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2.
大菱鲆 (Scophthalmusmaximus)英文名为Turbot,原产于英国。自然界主要分布于大西洋东岸的北海、黑海西部及地中海沿岸。大菱鲆肉味鲜美 ,风味独特 ,是欧美重要的名贵养殖鱼类。我国于 1 992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 ,并在我国北部地区试养成功。近年来大菱鲆养殖业日益推广壮大 ,已掀起了继海带、对虾、扇贝之后的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1 大菱鲆主要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及食性大菱鲆属鲽形目、鲆科、大菱鲆属。体扁平近似圆形 ,双眼位于身体的左侧。该鱼体中部肌肉层较厚 ,内脏团较小 ,含…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名贵经济鱼类,于1999年在我国开始人工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内,养殖面积扩大到230多万平方米,年总产量达10000t以上,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及养殖环境质量的下降,养殖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控制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养殖单位大量使用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已在我国北方得到推广和普及,由于养殖设施、养殖技术等细节上的不同,造成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还偶发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研究养殖环境及养殖生产中影响大菱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调研国内多家大型养殖企业,针对养殖场设计、苗种、水质、饲料、药物、日常管理6个方面,提出了操作性、适用性更强的大菱鲆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这将对规范大菱鲆养殖技术与提高大菱鲆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大菱鲆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约占鲆鱼产量的80%。据2013中国渔业年鉴,2012年我国鲆鱼产量约为11.36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及天津、山东、江苏北部等沿海地区。在国家鲆鲽类技术体系技术推广和广大养殖者技术提升的作用下,大菱鲆养殖模式由单一的工厂化流水养殖转向工厂化流水养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生产  相似文献   

6.
7种消毒剂对大菱鲆烂鳍病致病原鳗弧菌的杀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balmus maximus)养殖遍及辽宁、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成为我国北方沿海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4万~5万t,产值30多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菱鲆疾病问题日渐突出。其中,烂鳍病是大菱鲆养殖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流行范围极广,几乎在各个养殖场均有发生,危害较大。大菱鲆从苗期、养成期直到亲鱼培育期均可感染此病,累积死亡率高达80%-90%。  相似文献   

7.
<正>大菱鲆又称多宝鱼,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快、肉质鲜美、可摄食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其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一带,并且日益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相关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难以治愈的病害,如腹水病(大肚子病),病毒性出血病(红体病),纤毛虫病(盾纤毛虫进入鱼肠道和头颅),大菱鲆育苗期间小鲆苗驯化投喂配合饲料时期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大菱鲆原产于欧洲沿海,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北海、里海及地中海一带,属冷温性鱼类。由于它肉质细嫩鲜美,生长快可摄食人工饲料,易于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而成为当前理想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随着“北鱼南养”技术的突破,大菱鲆在南方地区逐渐掀起养殖热潮,近年来在福建沿海及广东沿海都有大面积养殖。笔者于2005年12月9日从山东省青岛市购进大菱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是近二十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海水鱼养殖新兴产业。基于大菱鲆优于其它鱼种的诸多优势,一经从国外引进并突破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关口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在环黄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兴产业带,从辽宁、河北、  相似文献   

10.
<正>大菱鲆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表皮突起症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这种病害如何进行防控的报道还很少,现笔者针对其主要  相似文献   

1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具有生长速度快和低温耐受力强等特点,是世界上养成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鲆鲽类养殖良种。自1992年引进至今,大菱鲆养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量超过6万t的海水养殖支柱产业。作者综述过去20年里,我国大菱鲆在产业发展、苗种生产、良种选育、养殖模式、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控、加工与质量控制、养殖经济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所取得的系列成果,并就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大菱鲆和鲆鲽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水养殖常见病害防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海水养殖概况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海水养殖动物品种有:海参、大菱鲆、石斑鱼、龙胆鱼、诺参鱼、金鲳鱼、牙鲆、海鲈鱼、军曹鱼、真鲷,黑鲷、大黄鱼、中华乌塘鳢、梭子蟹、日本对虾等.其中海参养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沿海地区,辽宁省大连市、河北省唐山市等沿海地区.大菱鲆、牙鲆、日本对虾养殖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沿海地区.大黄鱼、中华乌塘鳢养殖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邻德市和漳州市沿海地区.而石斑鱼、龙胆鱼、诺参鱼、金鲳鱼、海鲈鱼、军曹鱼、真鲷、黑鲷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海南省及广西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Scophanzus maxintus Linnaeus),属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amus),是自然分布于大西洋东侧欧洲沿岸、北海和黑海西部沿岸以及地中海的冷水性底栖鱼类,是欧洲重要的水产养殖种类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中国,现已成为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4.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15.
鲆鲽类增养殖国外从19世纪末开始研究,主要是欧美一些国家对欧洲鲽进行孵化放流丁作。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牙鲆的人工繁育工作。目前全世界养殖的鲆鲽类有牙鲆、大菱鲆、欧洲鲽、庸鲽、星鲽、石鲽、半滑舌鳎(欧鳎)等,养殖规模和产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的养殖品种幸要是牙鲆和大菱鲆为主,石鲽、黄盖鲽等也有养殖。  相似文献   

16.
黄华伟 《内陆水产》2007,32(1):18-19
条斑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属鲽形目、鲽科、星鲽属,主要分布于日本茨城县以北到鄂霍茨克海以南海域,我国黄渤海海域亦有少量分布,为冷温性大型底栖鱼类。随着牙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养殖效益的逐步下滑,寻求海水鱼类养殖新品种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条斑星鲽体形优美,不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且抗病、抗逆能力强,具有很高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18.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维护好、发展好大菱鲆养殖业,必须转变“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养殖模式,创造一种既节能节水,又不污染环境的养殖模式。本文结合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设想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供大家参考。1大菱鲆新型养殖模式创立的必要性大菱鲆养殖正是在我国的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都处于低谷的关键时期蓬勃发展起来的,很多大菱鲆养殖单位都是把过去养殖对虾或其它养殖品种的池子经过简单  相似文献   

20.
大菱鲆自在我国推广养殖以来,已成了一个初具产业化规模的海水养殖品种,目前全国年产值约为40亿元左右,而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约占全国的70%,产值在30亿元左右。自2006年11月上海首次曝出“多宝鱼药残”事件后,对大菱鲆养殖尤其是山东省的大菱鲆养殖负面影响非常大,从上至下、蔓延全国,而且至今没有根本好转。山东共有三冢发现药残的工厂化养殖企业的大菱鲆被深埋,其余多家养殖场也都暂停销售。从市场方面来看,目前广东、深圳市场的大菱鲆价格为46~5O元/千克,仅为上市初期的1/10,已跌破其养殖成本价。这是药残的发生对养殖业产生损失的最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