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福权  徐丹 《长江蔬菜》2010,(13):14-1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省嘉善县大棚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加蔬菜生产效益,积极实践和探索出一批大棚蔬菜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大棚越冬瓠瓜-小西瓜-秋瓠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是浙江省嘉善县在大棚蔬菜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茬)数的增加,肥害、药害、旱害和连作(茬)障碍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蔬菜产量、品质和收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烤烟大棚烟苗出棚后的空闲再栽培两茬反季节蔬菜,通过选用适宜的蔬菜种类、优良的蔬菜品种和合理的接茬模式,在烟草大棚内实现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提高了烤烟大棚设施及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大棚的复种指数和综合产出,使烟农净增两茬瓜、豆类蔬菜的收入,同时也解决了烟草大棚烟苗出棚后长期闲置问题。利用烤烟育苗大棚空闲期进行夏季黄瓜—秋豇豆栽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棚茄果-叶菜类蔬菜一年多茬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面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邯郸市永年区喆兴蔬菜试验站通过采用双膜覆盖,改善棚室环境,开创了大棚"番茄-番茄-叶菜"一年三茬的新型种植模式,并结合先进的配套技术,可使大棚种植效益比以往一年两茬"番茄-番茄"模式效益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王荣湘 《中国蔬菜》2009,1(19):44-45
肃宁县春秋大棚面积0.55万hm2,约占设施蔬菜面积的60%。春秋大棚由于保温性能差一般只能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种植模式为一年两茬即早春茬和夏秋茬。为进一步提高春秋大棚的种植效益,肃宁县农业局经过近3a(年)的试验和示范,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6.
焦光才 《蔬菜》1991,(4):13-14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大棚蔬菜生产的最佳经济效益,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棚蔬菜多茬生产及高效益的探索。在越冬芹菜收获之后定植黄瓜,在黄瓜拉秧前半个月点播豇豆,豇豆收获完毕沟栽蒜种,同时混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7,(6):43-44
石家庄市设施蔬菜常年播种面积在8万hm~2以上,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在2.2万hm~2以上,居河北省前列。为了提高种植效益,结合现有大棚结构特点,以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安排蔬菜茬口为突破口,经过试验筛选,通过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西瓜,利用现有大棚结构中立柱之间的间隙套种甜瓜,西瓜行间套种豆角,实现大棚早春茬西瓜套种甜瓜、豆角—秋延后茄子1年4茬高效种植,比大棚早春茬西瓜—秋延后茄子2茬种植模式667 m~2增收5 000~6 000元。  相似文献   

8.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山地较多,近年来淳安县政府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大力发展山地蔬菜,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山地蔬菜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山地蔬菜钢管大棚的设施配套。为有效延长山地蔬菜供应期,实现大棚设施周年利用,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了山地设施根菜类—茄果类—叶菜类周年三茬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现已在全县山地蔬菜主要生产乡镇推广应用3 a(年),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兴区素有北京的南菜园之美誉,为首都蔬菜市场的繁荣提供着强有力的保证。大棚越冬茬菠菜在大兴区的种植面积较大,是北京春季3、4月份蔬菜供应的主要上市品种之一。为此,大兴区蔬菜办公室从  相似文献   

10.
介绍青冈县大棚黄瓜、大棚番茄和大棚蔬菜间、复、套种几种生产模式,并论述大棚蔬菜多茬次生产的技术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蔬菜的塑料大棚生产是现代保护地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形式。利用大棚进行蔬菜栽培,合理安排蔬菜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不仅可提高塑料大棚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对平衡蔬菜上市、缓解淡季,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赣榆县部分农户采用大白菜—西瓜—番茄—  相似文献   

12.
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大棚西瓜年种植面积1.36万hm^2,春大棚西瓜6月底至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下列蔬菜,实现堵淡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多习惯一年两茬.夏秋茬一般于春末至夏初播种或者定植,主要供应期为8~9月份,常种植物有番茄、黄瓜等喜温蔬菜;越冬茬多以芹菜、莴苣、菠菜、韭菜等一些耐寒性强的蔬菜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东台市为全国知名的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大力推广应用大棚微滴灌技术,目前面积已达3300多hm2。每hm2滴灌比漫灌可节省费用5985元,平均增产7823kg,增幅15.6%;每茬可节水3202t,比漫灌节水近1倍,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局部地区配套技术还不健全,为进一步提高效能,现将沿海地区大棚茄果类蔬菜肥水调控一体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东台市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之一,大棚西瓜年种植面积1.32万hm^2,佳蜜牌西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春大棚西瓜6月底-7月中旬陆续清田腾茬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下列蔬菜,实现堵淡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大棚蔬菜多茬次高效益栽培法王玉堂(山东省东平县农委)一、冬暖型塑料大棚利用冬暖棚栽培蔬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春节前后瓜果类蔬菜的供应问题。因此,在茬口安排上,首先要保证深冬茬黄瓜的栽培,适当增加副茬蔬菜栽培。其主要做法有:l、冬茬黄瓜一夏拉豆一秋冬番茄...  相似文献   

17.
朱美容  张元才 《上海蔬菜》1999,(1):26-26,28
随着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库区对破季蔬菜的需求迅速增加,从而大大推进了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万县市1996—1997年增建的大棚面积超过了前10年累计面积,大棚基地由原来的海拔300m以下一线蔬菜基地发展到海拔400m左右的二线蔬菜基地,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发挥大棚蔬菜生产的最佳效益,首先应从大棚蔬菜茬口着手,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充分利用大棚的优势,保证周年生产经济效益较高的淡季蔬菜,大棚的高效益才有根本的保证。本文根据三峡库区气候特点、大棚优势和蔬菜生产特性,并列举经我所近4年试验研究及生产上应用的实例,提出大棚蔬菜茬口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芦荟后茬蔬菜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中国果菜》2007,(1):29-29
以前我区大棚蔬菜受根结线虫病的为害较轻,自从前几年受芦荟市场炒作的影响,200余户菜农把300多个蔬菜大棚改种芦荟,炒作过后,农户又弃芦荟再种蔬菜。经调查后发现,凡是种植过芦荟的大棚,不论年限长短,普遍发生较重的根结线虫病,几乎所种植的蔬菜种类都受害,严重的几乎生产不出商品菜,不仅芦荟损失严重,其后茬蔬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辛建国 《蔬菜》2010,(9):17-17
<正>目前很多大棚陆续进入休棚期,建议农民朋友在这段时间内对大棚休棚期灭害净棚处理。这是因为经过一年的种植安排,有的大棚可能是连续重茬种植同一种蔬菜作物,可能在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的病菌、虫源及杂草等,如果不进行消毒,可能会在种植下茬蔬菜时,条件合适,造成病虫草害的侵染流行,从而会对下茬蔬菜的种植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休棚期有必要进行大棚处理,当前大棚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导读:大棚浅水藕—甜瓜—莴苣三茬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还可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大棚浅水藕2月中旬栽植,采用大棚加地膜覆盖栽培,6~7月收获;甜瓜7月中旬育苗,8月中旬移栽,11月初采收;莴苣9月下旬育苗,11月中旬移栽,采用双层大棚加小拱棚覆盖,翌年2~3月开始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