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梨树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曲柏宏  朴红权 《园艺学报》1996,23(4):334-338
对‘苹果梨’幼树、盛果期树及老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迸行了测定,在年周期内各 树龄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呈现基本一致的规律性变他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作为苹果梨叶分 析的适宜采叶时期。通过对26个供试苹果梨园的叶分析,明确了叶片各营养元素间存在极其 复杂的相互作用,叶片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且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多显著高 于大量元素。初步明确延边地区苹果梨树普遍缺乏钾、氮、锌,需肥顺序是钾>氮>锌>铁 >钙。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苏州地区不同授粉品种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选用苏南地区最常见的4个授粉品种喜水、初夏绿、鸭梨、清香对生长健壮、盛果期的翠冠梨树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内外在品质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果在单果重、纵径、横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酸含量、石细胞、果形指数等方面,以清香梨授粉的杂交果表现最优良。综合考虑认为,清香梨是苏州地区翠冠梨最适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鸭梨不同生育期叶片、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10种营养元素含量,揭示鸭梨叶片和果实中养分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氮、磷、钾、铜元素含量呈前期高、后期低的趋势,锌、硼元素含量先降低后增高,并维持一定含量水平,钙、镁、铁、锰元素含量在年生育周期内逐渐增高;果实中10种营养元素含量随果实的膨大而逐渐减少,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锰、铜、锌、硼元素变化规律一致,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中氮、磷、钾、钙、镁、锰、铜元素含量基本相同,套袋果实中铁、锌元素总含量低于未套袋梨果实,硼元素总含量略高于未套袋果实;鸭梨叶片和果实的一些营养元素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氮、磷、钾、铜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锌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钙、镁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元素呈显著负相关,铁、硼元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去叶处理对桂花梨采后生长发育及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去叶)相比,8月29日、9月28日去叶处理有利于促进桂花梨叶片总糖含量的积累,但抑制桂花梨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不同时间去叶处理对桂花梨叶片矿质元素氮、磷、镁、钙含量的影响,随不同生长发育期变化,各元素含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梨品种葫芦梨和七月酥、中熟品种鸭梨和黄梨为试材,比较并分析了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蔗糖几乎没有,只是在成熟前的短期内才完成积累;早熟梨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而中熟品种在成熟期前2周达到最高峰,之后略有下降;早熟品种梨的总糖含量自始至终处于持续上升状态,而中熟品种的总糖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成熟前2周达到积累高峰,之后略有回落,早熟品种葫芦梨和七月酥、中熟品种鸭梨和黄梨均以积累还原糖为主。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地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栽培品种中以南果梨、鸭梨和秋白梨等品种发病率最高。1986年我市梨黑星病发病株数达130余万株,占全市梨树总株数的94%,病果率达65.8%,减产约6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74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梨树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密植园和棚架园内玉露香梨和黄冠梨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指标.结果显示,棚架式栽培的玉露香梨和黄冠梨叶片Pn、Ci、Gs和Tr值均高于密植式栽培;采用...  相似文献   

8.
<正>梨木虱是梨树经常发生的一种刺吸式害虫,不同梨品种受害程度不同。在冀北地区以叶片蜡质较薄的‘鸭梨’‘锦丰’等受害重,蜡质较厚的‘京白梨’‘苹果梨’‘南果梨’等受害轻。梨树叶片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梨树生长势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果实负载量不同的成年在梨、白酥梨树为试材,测定叶片和果实内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成年结果梨树叶片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果实生长、果实负载量、果实采收期及落叶期有关.即随果实生长叶片钾含量渐趋下降,至采收前达到最低,采收后即回升,落叶前再次下降.梨树叶片的钾含量与果实负载量呈负相关.梨树叶片与果实的钾含量变化呈同步变化.叶片内钾含量高的果实大,总糖含量高.成年梨树叶片钾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以“黄金梨”和“鸭梨”为试材,分析了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及其二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内氮、磷、钾含量随叶龄增长而降低,钙含量随叶龄增长而升高,镁则前期增加,后期减少;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含量随果实膨大而呈递减趋势.“黄金梨”叶片和果实中氮磷钾含量高于“鸭梨”.“黄金梨”叶片中氮磷含量和果实中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镁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枣树叶,果矿质营养年周期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丽 《落叶果树》1993,25(4):17-17
1材料和方法 试材为7~8年生金丝小枣和4~5年生板枣,各10株。从5月15日展叶至10月15日落叶前。每半月一次采取树冠中层外围3~5年生枣股上枣吊的果实和叶片,每株30~40片,10~30枚果。将同一品种的样品混合,按常规洗净、烘干、粉碎后,装瓶待分析。 分析方法是:氮用凯氏法、磷用钼黄比色法、钾用火焰光度法、钙镁用EDTA络合滴定法。2结果与分析2.1枣叶主要营养元素年周期动态 叶片全氮含量前期新叶刚展开时最高,两品种分别为3.42%和3.66%,以后因花蕾分化发育和开花大量耗养而迅速下降,6月15日盛花期过后,下降变缓。 叶磷含量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苹果梨叶分析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地区苹果梨树富含钙、锰,缺乏氮、磷、钾、铜和锌,而镁和铁含量正常。苹果梨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出有节奏的消长变化,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营养元素变化的相对稳定期,可作为该地区苹果梨树叶分析营养诊断的最佳采样时期。依据偏相关分析结果,苹果梨叶片中营养元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园的30种梨树为材料,对其蜜蜂访花偏好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30个不同品种梨树的花朵直径、花蜜含量和蜜蜂访花偏好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花朵直径最大的一组是雪青、鸭梨、砀山酥梨,花朵直径最小的一组是西洋梨、新高、K2和丰水A;花蜜含量最高的一组是砀山酥梨、鸭梨、雪青和1-19,花蜜含量最低的一组是丰水A、黄金梨、中梨一号;梨树的蜜蜂访花次数最高的一组是雪青、丰水、鸭梨和砀山酥梨,分别是20、20、18和15次,最低的一组是新高(2次)、六月爽(3次)、今村秋(3次)和爱宕(3次);蜜蜂的访花次数分别与花朵直径和花朵花蜜含量存在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低温天气对梨树花芽冻害的影响,以目前生产上主栽梨品种‘丰水’‘新梨7号’‘黄金’‘翠冠’为试材,对遭受冻害的花芽进行了形态调查,并对不同品种枝条木质部汁液山梨醇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为梨树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15℃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不同梨品种的花芽冻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4个梨品种中花芽冻害最轻的为‘黄金’,花芽冻害率在10%左右,‘丰水’花芽受冻最为严重,其冻害率为75%左右,腋花芽受冻率高于短果枝花芽;4个梨品种枝条山梨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休眠的推移,山梨醇含量逐渐增高,不同品种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黄金’‘翠冠’‘新梨7号’‘丰水’,以上结果表明,梨树枝条木质部汁液山梨醇代谢与品种花芽冻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枝条山梨醇的积累有利于梨树花芽抗寒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梨在我国落叶果树中居第三位,排在苹果和柑橘之后,面积和总产量遥居世界各国之先。就全国而言,梨的生产大省有以生产鸭梨为主的河北、天津,以生产酥梨为主的安徽、山西、陕西,以生产苹果梨为主的吉林、甘肃,以生产香梨为主的新疆,以生产茌梨为主的山东,以生产早酥为主的江苏、陕西等。全国最大的梨园在吉林延边地区的龙中果园,面积达1.3万亩,盛产苹果梨、雪梨、莱阳梨等品种。 现阶段梨树生产的总特点是:品种实行良种化,树型实行矮密化,果品实现优质化,规模实现集约化,生产的中心问题转向质量与效益。栽培品种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优良品种上,矮密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素形态和施氮量对‘鸭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形态和施氮量对梨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鸭梨’为研究对象,不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T1~T6:100%尿素(酰胺态),100%硝态氮,硝铵比为70∶30,硝铵比为50∶50,硝铵比为30∶70,100%氨态氮,以喷清水为对照,于生长季节进行果面喷施试验;不同施氮量以酰胺态尿素进行试验,设置了高氮、中氮、低氮3个处理。【结果】不同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T1处理的总糖量最高,不同氮素形态处理对‘鸭梨’果实香气品质的影响不同,100%氨态氮香气物质含量最高,100%硝铵香气物质含量最低,其余介于2者之间。不同氮素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中氮处理‘鸭梨’果实香气物质总量最高,为684 ng·g-1,低氮处理香气物质种类最多为40种,高氮处理香气物质总量较中氮处理减少了43.36%。【结论】铵态氮处理果实香气最高,全硝态最低,高氮处理不利于‘鸭梨’果实香气提升。  相似文献   

17.
早熟砂梨矿质营养适宜值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翠冠、蜜雪梨2个早熟砂梨(Pyrus pyrifolia)主栽品种高产果园大样本群体叶片(翠冠n=115、蜜雪梨n=62)、土壤(n=277)矿质营养因子的统计分布,以及"产量等级"与元素相关性研究,建立了亚热带季风红壤地区,并以豆梨(Pyrus calleryana)为砧木条件下的2个品种的10项叶片矿质营养适宜指标,以及13项砂梨的土壤有效态营养适宜指标。并经叶片营养适宜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与高接比对验证,翠冠叶片N、K适宜范围显著高于蜜雪梨。另外,经高接比对试验逆向推理,若同砧高接的不同品种营养差异显著,则它们的营养适宜范围差异也显著,否则一致。据此,蜜雪梨叶片营养诊断标准可供黄花梨参考应用。此外,所建立的土壤诊断标准可供亚热带季风红壤地区,与砧木为豆梨等背景条件相似的砂梨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摘叶程度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富2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苹果采收前不同摘叶程度对冠层光照、果实品质和1a生枝条淀粉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摘叶程度加大,树冠相对光照强度有所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花青苷含量有明显改善;摘叶还能显著提高果皮色度,且30%摘叶处理效果优于15%;摘叶对1a生枝条的淀粉和氮含量影响不大,变化趋势一致,落叶后营养物质含量:不摘叶15%摘叶处理30%摘叶处理。  相似文献   

19.
安荣  杨飞  刘鑫  杨延青 《花卉》2020,(6):26-27
为了了解设施大棚内枣树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和适应性,本试验使用TYS-3N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不同枣树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元素含量及叶面温度,分析差异性。结果说明:设施内不同枣树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元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骏枣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元素含量显著高于七月鲜和蜂蜜罐的;叶绿素含量及氮元素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叶面温度从23℃~25℃时叶绿素和氮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从31℃~33℃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质量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石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