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贫血因子     
一、鸡贫血因子(CAA)感染的发病率引起鸡一过性贫血、各类血细胞减少和免疫抑制的鸡贫血因子(CAA)感染遍布世界。而具有“典型”症状的CAA感染则相对少见。到目前为止,北美CAA感染连续已达20多年。由此推测,70年代早期经常暴发的包涵体肝炎和坏疽性皮炎可能与CAA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感染鸡贫血因子(CAA)的火鸡对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的抑制影响,研究了单独接种由雏鸡继代的CAA或CAA和马立克病病毒(MDV)或CAA和HVT混合接种雏鸡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CAA和IBDV混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自然病例中见到了大量的IBDV和一种较小的病毒粒子。这种小病毒粒子直径大约19nm,球形,无囊膜。免疫电镜的结果表明这种小病毒粒子是鸡贫血因子(CAA)。实验感染的SPF鸡表现出了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高死亡率,并且又重新分离到CAA和IBDV。除了这两种病毒之外,没有发现其它病毒。笔者认为混合感染,特别是与CAA的双重感染是高死亡率的IBD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贫血(chichen infections anaenia)历史上有出血综合征、贫血症一真皮炎、兰翅病等名称,此病最早由日本学者Yuasa在1979年发现,并且分离到此病毒分离物,这种传染性贫血因子(CAA)对鸡的成淋巴样细胞系及成造血细胞系有致病作用.CAA感染只限于鸡,且有日龄的抵抗力,1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2~4周龄以后鸡的易感性明显下降,6周龄以后往往呈隐性感染经过,但是到了老年期,鸡又表现出对CAA易感,这是由于老年鸡的抗体生产能力下降的原故.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晶体氨基酸(CAA)和不同壁材包被的CAA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摄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大豆浓缩蛋白(SPC)为主要蛋白源,配制了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饲料SPC作为对照组,未添加氨基酸;饲料SPCF在饲料SPC基础上添加了2.3?A混合物;饲料SPCC、SPCZ、SPCK和SPCT在饲料SPC基础上分别添加了醋酸纤维酯、玉米醇溶蛋白、卡拉胶和棕榈酸甘油酯包被CAA。试验表明:(1)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显著提高了牙鲆摄食率(P<0.05),其中以添加CAA效果最好。(2)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提高了牙鲆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和蛋白质效率(PER),其中以SPCT、SPCC组SGR最高;SPCK、SPCT组FER和PER最高。(3)添加CAA和包被CAA均提高了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其中以SPCT组AST和ALT活性最高。(4)添加CAA显著提高了血浆尿素氮(UN)和游离氨基酸(FAA)浓度(P<0.05);CAA包被处理后,U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FAA浓度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尤其以SPCT组效果最为显著。结果表明以棕榈酸甘油酯包被CA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鸡贫血因子     
鸡贫血因子是1979年日本最先报道的,有人称之为鸡贫血病毒(CAV)。目前,鸡贫血因子(CAA)呈世界性分布,而且有隐性感染,能引起雏鸡严重贫血,免疫能力下降。我国已有分离出 CAA 的报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病(MD)可用火鸡疱疹病毒(HVT)或弱毒化血清型IMD病毒免疫预防。但经常在已接种过疫苗的商品鸡群中发生意料之外数量的MD病鸡,最近作者等才弄清在孵化后早期及1~14日龄时感染鸡贫血因子(CAA)是马立克疫苗接种失败的一个原因。另外,有报告说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增强CAA的病原性。但是这  相似文献   

8.
鸡贫血因子(CAA)是引起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器官萎缩的一种病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25nm,具有2.3kb的单股环状DNA。实验室诊断CAA感染通常是依据用淋巴母细胞株MDCC-MSB_1分离病毒,或用组织匀浆接种一日龄无CAA母源抗体雏鸡后  相似文献   

9.
病原学若干实验室,用由感染鸡制备的肠道匀浆接种1日龄雏鸡而传播了一种类ISS病症。接种物经过滤去除细菌,并用脂类溶剂(如三氯甲烷)处理以灭活包膜病毒,接种物经如此处理后仍具有感染性。在ISS感染鸡的肠道中或粪便中已分离出或观察到多种病毒和类病毒颗粒,如萼状病毒、肠道病毒、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非典型反转录病毒及披膜病毒样颗粒。感染了这些病毒就出现生长抑制。但并不见ISS的其他典型变化。鸡贫血因子(CAA)也曾被称为鸡生长停滞因子。感染了CAA无疑会出现生长抑制和淋巴  相似文献   

10.
鸡贫血因子(CAA)从其理化性质与形态上看,与小核酸病毒(parvovirus)极为相似。1日龄雏鸡非经口按种CAA,16天后症状明显出现,表现为健康受损、贫血等,亦有死亡的例子。未死的雏鸡以后可以恢复。CAA接种的雏鸡表现为全身出血、骨髓白色化、胸腺高度萎缩、法氏囊轻度至中度萎缩,肝  相似文献   

11.
鸡贫血因子是一种抵抗力非常强的病毒,简称CAA,是鸡传染性贫血的致病因子,1979年YUASA等首次在日本报道本病的发生,现已在世界上大多数养鸡国家普遍有所发现。直到现在,只有被发现是CAA的宿主。各种天龄的鸡均可感染CAA,但在2~3周龄以后,鸡对本病的易感性迅速下降。这种随天龄增长而形成的抵抗力是相当迟缓的,如果鸡群并发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马立克氏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或传染性囊病病毒并发感染,则CA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出现升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利用电镜技术对一养鸡场病死鸡进行检查时,除见到大量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外,还发现了一种大小约为19nm,无囊膜、球形的小病毒粒子,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实心病毒粒子占绝对优势。这种小病毒常常吸附在膜样结构的表面,其外部形态特征与鸡贫血因子(CAA)极为相似,为了明确这种小病毒的分类学地位,我们利用免疫电镜技术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小病毒可与抗CAA TK-5803株抗体结合而凝聚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高放大倍效下,可见到病毒粒子间以“抗体桥”形式相互联结。从而初步证明这种小病毒是CAA。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报道来源于同一种鸡群的两个农场,肉鸡群中发生以孵化后不久即死亡为特征的疾病.受侵鸡贫血、胸腺萎缩和骨髓白色化.组织学病变以胸腺淋巴球减少和骨髓未成熟颗粒球增生(即造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将病鸡的肝脏乳剂接种子一日龄 SPF(无特定病原)雏鸡,可发生本病.鉴定自实验感染鸡肝脏分离的病原为鸡贫血病原(CAA).根据此实验结果,诊断以上病例  相似文献   

14.
鸡贫血因子     
鸡贫血因子(Chickcn Ancmia Agent,CAA)是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为主的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感染出壳雏鸡为主,引起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死亡率达50%,而且还能加重和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鸡的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由还没有分类命名的细小病毒引起的。至今这种病毒仍被称为“鸡贫血因子”(CAA)。这种病的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萎缩,从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可继发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 8 0只 33日龄健康罗曼公鸡 ,随机分成感染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感染组口服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1.5× 10 5个 /只 ,对照组不感染。分别于感染前 (0 d)和感染后 (2、4、6、8d)扑杀 ,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 ,测定组织中丙二醛 (MDA)及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结果表明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 ,心脏和脾脏 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肝脏、肺脏、肾脏中 MDA含量呈波动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 ,除肾脏 SOD差异不显著外 ,其他 4种组织 SOD在感染后 2、4、6、8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在整个试验期间 ,心脏、脾脏中 GSH- P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肝脏在感染后 6、8d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 ,肺脏、肾脏 GSH- Px仅在感染后 2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 ;肝脏和脾脏 CA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心脏 CAT只在感染后 8d差异显著(P<0 .0 5 ) ,肺脏 CAT只在感染后 4d差异显著 (P<0 .0 5 ) ,肾脏 CAT只在感染后 2 d差异显著 (P<0 .0 5 )。提示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 ,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自由基参与了球虫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1979年Yuasa和其同事在日本发现并描述了一种鸡的病原,这种病原在实验室条件下给雏鸡接种可使接种雏鸡14日龄发生死亡,死亡原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呈水样、骨髓苍白、全身出血及胸腺和法氏囊萎缩。他们把这种病原叫做雏鸡贫血因子(Chick Anaemia Agent—CAA)。这种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在季节变换或气温变化过快时,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是奶牛机体的门户,很易受到风寒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如遇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呼吸道寄生菌及外源性非特异性病原微生物侵入,大量生长繁殖,就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两部分,上呼吸道感染进一步发展可致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奶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优质蛋白饲料资源短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凸显、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加剧及合成氨基酸(Crystalline Amino Acid,CAA)工业稳步发展,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日粮在解决或缓解这些问题上的诸多优势使之成为我国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传统猪低蛋白质日粮是指将日粮中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然后通过添加CAA满足  相似文献   

20.
熊蜂(Bombus lucorum)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国内捕获野生的熊蜂(B.lucorum)蜂王,调查发现其微孢子虫的感染率为27.61%,死亡率为0.61%。在饲养过程中,感染严重的蜂王大多未能产卵就死亡,有的即使产了卵不久也便死亡;中度感染的蜂王大多推迟产卵;轻度感染的蜂王同健康蜂王一样能正常产卵。从熊蜂(B.lu-corum)蜂王提取的微孢子虫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卵圆状,带有蓝色折光;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子的表面较光滑,未发现任何特征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