特别是钦州地区行署水产局大力支持和帮助我开展调查工作,并且提供了大量有关方面的准确数据与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2014,(1):31-31
<正>本刊讯广西钦州特色水产养殖发展迅猛,随着2013年广西"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龟鳖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养殖示范项目、钦州湾河口外海区近江牡蛎抗风浪浮筏吊养示范推广项目、对虾高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水产品生产项目的顺利完成,钦州特色水产养殖逐步进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龟鳖庭院养殖发展迅猛。以龟鳖为主的庭院养殖发展较快,龟鳖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以石龟、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