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阳县小麦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近年来,农民对白穗原因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够到位,小麦枯白穗现象严重,并呈上升态势。据田间调查:白穗率5%-10%不等,严重地块达30%,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我们通过麦田普查,分析总结我县小麦出现枯白穗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淮阳县农牧局于2016年5月2~6日对全县麦田进行病虫害普查,部分麦田白穗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田块白穗率达5%~10%,个别地块白穗率高达40%左右,以砂质土、两合土麦田发生为主。其中砂质土重于两合土,两合土重于淤土。经实地查看,确定为纹枯病、地下害虫等危害所致,同时对"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示范区"调查显示,纹枯病发生程度偏轻,基本无因纹枯病危害造成白穗现象,仅见零星的地下害虫危害所致的死亡植株,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河南省祥符区部分麦田陆续出现了零星或点片枯白穗现象,祥符区农林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做出了详细的归类分析,同时结合小麦生育进程提出了补救措施。1枯白穗发生原因通过技术人员实地调查,造成枯白穗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传染性病害所致;二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非传染性病害)所致。1.1病害田间调查,引起枯白穗的病害主要有全蚀病、黄化叶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赤霉病,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下乡调查中发现,滦南县小麦在生长后期田间易形成白穗,发生程度轻重不一。如遇重发生年份,会对小麦造成大量减产,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小麦形成白穗的原因主要是由病虫害造成的。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均能使小麦受害产生白穗。结合滦南县实际,发现小麦田间形成白穗主要是由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引起的,做好这两种病害的防治工作对防止小麦后期形成白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小麦枯白穗的发生主要是病虫害危害造成,分别为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赤霉病、全蚀病、金针虫,从当前小麦栽培技术现状及气候条件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农业防治、以播种时用戊唑醇和甲基异柳磷包衣拌种为主的化学防治等对策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以期减少白穗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一、小麦枯白穗发生原因及症状 1.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生育期内均可能发生,主要表现为枯白穗、枯孕穗、倒伏、花秆烂茎等症状.该病一般在冬前发病,然后在小麦灌浆期出现枯白穗,部分小麦出现死亡,病麦的茎秆上可见坏死的病斑.  相似文献   

7.
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北省麦田小麦灌浆期枯白穗症状发生普遍。2014~2016年对河北省8市83县156个调查点引起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发生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引起河北省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主要有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秆腐症状、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不同地区、不同田块引起小麦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种类及其造成的白穗率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引起河北省小麦灌浆期枯白穗症状的病害的发生频率、地区分布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诊断特征进行了描述,为准确诊断并有效控制引起枯白穗症状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淮阳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以上.近年来,农民对白穗原因认识不清,防治措施不够到位,小麦枯白穗现象严重,并呈上升态势.据田间调查:白穗率5%~10%不等,严重地块达30%,给小麦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4~5月份,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大发生,全区小麦纹枯病病田率达80.6%,平均病株率22.6%,严重地块高达65.7%,发病程度为历年之最,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白穗,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损失。对此,笔者认真调查了台儿庄区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一、小麦纹枯病危害特点1.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5月上旬以来,我区下庙、柳枝镇部分群众陆续反映,他们所种的小麦田间有枯白穗发生,群众内心非常着急。我站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查看,经过普查和走访群众,初步断定是由纹枯病引起,目前在我区灌区的下庙、柳枝两个乡镇发生面积1.2万亩,发生程度为中度偏轻,个别田块中度发生,平均病株率7.6%,严重田块病株率高达31%。1发生特点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生长发育受阻。输导组织受损影响灌浆,轻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生长中后期出现枯白穗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小麦穗部部分小穗枯死或整穗枯死发白,枯白穗与相邻健康植株绿色及正常成熟金黄色对比明显;轻则白穗零星点缀田间,重则"白花花"一片,非常容易识别。枯白穗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后,在灌浆期逐渐增多、加重,到小麦成熟期发展到高峰。枯白穗的发生发展已严重影响到河南小麦高产稳产及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豫东地区冬季气候条件,结合常年病虫害发生历史资料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为中度偏重发生。主要发生种类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胚病、蚜虫、地下虫潜叶蝇和麦田杂草等。一、主要病虫草害(一)小麦纹枯病:中度偏重发生,田间湿度大,抢时播种的麦田将重发生。主要预测依据.1、菌源充足,小麦  相似文献   

13.
扬荣明 《当代农业》2014,(22):34-35
一、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本世纪初以来在江苏省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麦田常发性病害之一。可导致病株茎蘖死亡,或造成麦株养分与水分运输受阻,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粒数、粒重减少,常发区一般减产5%~10%,严重的达20%~40%。1.发生规律纹枯病病程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1)冬前始病期:麦苗2叶期见病,主要在基部叶鞘上,播后多雨年份,冬前田间病株率可达5%~10%,早播田超过20%。(2)越冬静止期:随着气温下隆(10℃以下),病情发展缓慢或停止。(3)横向扩展期:春季随气温回升,田间病株增加,此期雨水越多,病害越重。(4)病害侵茎期:3月中下旬至4月初,麦株拔节后,病菌侵染茎秆,形成花秆。(5)枯白穗表现期:重发田块或病株,病害烂茎,在4月底5月初出现枯白穗:特别是雨过骤晴。并持续一段高温干热风天气,枯孕穗和枯白穗表现更快。  相似文献   

14.
一、小麦枯白穗产生原因及鉴别 1、地下害虫引起的枯白穗 在许昌市引起枯白穗的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该虫3-4月危害最盛,幼虫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植株枯萎甚至死亡。小麦抽穗后遭金针虫危害则形成枯白穗。轻轻拔病株,即可发现植株自根茎部已被咬断,观察植株茎髓部,可见咬食呈蜂窝状痕迹。 2、病害引起的枯白穗 引起小麦枯白穗的病害为根部病害,主要是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全蚀病。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几年来呈加重发生态势,部分失治田块甚至出现枯白穗、局部倒伏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丰收。为此,针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近年发生态势,结合近年防治的实践,提出防治措施,以供指导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生长发育受阻.输导组织受损影响灌浆,轻者千粒重下降,重则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受害重的病株在小麦抽穗前就会死亡,导致严重减产.一般减产10%左右,受害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白穗发生普遍,发生症状、程度不一。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根部病害和赤霉病是造成小麦白穗的主要原因。1小麦根部病害1.1小麦根部病害在故城县一直呈加重趋势,主要种类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小麦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能危害小麦幼苗和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幼苗期感病,根茎部、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河南农业》2018,(34):37-37
一、由病害引起的枯白穗 病害引起的枯白穗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小麦茎基腐病.  相似文献   

19.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2008年开始,小麦全蚀病在故城县麦田有加重发生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每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30%。由于小麦全蚀病前期危害症状隐蔽,小麦将近成熟时,田间出现枯白穗,呈条带状干枯死亡,老百姓开始疏于防治,等有危害症状后再防治已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因为小麦全蚀病连年严重发生而不敢再种植小麦,小麦全蚀病的重发生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小麦出现枯白穗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民权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6.73多万hm2,小麦在乳熟期部分田里往往会出现点片的白穗、干死现象。近年来,农民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不清,防治不够到位。笔者通过麦田大量调查和研究,分析总结民权县小麦出现枯白穗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归纳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