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花椒籽蛋白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清  宋燕  刘翔 《核农学报》2013,27(7):988-995
本研究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中蛋白质。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NaCl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可靠,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0.79mol·L-1,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7.5,pH值8.7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椒籽粗蛋白得率为18.92%。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山豆根氧化苦参碱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该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浸置时间和提取液pH值对山豆根氧化苦参碱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苦参碱得率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波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及浸置时间;经正交试验确定山豆根氧化苦参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150min,超声波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300W,浸置时间2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山豆根氧化苦参碱的得率为1.253%.与对照试验相比,得率提高了73%,纯度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3.
雪莲果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分离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较优提取分离工艺,采用水提取法提取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终浓度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终浓度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雪莲果粗多糖较优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乙醇终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0g/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粗多糖的总糖质量分数为46.2%。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牛肝菌蛋白提取条件,以牛肝菌子实体为材料,碱溶液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碱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液固比对蛋白质提取得率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通过频率分析法得到的牛肝菌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Na OH浓度0.11mol·L~(-1),液固比31∶1,浸提温度62℃,浸提时间1.70 h,此条件下蛋白质实际提取得率为19.85%。本试验优化牛肝菌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稳定、可行,为牛肝菌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食用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探讨茶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沉淀的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没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80 min,料水比1∶25,沉淀剂乙醇浓度60%,乌龙茶茶多糖得率为10.15%,含量88.04%。以3次脱蛋白处理为宜,茶多糖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4.22%。另外,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乌龙茶茶多糖主要是吡喃多糖,并且有蛋白质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辣木叶总黄酮的可利用性,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超声法提取辣木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1(w/v)、浸提时间88 min、浸提温度61℃,在此条件下,辣木叶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为5.17%,验证试验所得总黄酮得率为5.21%±0.03%,所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辣木叶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36、0.2962、0.017 mg·m L-1,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处理提取皱胃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1~2周龄小牛皱胃为原料,利用超声提取法研究了超声强度、提取时间、提取液NaCl浓度、皱胃与提取液比例以及提取液pH值对皱胃酶(rennet)提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法相比较,超声提取法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和提高皱胃酶的活性,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强度40 W/cm2,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液NaCl浓度10%,提取液pH值5.0;皱胃与提取液比例为1∶20。  相似文献   

8.
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糖已作为免疫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了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适宜的提取方法。通过研究常规水浸提法中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时间对细菌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超声提取对多糖得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和多糖黏度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细菌多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在100℃左右,提取时间4~6 h。超声强化处理能显著提高超微细菌多糖的得率,降低提取液的表面张力(p<0.05),超声强化处理后提取2 h的多糖得率,可达未处理前提取6 h的水平;超声提取条件以选择10~15 min、100 W功率,提取4 h为宜。超微细菌Glaciecola多糖的得率可达8.82%。  相似文献   

9.
超声辅助提取辣椒籽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辣椒籽蛋白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 H值,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 H值11,提取时间13.31 min,超声功率336.21 W,料液比1∶35.85,在此条件下蛋白的预计提取量为5.90 g/(100 g)。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影响辣椒籽蛋白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p 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法使得蛋白提取量增加了0.81 g/(100 g)(占传统方法提取量的15.46%),蛋白纯度提高了5.47%。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盐析提取猪小肠中肝素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肝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找出最佳的处理技术参数。采用商业屠宰猪的小肠,用超声波辅助盐析法提取肝素,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液料比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优化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40 min,液料比为15 mL/mg条件下肝素得率最高,达到0.0184%,比盐析法的得率提高了10%以上,节省提取时间2 h左右。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技术在肝素提取工艺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一种新型工艺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海蜇头糖蛋白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海蜇头糖蛋白提取效果,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以优化此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海蜇头目标糖蛋白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糖蛋白实际得率为9.14%,与模型预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在3个因素中,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对糖蛋白得率的影响极显著,提取时间影响不显著,且相互之间无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2.
乙醇水溶液提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生产成本高、提取时间长的缺点,该文采用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提取玉米胚芽油。通过对粒径、料液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p H值和时间等条件对油在油相、水相和渣相中分布的研究发现,物料粒径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高清油得率具有显著(P0.05)的影响,而提取时间对清油得率的影响最小(P0.05)。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乙醇水溶液提取玉米胚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细粉4次(此时粒径为49.18μm)、料液比1∶7 g/m L、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30%、p H值9.0、提取时间2 h。在该条件下,清油的得率为94.05%±0.32%,水相含油量为3.49%±0.77%,渣相含油量为2.55%±0.82%。分析乙醇水溶液提取的玉米胚芽毛油酸价、过氧化值和含水率等指标发现,该毛油的质量优于国标规定的玉米原油,并且和压榨一级成品油指标接近,只需要经过简单精炼就可以达到食用油要求。研究结果为乙醇水溶液工业化生产玉米胚芽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方式,结合绿原酸的性质,提出超声回流法提取绿原酸,并对不同提取方式进行实验对比。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pH值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70%、溶剂用量为金银花的10倍、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1.5 h、pH值为6时,超声回流法提取的绿原酸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超声辅助提取黑米黑色素的效果,研究探讨了双频超声协同强化提取的方法。通过对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黑米黑色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乙醇浓度>液料比>温度>时间。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2、超声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50℃、液料比为30?mL/g、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得出平均提取率为6.85%。对比浸渍法、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提取黑米黑色素具有工艺简单、节省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减少黑色素损失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脉冲超声辅助提取莲房多酚的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莲房资源,利用脉冲超声技术辅助提取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了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多酚和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莲房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5℃,超声功率1000W,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1∶35。在此条件下,莲房多酚和原花青素的得率分别为11.82%和6.60%,比70%丙酮回流提取法分别高2.0倍和2.9倍。并建立了多酚和原花青素得率与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关系的数学模型。脉冲超声辅助提取莲房多酚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小麦麸皮阿拉伯木聚糖碱提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小麦麸皮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本研究在考察了温度、时间、碱液与H2O2浓度和振荡速度等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阿拉伯木聚糖的碱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88℃、时间200min、NaOH浓度0.16mol/L、H2O2浓度1.5%的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达到最大值21.23%,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7.
马兰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首次报导了马兰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单因子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浓度对马兰水溶性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料水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马兰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100℃,95%乙醇醇析。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马兰水溶性多糖的得率为4.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19.
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交替双频超声模式显著优于复合双频超声模式。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均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确定的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4mg/mL、时间88min、温度41℃、pH值9.0、15和20kHz交替双频超声、超声交替工作时间3s、超声功率200W/L。在此最优条件下,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的生产能力最高,单位质量原料生产出的产品得率为(48.180.08)%,其中蛋白得率为(24.350.07)%,纯度为(45.610.33)%,多糖得率为(23.830.02)%,纯度为(44.640.37)%,比传统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168%,时间缩短了64%;比单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50%,时间缩短了18%。从生产成本分析,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加热法提取叶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对加热法提取苜蓿叶蛋白的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分别进行了提取液加盐量和絮凝温度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还进行了不同加水、加盐量和pH值的提取液及不同絮凝温度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多因素试验研究,得到了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可靠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