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度和藻类饵料对虾夷马粪海胆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亚青 《水产学报》1999,23(1):69-76
对虾夷马粪海胆石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采、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的纪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  相似文献   

2.
大连紫海胆幼海胆期的食性开始由摄食单一的底栖硅藻变为多样化,对某些柔嫩的大型海藻(石莼,海带、裙带菜、江蓠)鱼虾贝肉等有机碎片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均表现出一定的嗜食性。幼海胆不但对不同种饵料的摄食率有差别,而且不同种饵料对幼海胆的饵料效果也有所不同,其中以海带和裙带菜的效果最好,幼海胆对其的摄食率分别为红藻、石莼、动物性蛋白饵料的1.2~2.3倍,而其饵料效率也分别为红藻,石莼等的1.1~1.4倍。幼海胆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将为其工厂化人工育苗开辟新的饵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988年12月至1989年4月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e A)人工苗种室内及海区越冬的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10~16℃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稚胆的日摄食量增加,增重量加大。室内15℃条件下,稚胆对海带的摄食量最大,其次为裙带菜、海带和贝肉,石莼和人工配合饵料。稚胆增重率最高的为投喂海带组,最次为人工配合饵料组,室内各组越冬成活率均为100%。海区越冬的成活率最高为94.4%,最低为33.9%。海区越冬的成活率与稚胆规格,稚胆的密度及培育器材内水体交换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壳径15.5—19.0mm的紫海胆能忍耐10℃的低温,忍耐高温极限为34℃,在同等条件下28℃水温紫海胆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2℃时的1.4倍和1.3倍;对4种不同饵料,单独投喂石莼时,84d紫海胆的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3.9%和216.3%,分别是投喂海带的1.2和1.4倍、江蓠的2.2和3.5倍、羊栖菜的3.2和5.7倍.  相似文献   

5.
使用鼠尾藻、亨氏马尾藻、石莼、浒苔、马齿苋、羊栖菜、海带等7种植物源单独投喂仿刺参幼参,一种商品饲料作为对照组,各试验设3个平行,每平行20头幼参(体质量2.5~3.5g/头),试验周期60d,之后通过对比体长、特定生长率、质量平均增加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存活率、饲养水质等指标,得出可能适宜作为幼参人工配合饵料的配料成分。试验结果表明,以体长为考核指标,各种植物源对其影响依次为:马尾藻海带200目浒苔粉鼠尾藻马齿苋石莼粉400目浒苔粉羊栖菜添加海泥400目浒苔,部分组别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幼参特定生长率、质量平均增加率、表观消化率、饵料系数为考核指标时,鼠尾藻、马尾藻、石莼、浒苔各项数值优于其他植物源,差异显著(P0.05);马尾藻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其他植物源,羊栖菜的表观消化率值最低;浒苔、石莼、鼠尾藻、马尾藻较其他植物源更有利于幼参生长,可作为幼参人工配合饲料组分。  相似文献   

6.
虾夷马粪海胆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虾夷马粪海胆1989年5月从日本北海道引入大连,初引进海胆壳径为0.5~1.3cm,养至1990年10月性成熟并进行首次育苗,培育出F1代,其后1993年~1995年又培育出F2和F3代约500万枚。亲海胆采取海区笼养和室内促熟方法。诱产用阴干与流水、注射0.5MKCl、加入性产物三种催产方法可成功获得成熟精、卵。受精卵孵化需11.5~12.5h(16.0~18.5℃)达囊胚期上浮,后经二腕、四腕、六腕、八腕幼虫,以纤细角刺藻为饵料,18~21天(15.0~18.5℃)变态附着为稚海胆并摄食底栖硅藻,30天~50天达0.2~0.3cm以上剥离投喂石莼、囊藻、海带等,当壳径长至0.5~1.0cm以上时可下海养殖。  相似文献   

7.
李旭光  张喜昌  张艳 《齐鲁渔业》2020,37(3):1-3,I0001
研究虾夷马粪海胆幼胆对鲜海带、盐渍海带、干海带、白菜和萝卜的饵料选择性。利用五种物料饲喂虾夷马粪海胆幼胆50天,检测海胆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结果发现,摄食鲜海带和干海带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9.83±0.29%)和(93.50±2.60%);摄食干海带和盐渍海带组的增重率最高,分别达到(120.36±3.13%)和(117.34土5.74%);摄食鲜海带和盐渍海带组的壳径扩增率最大,分别达到(4.74±0.45%)和(4.30±0.40%)。虾夷马粪海胆幼体摄食干海带时,饵料系数最低,为1.62±0.53。研究表明,鲜海带、干海带和盐渍海带都是虾夷马粪海胆的优选饵料。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式加工海带投喂盘鲍幼鲍生长速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颜锋 《水产养殖》2005,26(4):27-28
将初始壳长1.890.20cm的盘鲍幼鲍随机分配到3个试验组,每组50只,每个试验组各设4个平行组。第1组:投喂盐渍海带;第2组:投喂煮沸海带;第3组(对照组):投喂晒干海带。试验用鲍在同一口水泥池中饲养50d,投喂足量饵料。投喂盐渍海带盘鲍幼鲍的日均壳长增长(P<0.001)及平体重增长率(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投喂煮沸海带盘鲍幼鲍的日均壳长增(P>0.05)及平均体重增长率(P>0.0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稻田养殖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介绍浙江省德清县稻田养殖业中的一种创新模式:稻鳖轮作,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点:1.养殖场建设:每口养殖池面积为3亩~10亩,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渠道分设,四周设置防逃设施。2.轮作方法:(1)当年轮作:4月份~5月份大麦或油菜收割后,放养每只体重为0.25kg~0.35kg的幼鳖,7月底起捕出售后再种植晚稻。也可在5月份放养体重为0.15kg~0.2kg的幼鳖,一直饲养至11月份,全部可达到商品规格出售…  相似文献   

10.
加州鲈不同发育阶段的食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加州鲈鱼苗喜食轮虫、大型枝角类、桡足类等活体动物饵料,培育成活率可达85.2%~96.8%,但食用微颗粒饲料时其成活率只有7.7%。夏花鱼种也喜食活体动物饵料,成活率达100%,体重增长率为900%。当活体动物饵料不足时,对新鲜的动物性蛋白也较喜食,成活率80.8%,体重增长率221%。夏花鱼种不喜食颗粒饲料及经过加工的动植物蛋白,成活率只有60%~78%,体重增长率0~5.2%。3寸(10cm)鱼种喜食鲜活的动物性蛋白,成活率达95%,体重增长率85%,对颗粒饲料,鱼种也不喜食,体重呈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总面积为13.4亩的五块稻田中投入2.5-4寸的斑点叉尾Hui鱼种1070尾,白鲢寸睛4020尾。经过185天的饲养,亩产成鱼58.5Kg,其中斑叉尾Hui个体重450-720克,亩产43.2Kg;白链个体重40-60克。亩产12.5Kg,稻谷亩产量562Kg;饵料系数1.61,投入产出比1:1.97,亩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达赉湖的餐条鱼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达赉湖的餐条鱼生物学,内容包括年龄和生长、食性、繁殖、群体结构及渔业利用。达赉湖的 条鱼一龄平均体长(到尾叉的体长,后同)90毫米,体重8.5克;二龄体长102毫米,体重12.9克;三龄体长109毫米,体重15.4克;四龄体长125毫米,体重184克;五龄体长156毫米,体重23.35克。体长体重关系式:W=0.0310L2.5171。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的杂食性鱼类。一龄即达性成熟;性比为1.0♀:1.36♂;个体繁殖力3552~16420粒,平均9944粒。6~7月在湖的岸边产卵,卵属粘性。群体由1~5个龄组组成,1200尾样品平均年龄为2.65;80.1~100毫米体长组的个体为主要渔获对象,占整个渔获物的75.5%,条鱼目前是这赉湖第一位的经济鱼类,90~92年条鱼平均产量为828万公斤,占总鱼产量的90.2%。  相似文献   

13.
贝——藻套养试验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了1992-1994年进行的裙带菜-海带-虾夷扇贝套养、海带-裙带菜-鲍鱼轮套养、裙带菜-海带-贻贝轮套养等三种形式的贝-藻套养试验结果,并将该结果与常规的单一品种养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取贝-藻套养的养殖方式可提高养殖器材的复用指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与产值,与单一品种养殖相比,产量可提高30 ̄70%,产值提高7.1 ̄82.4%,同时,对于维持水域的生态平衡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鲳网箱培育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电厂冷却池中进行,设置网箱2只,放养尾重0.4g的鱼种,共10900尾,培育44天,出箱规格54.84g/尾,平均单产37.91kg/m^3,成活率76.1%。全部投喂自行配制的颗粒饵料,饵料系数为1.63,投放产出比为1:2.52。  相似文献   

15.
本次网箱养鳗试验采用聚乙烯网箱,毛竹为框架,泡沫浮桶做浮子,小钢筋做沉子兼箱底框架。本养12个箱,养殖面积180m^2。鳗种于7月12日进箱,共投苗18100尾,规格平均65g/尾。经过将近5个月的精心饲养,于12月4日正式点数验收,包括平时销售的共收成鳗17948尾,成活率99.7%,最大个体达500g,小的270g,平均个体重约320g。饵料系数1.4。产值51.691万元,利润15.167万  相似文献   

16.
网箱4只,规格为1m×1m×1.1m,底部加1m×1m×0.15m密眼纱窗制成的饵料台。放养鲤规格36g/尾,投喂配合饲料,经6个月饲养,鲤平均规格639.3g/尾,净增重倍数16.8,饵料系数1.79,总利润6028.4元。千克鱼成本4.82元,千克鱼利润3.18元。  相似文献   

17.
用1m3网箱于库湾进行松浦镜鲤(散鳞镜鲤♀×德国镜鲤♂)与野鲤,建鲤网箱养殖试验。野鲤4个网箱,平均每箱为531尾,平均个体重110.93g;建鲤2个箱一箱放450尾,另一箱放449尾,平均个体重73.45g;松浦镜鲤1个网箱放578尾,平均个体重49.50g,经137天饲养群体净重野鲤为78.8kg/箱,建鲤为60.8kg/箱,松浦镜鲤为106.9kg/箱,瞬时体重增长率野鲤为0.778;建鲤为1.126;松浦镜鲤为1.336。从群体产量及个体生长速度松浦镜鲤都高于野鲤和建鲤。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山东南部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工厂化养殖试验研究的结果。自1995年1月19日至1996年5月19日,经16个月的培育,将平均壳长21.4mm,平均体重0.99g的幼的培育成平均壳长61.9mm(最大壳长72.0mm),平均体重28.5g的成鲍,成活率为93.2%。0.3m2的波纹权的养殖密度:鲍壳长为20.0~30.0mm时,养殖密度200~250粒为好;40.0mm以前,养殖密度150粒为宜;60.0mm以前,养殖密度50~80粒为佳。饵料以人工配合饵料为好。在鲍壳长40.0mm以前,在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的同时,加上适量的新鲜海藻可以达到同样的增长和增重的目的。全投喂海藻增长和增重都较慢。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用饵料对稚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鲜石莼磨碎液和两种海参专用饲料对体长2.90±0.04cm,体重0.49±0.02g的稚幼参进行了为期40d的喂养试验。实验结束时,投喂鲜石莼磨碎液的海参体长为5.15±0.25cm,体重为2.76±0.39g,其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都显著高于投喂鼠尾藻干粉、鲜海带磨碎液和其中一种配合饵料组,但与另外一种配合饵料差异不显著。投喂鲜石莼组海参的成活率达到85%,高于其他各组,但与其中大部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