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怡 《海洋与渔业》2013,(11):52-53
位于西江之畔的广东南海九江镇素来是鱼米之乡。据《南海县志》、《广东新语》记载,早在500年前(约明弘治十年)南海九江的民众已经在西江(南海、顺德段)沿岸装捞“鱼花”。在九江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九江估客,鱼种为先,左手数鱼,有手数钱”,从此可见九江“鱼花”数百年来销售之兴盛。然而,九江苗场虽然众多,但一向以来养殖户单打独斗,鱼苗产业“多而不大,大而不强”。  相似文献   

2.
<正>"十几岁时,我就在西江边上捞鱼花,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了。"广东佛山振如鱼苗场老板关振如,在"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出生、长大,其父亲和长辈多数从事鱼苗捕捞、培育工作,18岁时便跟随鱼花培育师父关宜渠学习鱼花装捞、鱼花筛选、鱼苗培育、运输买卖等传统技术,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洗礼,如今64岁的他已成  相似文献   

3.
先锋公社位于湘江中游,沿江15公里,盛产鱼苗,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鱼苗生产已有着飞跃的发展,五六年全社(原九华乡)投入捞苗工具160部,58年发展为1128部,增加7倍,焦苗产量由56年的1400万尾增加到11000万尾。今年计划投入捞苗的工具1500部,比58年增加33%,鱼苗产量51100万尾(捞家鱼苗3亿尾,人工孵化2亿尾,捞天然鱼种1100万尾)比58年增加5倍。这个计划的依据是鱼苗潛力  相似文献   

4.
西江肇庆段鱼苗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周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2月对西江肇庆江段的鱼苗进行了周年采集,目前已鉴别的鱼苗达40种(属),隶属于7个目14个科,其优势种类为主要优势种为鲴类(33.9%)、广东鲂(29.1%)、赤眼鳟(11.6%)、鲮(9.1%)、 条(6.1%)、鳊(2.9%)等,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鳙)的比例总共仅4.01%,鱼苗的季节分布上主要集中在4~9月,其它月份鱼苗种类及数量都很少。与历史资料相比,西江鱼苗群落结构已有显著性改变,其中四大家鱼资源已严重衰退,应该加强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监测与保护,并同时在增殖放流中增加其鱼苗比例。另外,本文也分析了西江中23种常见鱼苗的丰富度与水温、断面流量的相关关系,以期为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水文节律人为调节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在我国水产科学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先后解决了池养鳙、鲢、草鱼和鲮鱼的人工繁殖,结束了历来在长江、珠江水系装捞天然鱼苗的历史,使苗种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全国各地苗种自繁、自育、自养开辟了新道路。同时,也简化了鱼苗培育的许多环节,节省了许多人力、物力,使苗种生产有很大的发展。苗种培育是养殖生产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鱼的养殖。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东佛山九江镇三位年过花甲的老水产人“重操旧业”,在西江上装起了鱼花。他们以这种“穿越”的方式,重现昔日在西江装鱼花的难忘情境,同时唤起人们重视对“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传统鱼花历史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江河鱼类历来是我区沿江人民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古典文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在二千多年前,我区劳动人民在生活上已经是有稻有鱼了。鱼苗装捞生产,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江河鱼苗产量之高,品质之佳,历居全国第二位,行销华南、西南和东南亚诸国,  相似文献   

8.
渔谚试释     
(一)西北角上黑一黑,七天七夜到湖北。(湖北广济)。鱼苗泛期前,看到西北方阴云密布,有打雷下暴雨现象,就是上游有亲鱼产卵了,约七天后就可在武汉至武穴江面捞到鱼苗。(二)立夏上江边,小满收鱼花。(浙江菱湖)按菱湖传统习惯,每年立夏时就到长江鱼苗产地,作收购、运输鱼苗等的准备工作,待小满节前后的苗泛发就收购。但近年来鱼苗江泛提前;并贯彻了有一尾捞一尾的增产鱼苗措施,已打破了旧习惯提前在立夏苗泛就收购了。(三)糠糟出猪,粪草出鱼。(广东顺德)  相似文献   

9.
用同一广东群体斑鳢(Channa maculate)和4个不同地理群体乌鳢(C.argus)杂交,建立4个杂交组合:广东斑鳢♀×山东乌鳢♂(SG)、广东斑鳢♀×浙江乌鳢♂(ZG)、广东斑鳢♀×江西乌鳢♂(JG)和广东斑鳢♀×湖南乌鳢♂(HG).将它们的F1代鱼苗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饲养在规格为6m×2m(长×宽)小水泥池...  相似文献   

10.
<正>杂交尖塘鳢是以云斑尖塘鳢为母本、线纹尖塘鳢为父本进行杂交、回交的新品种,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珠海地区养殖发展较快。目前在其育苗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鱼苗中间培育阶段(1~3厘米)死亡率较高。结合实际生产,在各环境因素中,养殖密度对鱼苗的生长、成活  相似文献   

11.
1983年5月,湖南省临澧县水电局在省、地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同欢水库人工修建了细鳞斜颌鲴产卵场,通过三年运行,共捞卵3000万粒,孵出鱼苗1225万尾,现已推广到湖南、蒙内两省(区)的60余座水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7年,人造产卵场再传喜讯,5月18日和6月2日两晚人工捞卵2000万粒,孵出鱼苗1200万  相似文献   

12.
广东佛山南海市近200家鱼苗场共生产孵化各类淡水鱼苗1400多亿尾。该市有关部门称,这一数字约占了广东全省“鱼花”(即鱼苗)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南海也因此成为中国较大的淡水鱼苗生产繁育基地。据了解,中国每年淡水鱼苗生产量约为7000亿尾,广东约占4000亿尾左右,而南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每年鱼苗生产孵化量就在1000亿尾以上,“南海鱼花”在中国淡水鱼苗生产繁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提苗生产方面:执行“四包一定管理制:包工;布捞子每两个排设一人,计16个捞子;竹捞子每5个排设一人,计25个捞子;包产:布捞子每个产鱼苗15万尾,竹捞子每个产10万尾,包运成活率:一天以内9(?),两天以内95%,三天以内(?)5%;包开支;捞子、工具等发到人负责保管使用,包括工具折旧及零星开支每万尾平均不超过0.6元,定措施:技术上作到三正(排正、捞正、袖筒正),五防(防漏江、防寒、防浪、防洪、防  相似文献   

14.
珠江禁渔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我国各大水系实施禁渔期制度之后,珠江水系于2011年4月1日至6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广东鲂是珠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分析珠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对广东鲂资源补充群体的影响,于珠江实施禁渔制度前(2006—2010年)和禁渔制度后(2011—2012年)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流经该江段的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禁渔前,珠江广东鲂鱼苗集中出现在4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为(189±11)d,高峰期为6—8月。禁渔期制度实施之后,全年广东鲂鱼苗出现的起始时间变化不大,但是结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略有缩短,4—5月份广东鲂鱼苗密度明显增大。广东鲂鱼苗总量及其在鱼苗补充群体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根据禁渔前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LgY=0.988Lnx-4.932(R2=0.365,P0.01),结合禁渔后实际调查结果,对禁渔的实际作用进行了估算,2011年和2012年由于禁渔分别增加了9.43×108和651.81×108尾广东鲂鱼苗。研究表明,在径流量有保障的前提下,目前的禁渔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  相似文献   

15.
1959年的苗种生产由于各地党政的加强领导和群众的干劲,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截止8月分统计全国生产鱼苗1400多亿尾,比去年同期增产约210%;其中捞捕江河鱼苗为600余亿尾比去年同期增加90%;孵化鱼苗800余亿尾为去年同期的600%多。今年培育的鱼种据11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已生产了140多亿尾。但与60年实际需要量还是距离甚大,因为60年需要的焦种数量将比58年为59年培育的260多亿尾要多得多。因此我们在下半年还需要加把劲生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两岸鱼苗产区的绠户历来采用麻布网张捕鱼苗,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麻布和染网用的猪血、栲皮等,成本也高。还需要经常晒网,影响张捕时间,遇大风也不能张捕。去年我省和县水产养殖场仿制西江篾网并加改进,进行了试捞,效果很好,值得推广。篾网的制作很简便,用3分宽的竹篾编成一块梯形篾箔,长9  相似文献   

17.
江西瑞昌县原风狮农业社位于长江南岸,厉来就有在长江捞捕鱼苗的习惯,58年由于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和全国工农业大跃进形势的鼓舞,他们打破了鱼苗生产上“三月立夏后,四月立夏前”和“四月不下捞,八月不生产”的陈规,将原来前后不到40天的捞期改为120天,此外还改进了捞具,普遍传授了先进经验,因而取得了历来最大丰收的成绩,一共141个捞口,总产苗13800万尾,其中有20个捞口,平均单产215万尾。取得这样成绩是社员们提高觉悟、破除迷信、鼓足干劲的结果,他们不仅普遍学习了原有技术,而且创造了不少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一、鱼种病症:(一)西风症:鱼苗在运输途中或下塘时遇到西风雨,天气冷使鱼苗受寒,食欲不振,鱼苗瘦弱头大尾小。捞在碗里,头向下垂,游泳迟缓,死亡快而多。治疗:每五分鱼池(约十万尾左右),用五斤活  相似文献   

19.
我省58年由于紧紧抓住以鱼苗为网,鲤鱼为帅,本就地采、就地育、就地养的原则,共生产鱼苗151.5亿尾,其中鲤鱼苗106亿尾,共育成鱼种43.2亿尾,此外还捕捞天然鱼种17.6亿尾,较57年增加十倍,成绩是显著的,为今年养鱼生产的更大跃进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成绩的获得主要是:政治挂帅、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不断地与右倾保守思想做斗争的结果。过去“春不捞头,夏不捞尾”“芒种花,不到家”“唯埠头轮”“唯条件论”,是种苗不能解决的绊脚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4,(4):22-22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使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从试验阶段到大规模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亲鱼减少的情况下(由1,570尾减少到目前的645尾),鱼苗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二年一九七三年连续两年鱼苗生严突破1亿尾。所产鱼苗除满足本场生产需要外,还远销四川、黑龙江、吉林等地,有力地促进了淡水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