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3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反光膜铺设时间长短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园地面铺设反光膜能显著提高苹果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着色程度,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且铺设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铺设反光膜能显著增加果实红色度,反光膜铺设时间20天时,果实着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近采收期铺设反光膜,是促进树冠内膛果实着色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仅限地面平铺,增光强度和范围均有局限性。为增加反射光强度及范围,更有效地促进果实着色,我们改进了反光膜的铺设方法,经试验证明效果明显。1试材与方法试验于1998年在沂源县燕崖乡西郑村进行...  相似文献   

3.
果实着色期间 ,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 ,摘掉果实上的遮光叶片 (遮盖梗洼处叶和紧贴果实的叶子 ) ,可改善光照条件 ,使果面充分着色 ,提高果品外观质量。为此 ,我们于 1999年在潮泉乡张庄村长富 2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铺设反光膜和摘叶试验 ,效果极好 ,现总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4个处理 :1铺膜 ,2摘叶 ,3铺膜 摘叶 ,4对照 (不摘叶 ,不铺膜 )。于 1999年 9月 2 5日在行间铺设银色反光膜 ,同时进行摘叶。首先摘除靠近果实的遮荫叶片 ,1周后再摘除树冠上部和外围果实周围 5cm以内的叶 ,以及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周围 10~ 12 cm以内的…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红富士苹果树冠内光照强度,促进果实着色,生产优质高档红富士苹果,1993年秋,进行树下铺设反光膜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反光膜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利芬  朱军贞 《北方园艺》2011,(15):228-230
概述了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果实大小等方面的影响;果园铺设反光膜既可调节果树冠层微环境,又能改善果实品质,是一项优质、高效的实用生产技术.提出了开发专一性的果树专用反光膜,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等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已经在全国各主要果区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的原理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改善整个果园尤其是树冠下部及内膛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8.
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铺设反光膜是苹果套袋的配套技术 ,既可以调节果园小气候 ,又可以促进果实的着色增糖 ,在果树生产中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1 反光膜的选择 果园应用的反光膜宜选用反光性能好 ,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性塑料镀铝薄膜 ,一般可选用由双向拉伸聚丙烯、聚酯铝箔、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类薄膜的反光率一般可达6 0 %~ 70 % ,使用效果比较好。在价格上反光膜比一般普通农用地膜高 3~ 4倍 ,但可连续使用 4年左右。2 铺设方法2 1 铺设时间 在果实成熟前 ,沿果园行间铺反光膜。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 3~ 5天后进行 ,没有…  相似文献   

9.
梁浩 《山西果树》2013,(1):54-54
在葡萄日光温室内,顺行(东西行)铺设1.2m宽的反光膜,并留30cm作业道,结果表明,在葡萄生长期内铺设蓝色和红色反光膜可提高棚室内的光照强度,增加葡萄叶幕下方蓝光、红光和远红光比率,有利于提高浆果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铺设农用反光膜促进富士苹果着色农用反光膜是由我校和生产厂家经多年研制成功的新型农用反光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耐水、耐盐碱,不脱铝,而且反光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年限长达3-5年。1991年在我校内小试,1993-1994年在省内外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均收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温室中铺设不同颜色反光膜,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设施葡萄糖代谢和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设施内光环境、提高葡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生长势基本一致的6年生‘京秀’葡萄作为试材,试验期间维持正常  相似文献   

12.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就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而言,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 晖8 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 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 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 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 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 < 0.05);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 和CHS 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 和F3H 则随试验的进行而 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 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 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 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前除袋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0.05);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和CHS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和F3H则随试验的进行而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们应用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全红果率达到87%,平均每667 m2增收1500多元.  相似文献   

17.
报刊摘引     
铺设银色反光膜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四季修剪,保持树冠透光率在30%以上。2疏除或拉起近地面的辅养枝、下垂枝、裙枝,这样既有利于操作,又可保证光线能反射上去。3搞好摘叶、转果工作。4铺反光膜在果实着色前进行,套袋果可在除袋后铺设。铺前要平整土地,拣净地上...  相似文献   

18.
苹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已经在全国各主要果区得到大量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由日本引进,经山东、辽宁、陕西等地果区的生产实践证明,确实是一项促进苹果全面着色,增加全红果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果树生产上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 1 反光膜促进果实着色原理 果实着色与果园的光照条件关系非常密切。生产实践证明,凡是光照条件好的果园果实着色效果就比较好。果园铺反光膜是通过反光膜对阳光的反射,改善整个果园  相似文献   

19.
<正>桃园铺设反光膜既可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又可调节桃园小气候,已开始在生产中应用。1反光膜的选择反光膜宜选用反光性能好、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性塑料镀铝薄膜,一般可选用聚丙烯、聚酯铝箔和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类薄膜反光率一般在60%~70%,使用效果比较好,可连续使用3—5年。2反光膜的铺设1铺设时间套袋园一般在去袋后马上铺膜,没有套袋的桃园宜在桃果实着色前进行。  相似文献   

20.
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是增加树冠内膛光照强度,促进果实着色,进行优质、高效生产的一项实用技术。使用该项技术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