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五”——2010年海南香草兰初产品集中加工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香草兰概况、海南香草兰种植现状和《九五》--2010年发展规划,指出目前至2010年海南香草兰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就此阐述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海南农垦红茶、绿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组分和香气成分的分析,深入研究了海南农垦红茶、绿茶的品质特点。结果表明,海南农垦红茶具有高含量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低含量咖啡碱的特点,形成了海南农垦红茶"橙红汤、果蜜香"的品质特征。海南农垦绿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咖啡碱含量低,形成了海南农垦绿茶"香郁味浓"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香草兰的钙素营养与钙肥施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海南几个不同生产水平的香草兰种植园进行调查,以及对香草兰进行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的香草兰种植园片钙含量存在显的差异,施用石灰能促进香草兰的生长,增加叶片数,蔓粗,蔓长,提高香草兰豆荚的产量,提供钙素营养,增加植株含钙量,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基础,对海南香草兰基地的土壤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南香草兰基地的六六六、滴滴涕、总砷、总汞、总铬等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适合发展无公害香草兰。  相似文献   

5.
综述海南香草兰的生长特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产品加工应用进展,总结了海南香草兰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6.
初众  李智  张彦军  姚晶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1):2099-2107
采用感官评定法,结合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年限、等级香草兰豆的挥发性成分,建立香草兰豆种类和品质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香草兰豆感官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南2013年一级豆、海南2013年二级豆、科摩罗2013年二级豆、汤加2013年二级豆、海南2012年二级豆、海南2013年三级豆、海南2010年二级豆、海南2011年二级豆。不同产地、年限、等级的香草兰豆挥发性成分的整体信息在电子鼻主成分分析(PCA)图谱中有显著差异。海南2010、2011和2012年二级香草兰豆分别被检测出65、60和62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最多为香草醛,分别为60.00%、57.00%、62.78%;不同种类香草兰豆的芳香族类、醛类、酮类、酸类、醇类、杂环等六大类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绘制电子鼻指纹图谱,利用电子图谱可以快速区分香草兰豆的种类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2008年3月~2009年12月对海南省琼海、万宁、定安、屯昌、儋州等5个市(县)共10个乡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为害海南香草兰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8种.其中病害6种,分别是香草兰根(茎)腐病、香草兰疫病、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香草兰花叶病、香草兰白绢病和香草兰炭疽病;虫害有2种,分别是香草兰拟小黄卷蛾和可可盲蝽.分布广且为害严重的是香草兰根(茎)腐病、香草兰疫病、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和香草兰花叶病.  相似文献   

8.
海南香草兰疫病发生情况调查及疫霉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海南各香草兰种植园进行普查,明确了香草兰疫病目前在海南省万宁、琼海、屯昌、定安等地香草兰种植园均有发生,该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对香草兰疫病病原进行分离、形态特征鉴定和rDNA ITS序列测序分析,明确了其疫霉菌种类为烟草疫霉(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P.parasitica),交配型为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9.
高产香草兰栽培土壤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海南不同管理水平香草兰种植园土壤理化性状调查分析和土壤pH、水分地表覆盖盆栽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香草兰栽培要维持高产稳产,在土壤管理中必须达到如下主要条件:(1)香草兰对土壤pH反应极为敏感,最适于生长的土壤pH值为6.5,在pH6.0 ̄7.0范围内生长良好,低于pH5.5和高于pH7.0都抑制其生长,低pH的抑制作用大于高pH,酸性土壤施石灰对生长和养分吸收反应良好;2)香草兰喜湿而好气,土壤  相似文献   

10.
《广东茶业》2001,(2):28-28
今年广东春茶一般提早15天开采,因早春天旱冬管较差,春茶减产,大宗茶质量下降,但名优茶产量增加,以名优绿茶为主,高档红茶等。 海南通什茶场的春绿茶于今年元月8日就进入广州市场,春节前海南绿茶进入广州市场共12000公斤,售价达50-120元/公斤。广东温泉茶场由于去冬加强冬管,今年一月底即开采,比往年提前一个月,首批春茶6000公斤已于二月份上市,卖价也较好,被广州和赣南茶商一抢而空。 由于今年云南、广西春绿茶进入市场的时间提早,数量增加,价格降低,对广东、海南春茶造成一定的压力。 今年福建铁观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香兰茶     
由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和海南布莱特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中国香兰茶在海口市通过了省级鉴定。香兰茶以茶叶和热带兰科植物名贵香料——香荚兰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和一系列的工艺,分别制成香兰绿茶和香兰红茶袋泡茶。1.茶坯: 用中小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切细、烘干、精制而制成高档烘青绿碎茶,要求颗粒紧结重实,色泽绿润,香味  相似文献   

12.
海地省香草兰主要病害发生预测与综合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草兰生产的基本现状及对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害能否发生流行进行分析,并提出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害应进行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广东省茶产业目标分析 广东茶产业优势产品为乌龙茶、红茶和名优绿茶。粤东为乌龙茶生产的主要基地:粤西、粤北以名优绿茶为主,少量红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国内外香草兰栽培、病虫害防治及产品加工技术等相关资料,以及对国内主要香草兰科研与生产企业开展香草兰优良种苗繁育技术、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尧产品加工技术等调研,探讨适应我国香草兰产业良性发展的生产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关键技术体系,为促进香草兰产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大花香草兰、帝皇香草兰与墨西哥香草兰进行种间杂交育种,以期改变目前生产上香草兰品种单一的局面。对香草兰花粉的保存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以人工授粉进行3个种间的正反交,统计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并观测杂交果荚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香草兰花粉适宜用花粉粒离体方式在4 ℃低温中保存50 d;6种香草兰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78%,共得到31个的杂交果荚;6种香草兰杂交果荚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差异,其形状与母本自交果荚类似;部分杂交果荚的长度和宽度与母本自交果荚有显著差异。香草兰杂交果荚内含有数量庞大的杂交种子,是潜在的香草兰育种新种质。  相似文献   

16.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4):51-51
为了评价茶叶提取物是否可以作为食品或饮料的防腐剂,作者进行了红茶和绿茶对已知引起食物变质的某些真菌、酵母菌和细菌的抗微生物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4%的茶叶提取物可能对加工的有机食品或饮料的真菌性变质起到防腐作用。4%绿茶或红茶提取物具有最大的抑制效果,但绿茶的抑制效果稍弱于红茶。  相似文献   

17.
《茶报》2004,(2):37-37
最近10年,美国茶叶进口的品种也有所变化——绿茶增加得比红茶快,绿茶在整个进口中所占比重也相应上升。2001年美国绿茶进口比1991年增加55%,比重由8%上升到11%。同期红茶增加11%,比重则由92%下降到89%。由此可见,美国茶叶市场绿茶消费在增加。除红、绿茶外,美市场进口一定数量乌龙茶、花茶以及其它保健茶等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发低咖啡碱茶叶新产品,以滇红集团种植资源圃经单株选育的‘可可茶’为研究对象,采摘3个品种(系)茶树鲜叶分别制成红茶和绿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可可碱、茶色素等生化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儿茶素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6个茶样进行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茶样感官品质符合普通的红茶、绿茶国家标准;内含成分含量方面,所有茶样的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均低于0.5%,可作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3个绿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5.8%~17.8%,3个红茶样的茶多酚含量为10.2%~13.2%。茶色素含量方面,3个红茶样以茶褐素(5.4%~7.9%)和茶红素(6.2%~6.4%)为主;儿茶素含量方面,6个茶样的儿茶素均以EGCG、EGC为主。1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红茶,2号茶树最适合加工绿茶,3号茶树加工红茶和绿茶均可。  相似文献   

19.
绿茶,红茶,银杏叶的黄酮类物质的比较分析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吸收光谱及双向纸层析分离的结果得知绿茶、红茶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是异黄酮、黄烷酮和双氢黄酮醇等,银杏叶中的黄酮类物质除了这些物质外,主要还含有黄酮化合物。绿茶中的黄酮类物质与银杏叶中的具一定的相似性;红茶中的黄酮类物质种类较多,与绿茶中的略有差异,与银杏叶中的则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问:从保健的角度来看,喝绿茶好呢,还是喝红茶好?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方面是从茶叶营养和防治疾病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是从饮茶习惯和身体条件来看。从饮茶获得营养成分来讲,绿茶所含的维生素C比红茶多,100克高档绿茶中常含有维生素C300~600毫克。一天喝2~3杯这种绿茶,就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而红茶经过发酵,维生素C破坏较多。绿茶中的维生素B_1和B_2等一般也比红茶高1~2倍。另外,绿茶中具有维生素P活性的多酚含量也比红茶的高,因而绿茶在抑菌、防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