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2种滴灌施肥方式下3个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与出苗后天数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呈现"S"型曲线增长趋势.开花到盛铃期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在此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地上部总积累量的60%左右,是棉花生产的关键时期.施肥...  相似文献   

2.
氮肥对超高产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2000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豫麦49号,研究了总施氮量270kg/hm^2基础上,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叶鞘、茎秆干物质积累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初期、灌浆初期,干物质日积累量峰值均出现在拔节一抽穗期;底施氮肥比例增加,出苗一拔节期叶片、叶鞘干物质的积累呈增加趋势;赵冬期氮肥追施,有利于叶鞘干物质的积累;氮肥在药隔期追施及扬花期叶面喷施,促进了叶片、叶鞘、茎秆及穗部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倒伏对冬油菜产量和品质造成的影响,以‘陕油28’为材料,在终花期和灌浆期人工模拟茎倒伏和根倒伏处理,测定倒伏后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品质,并计算菌核病发生率。结果表明,倒伏后除FR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一直降低外,其他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先降低后升高;茎秆所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叶片和角果所占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终花期根倒伏(FR)、终花期茎倒伏(FS)、灌浆期根倒伏(GR)和灌浆期茎倒伏(GS)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50.28%、18.90%、41.24%和9.79%;倒伏后含油量降低,其中FR、GR分别降低7.64%、6.46%;同时期根倒伏菌核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而茎倒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同一倒伏类型,终花期倒伏较灌浆期影响大;同一倒伏时期,根倒伏较茎倒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的应用效果,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5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叶面施氮量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时期普遍在B3处理达到最高值;A1时期叶面施氮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及无子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A3时期叶面施氮有利于子粒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在A1B3处理组合下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SPAD值为49.04;在A3B3处理组合下子粒干物重最高,为25.84g,该处理喷施时期为RS初粒期,时间为7月20日,喷施浓度为1.0%。因此,就合丰55这一品种而言,利于产量形成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组合下玉米生产潜力,进一步缩小区域玉米产量差。试验于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晋中半干旱区旱地玉米关键栽培因素(品种、密度、氮肥、覆膜、补灌)及其组合进行大田空格加减试验,对不同组合玉米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分析及产量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相比,玉米生育进程提前了3~4天。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相比,玉米植株生长较快,叶面积指数也较大,且不同组合在玉米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占成熟时干物质积累的比例不同,优化组合在生育前期较常规组合积累慢,但从玉米抽雄到灌浆期(穗期)积累仍不断增加,而常规组合在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较快,喇叭口—抽雄干物质积累比例达53.16%,之后干物质积累趋于平缓,这说明优化组合干物质积累优势期为中后期,常规组合营养生长期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对生物量的贡献较大,而优化组合在穗期籽粒的形成对生物量的贡献较大。研究还量化了不同栽培因素组合对产量的贡献,优化组合与常规组合的产量差达2547.18kg/hm2。因此生产上可通过逐步优化栽培组合来提高该区域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6.
甬优籼粳杂交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6年,以甬优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甬优4540,全生育期天数169~171 d),常规粳稻(镇稻13号和武运粳30,全生育期天数159~160 d)和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全生育期天数140~141 d)为试材,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征及其差异。甬优籼粳杂交稻2年平均产量为12.4 t 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增产7.8%和23.3%,差异显著。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籼粳杂交稻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每穗粒数则较高;籼粳杂交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收获指数较低。成熟期茎鞘和叶部干物重及其所占比例均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穗部干物重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籼稻最低,穗部干重所占比例则呈相反趋势。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分别在栽后61~62、64~66和63~64 d。籼粳杂交稻栽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7.7%和17.3%。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均较高;渐增期和快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天数较低,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天数则较高。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本研究建立了符合不同类型水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的Gompertz方程;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具优势,渐增期和快增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主要由于此阶段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缓增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由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天数和积累速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开花期棉铃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1988、1989两年棉铃发育规律的研究得出:不同开花期的棉铃各组成部分子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加以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棉子的干物质积累还可用直线方程模拟,效果更好,相关系数在0.98以上。其中铃壳的干物质积累较快,最快时期在花后10~15d,花后30d达最大值,但是大积累量、生长特征值随着开花期的向后推迟而逐渐增大;而棉子和棉纤维的干物质积累要延续到花后45~50d才达到最大值,其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花后20~30d,它们的干物质最大积累量、生长特征值、旺盛生长期的长短是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前期和后期开花的较低。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不同移栽期和覆盖方式对晒红烟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和有效积温关系的影响,以吉林蛟河晒红烟品种漂河1号为材料,研究3个移栽期(5月24日、5月29日、6月4日)和2种覆盖方式(不覆盖、地膜覆盖)对晒红烟生育期天数、有效积温、干物质积累特征及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移栽期可延长晒红烟伸根期天数;提前移栽期和地膜覆盖可延长晒红烟成熟期天数,提高了晒红烟成熟期有效积温和采收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积温和快增期开始积温、结束积温均提前,降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提高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移栽期提前,各处理产量下降,产值先升后降,地膜覆盖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峰值出现积温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蛟河晒红烟在5月24日-5月29日移栽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以克新13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动态及转运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马铃薯全生育期内,根、茎、叶干物质的积累量呈单峰曲线,高氮磷低钾处理(T1和T2)茎叶干物质积累量的峰值出现在淀粉积累期,而低氮磷高钾处理(I3和T4)峰值出现在块茎膨大初期;各处理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则成线性增加。等量氮肥水平下,氮肥分期施用能增加块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收获时,将1/3氮肥在块茎膨大前追施的处理比氮肥全部做基肥处理的块茎中干物质积累量提高5个百分点;与高氮磷低钾处理(T1与T2)相比,低氮磷高钾处理(T3和T4)可增加块茎中干物质的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收获时T3块茎干物质的积累量比T1提高了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两种栽培模式下研究了谷子体内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对子粒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谷子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存在着缓慢增长期、直线增长期和复缓增长期3个阶段,不同时期干物质分配中心各异,在总干物质中,开花前积累量约占55%-60%,花前光合产物对穗粒贡献率大约为8%-10%,营养器官在生育后期干重有回升现象,不同栽培模式,主要影响其干物质总量大小,高产模式总干重明显高于中产模式,其中,差异最大的时叶片和穗粒干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红芸豆合理施肥和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英国红红芸豆为试材,设置氮磷钾缺素处理的大田肥料试验,采用全生育期采集植株样本,测定养分含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具有显著增产作用,产量构成因子中百粒质量对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影响产量的养分限制因子大小为氮磷钾。各器官中含氮量依次为豆荚叶籽粒茎根荚皮,含磷量依次为豆荚籽粒叶茎根荚皮,含钾量依次为豆荚荚皮茎籽粒叶根;根、茎、叶这3个器官氮含量在R8的回升可能与氮在成熟期的回流有关。红芸豆植株在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积累量分别达到161. 15,38. 27,126. 70 kg/hm2,比例为4. 21∶1. 00∶3. 31;氮积累量的顶点出现在初花到盛花期,而磷、钾出现在盛花到结荚期。红芸豆生育前期营养器官是干物质积累分配中心,其干物质占总量比例达到72. 22%,生育后期生殖器官是干物质积累分配中心,其干物质占总量比例达到70. 26%;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呈抛物线形状,盛花到结荚期达到积累高峰,单株积累量达0. 952 g/d;各器官积累速率的高峰不同,根系和叶片在初花期,茎秆和豆荚在盛花期,荚皮和籽粒在结荚期。红芸豆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到成熟期分别达到0. 95和0. 96,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磷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在结荚期为0. 93,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钾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红芸豆干物质积累量与养分积累量具有相关性,氮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到成熟期分别为0. 95和0. 96,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磷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结荚期为0. 93,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钾积累量与干物质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红芸豆每荚粒数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系数在初花期为0. 95,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百粒质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在结荚期的相关系数为0. 94,且呈极显著水平(P 0. 01),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系数在盛花期为0. 86,且达到显著水平(P 0. 05),在结荚期为0. 98,达到极显著水平(P 0. 01),生殖生长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播期对郑单2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在河南省夏播条件下,郑单21的适宜播期为6月15日前。6月15日前播种的叶面积系数最大值高,5月26日播种的成熟期叶面积系数下降到1.891,6月5~15日播种的郑单21表现为大喇叭口到抽雄期干物质积累相对量最低,抽雄到成熟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因此,郑单21的适宜播期在6月15日前,但不宜过早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播期对直播早稻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常规籼稻中早35和中早39为材料,利用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不同播期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全生育期积温逐渐减少,抽穗后积温逐渐增加。成苗率随分蘖前日平均温度升高而增加,成苗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83以上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72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播期推迟,茎叶干物质向子粒输出转化逐渐减少,单株和单位面积茎叶干物质输出转化与抽穗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单株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在水稻直播生产过程中,提前播种,保证一定基本苗,协调好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转化,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减量施氮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套作)和施氮水平(0、180、240 N kg hm–2)对作物产量和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叶片Pn、Gs、Ci、Tr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单作相比,套作处理大豆的Pn、Gs、Tr在V5期(玉米大豆共生期)显著降低,但在R2、R4、R6期(玉米收获后)无显著差异,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时期呈降低趋势,R4~R6期的作物生长率和经济系数则显著提高。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下,施氮显著提高了大豆花后叶片Pn、Gs、Tr和植株地下部、地上部及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与习惯施氮(240 N kg hm–2)相比,减量施氮处理(180 N kg hm–2)大豆的Pn在R4、R6期提高了3.57%、11.82%,总干物质积累量在R6、R8期提高了5.06%、10.21%,单株荚数、产量提高了8.30%、10.15%。减量施氮处理下,玉米-大豆套作系统的总产量最高,总经济系数为0.49,LER达2.17。玉米-大豆套作减量一体化施肥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大豆产量和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总产。  相似文献   

15.
冬麦北移后干物质积累状况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了解冬小麦北移后干物质积累状况的变化,在原种植区和北移区设两个试验点,对干物质积累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干物质积累过程用logistic方程进行了拟合,并用卡方(X^2)测验对logistic方程进行了拟合优度测验,对最大干物质积累量与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平均速率,渐增期、快增期、缓增期速率及最大速率均较原种植区提高。冬麦北移后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均明显提高。在北移区种植冬小麦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对海岛棉与陆地棉不同开花日期棉铃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开花期的棉铃各组成部分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的变化,用直线方程加以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R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棉籽的干物质积累还可用直线方程模拟,效果更好,相关系数R在0.94以上。其中,铃壳的干物质最快时期在花后10~21 d,快速增长,花后21~28 d达最大值;而棉籽和棉纤维的干物质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其花后21~42 d,花后干物质积累要延续到花后45~50 d才达到最大值。棉籽、棉纤维干物质最大积累量是以中期开花的较高,前期和后期开花的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倍性菘蓝根叶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二倍体菘蓝和四倍体菘蓝为研究对象,定期分别取样,通过烘干后测定根、叶干重来考察两个品系的菘蓝在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异同。研究发现,与二倍体菘蓝相比,四倍体菘蓝干物质进入快速积累期要晚,快速积累期长,快速积累期干、叶干重的日积累量大;四倍体菘蓝的抗寒性较二倍体增强,营养生长期体延长;菘蓝四倍体和二倍体地下部分干物质的积累均滞后于地上部分的积累,整个营养生长期四倍体菘蓝的根叶比较二倍体要小。研究还发现,水涝会降低菘蓝干物质的积累速度,而且四倍体菘蓝更容易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型曲线.中粒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小粒型和大粒型品种.中粒型和大粒型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峰值在抽穗期,茎鞘干物质积累峰值在灌浆期;小粒型品种叶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干物质的转运率和移动率表现为大粒型>小粒型>中粒型;茎鞘物质转运率和移动率表现为中粒型>大粒型>小粒型;子粒重量来源于开花前养分积累的比例表现为大粒型>中粒型>小粒型.大粒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小粒型品种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茎鞘物质输出量较少,大量光合产物滞留在茎鞘中.灌浆至成熟期的CGR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系)干物质积累和运转动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类型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呈“S”型曲线。中粒型品种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小粒型和大粒型品种。中粒型和大粒型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峰值在抽穗期,茎鞘干物质积累峰值在灌浆期;小粒型品种叶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干物质的转运率和移动率表现为 :大粒型 >小粒型 >中粒型;茎鞘物质转运率和移动率表现为 :中粒型 >大粒型 >小粒型;子粒重量来源于开花前养分积累的比例表现为 :大粒型 >中粒型>小粒型。大粒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小粒型品种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茎鞘物质输出量较少,大量光合产物滞留在茎鞘中。灌浆至成熟期的CGR与产量的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播期衔接对间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完善玉米/大豆间作的播期衔接技术,在西南地区寻求合适的玉米、大豆播期。试验在田间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3个玉米播期:早播(A1:5月15日)、中播(A2:5月30日)、晚播(A3:6月14日)与3个大豆播期:早播(B1:5月30日)、中播(B2:6月14日)、晚播(B3:6月29日)为对象,研究不同玉米、大豆播期对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器官分配比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开花后作物生长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荚果分配率和产量均在玉米中播时最高,开花后作物生长率较玉米晚播时高出33.2%;在R4、R6生育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大豆荚果分配比率分别比玉米晚播时高32.4%,17.9%和26.3%,23.9%;大豆产量较玉米晚播时高75.7%。玉米中播时衔接不同播期的大豆,其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荚果分配比率和产量均在大豆早播时最高,在R4、R6生育时期,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荚果分配比率比大豆晚播时分别高195.4%,58.5%和33.9%,26.7%;大豆产量较大豆晚播时高出128.7%。在玉米/大豆间作下,玉米中播(5月30日)间作大豆早播(5月30日),即玉米大豆同时播种时,可提高大豆开花后作物生长率,增加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籽粒分配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