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对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本质、主体、内涵、规律和目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阐发,回应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发展什么、靠谁发展等一些列关键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创新理论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相似文献   

2.
建设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5,(4):11-14
文章阐述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探讨了其技术原创性、创新集成性、示范综合性、区域主导性和影响全国性等基本特征及服务和示范、支撑和引领、集聚和融合、辐射和带动等主要功能,介绍了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基础和模式类型,并研究了其节点、学科、阵地和体系优势,最后提出了建设豫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任务及实行省级统筹、加大创新投入、设立平台专项和整合创新力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1999年,北京市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小汤山建立了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面向大田作物生产,建立了变量播种、施肥、灌溉、喷药的数字化决策体系和精准实施体系,实现了主要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管理。针对农田和温室生产管理要求,研制了农田和温室水分、养分、植保信息和环境信息采集与精量管理控制的相关技术及设备,研究开发了土壤湿度、雨量、温度、盐分、养分等新型传感器。研究开发了农田土壤养分、水分和作物长势空间信息管理分析平台,精准变量施肥、精准变量灌溉决策支持系统和处方图生成系统。实现了小麦联合收割机测产系统的国产化,开发了用于变量实施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农机具。实现了精准生产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集成,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平台。北京、河北、上海、新疆、黑龙江、吉林、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的生产特点,对精准农业技术进行了示范与推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尝试利用GPS进行集中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文献综述、咨询、访谈等方法,对内江市居民体育健身项目和内容、场所、动机和目的、时间和效率、职业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内江市居民健身状况调查数据进行了科学研究和分析,为内江市居民健身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内江市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罗布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罗布麻的分类和分布,分析了其耐寒、耐旱、耐盐、抗风沙等生物学特性,概述了罗布麻的繁殖方法、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现状和意义,提出了罗布麻多功能产业化的研究和实践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田多点肥料对比试验,研究了杜仲专用肥的肥效.结果表明,施用杜仲专用肥能极显著地促进杜仲高、径的生长及树体的生物量.施用专用肥,杜仲当年平均高生长比不施肥处理和施用等氮、磷、钾养分处理分别增加了63.0和20.5,胸径分别增加了 43.2和17.8;当年干皮、叶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施用专用肥与不施肥比较分别增加了68.4、71.6和75.8,与等氮、磷、钾养分处理相比也分别提高了25.8、56.0和28. 6.同时,专用肥具有较长的后效,施专用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第2 a的胸径增长和高生长分别增加了92.9和103.8,比等氮、磷、钾养分处理分别增加了42.1和6.0,专用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2 a总的胸径增长和高生长分别增加了64.6和76.3,比等养分肥分别增加了 28.9和14.6.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大胆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深刻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提出了许多符合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廓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和糊涂观念 ,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结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 ,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形成了继…  相似文献   

8.
1971年以来,中国农林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甜菜研究所组织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四川、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协作,大搞群众运动,开展了在南方秋冬种甜菜的科学实验。这项工作得到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支持。1975年,华国锋同志对南方秋冬种甜菜作了重要指示和批示,极大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发展。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南方秋冬种甜菜经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和冻害)的考验,不论在平原、丘陵,高山、海涂,都取得了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农垦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和发展成就;分析了新时期农垦发展现代农业在资源、产业规模、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条件和战略机遇;指出了在生产、分配、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法律法规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正外部性"、规模经营、食品安全、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提出了推动农垦改革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虫子鸡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从发展规模、销售、效益、养殖模式、饲料配方等方面阐述了虫子鸡产业的现状,分析了虫子鸡产业的销售技巧和养殖效益、饲料配方和养殖成本、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展望了虫子鸡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萱  陈佳瀛  蒲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8-17190,17196
介绍了海派文化的来源及其文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海派插花的风格特征,认为海派插花以人为本,凸现地方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将西方花艺与本地理念融合,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海派插花艺术追求自然、讲究线条、注重意境,同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商业气息浓厚,雅俗共赏;海派插花表现开放、着重创新、注重宣传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造诣。本文从其儒家思想与早期婉约词风,道释思想与后期豪放词风两方面论述苏轼思想与词风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文明乡风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素质农民是质量兴农的前提因素,质量兴农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富裕的农民是乡风文明的建设者。文明乡风建设与质量兴农两者相互依托、相 互促进。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湖北的发展状况,对于如何加速湖北省乡风文明建设,让湖北地区的乡村 走质量兴农之路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4年的试验,提出了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中最佳育苗方式为抛秧盘育苗(3粒/孔)或旱 育秧播种量为150g/m2;采用33.3cm×20.0cm-26.7cm×20.0cm插秧方式,每穴插2-4苗,是吉林省水稻 旱育稀植栽培较为合理的栽培措施组合。利用该项栽培措施组合,不仅可以获得9t/hm2以上产量,而 且还可以提高和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5.
海派体育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海派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地区历史、人文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而且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通过分析海派体育文化形态的三个侧面——木兰拳、海派秧歌 、海派体育教育,探讨新时期海派体育的文化特质和核心价值,认为海派体育不仅彰显着中华传统体育文 化,而且吸纳着随欧风而来的异域风情,凸显着“海纳百川,趋时求新”的海派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民长期无权、无钱、无力分享经济增长。重新思考农民阶级的政治定位,以土地国有化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建立农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全面分享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清香型烟叶的感官品质风格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利用好清香型烟叶特征特性,找出不同清香型烟叶感官品质风格特征及化学成分差异性,对贵州中烟清香型产区烟叶的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风格特征,清香型烟叶共同具有清甜香、青香、正甜香、木香和辛香香韵,在焦甜香、焦香、果香香韵和主体香韵构成及突出香韵的表现程度上有差异;2)品质特征,清香型烟叶感官品质较好,但不同清香型烟叶在杂气类型和烟气透发性上有细微差异;3)清香型产区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比例较协调,但不同产区间有较明显的差异,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征看,福建三明和贵州天柱属中糖中碱高钾,云南楚雄、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属中糖中碱中钾。  相似文献   

18.
批评作为学生干部工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高校团学工作的特点为契机,着重从批评的步骤和原则来阐释在学生干部的培养方面批评应起到的作用及达到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西施“响屐舞”是吴地舞蹈史上的经典与代表,因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从古至今备受关注,该舞蹈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吴地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的影响。通过具体分析吴地民族文化、环境、图腾等对舞蹈动作、姿态、动律、节奏等民族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吴地地域环境对舞蹈表现形式、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舞蹈道具等同质性与异质性地域风格形成的影响,论述了西施“响屐舞”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教学风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教学风格的含义和特征 ,探讨了教学风格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