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水利渔业》2011,32(6)
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渔业主要水域的环境现状。伊犁河(Ile River)-巴尔喀什湖(Balhash Lake)、乌拉尔河(Oral River)-里海(Caspian Sea)、锡尔河(Ser River)-咸海(Aral Sea)、额尔齐斯河(Ertis River)-斋桑泊(Zai-sang Lake)均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有化肥、农药、石油产物、重金属及含氮化合物、氯化物、硫酸盐,来源包括国内外两个渠道。污染物破坏渔业主要水域生境,对水生物种(鱼类)的安全造成威胁,导致了水生生物资源衰竭。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标准化管理措施,依法执行治理工作,防止国外污染物进入本国渔业水域;并通过和邻国联合对哈国渔业主要水域环境及生物资源开展保护与利用研究,确保本国主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人类共有资源。  相似文献   

2.
姜红  郑喜森 《渔业现代化》2011,38(2):69-71,59
阐述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现状及面临问题,指出长江流域水域污染,航运发展、水工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是导致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提出完善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管理对策,指出必须建立适应于长江流域的渔业管理模式,治理环境污染,修复水生生物生态环境,以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水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渔业生态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渔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广东是渔业大省,内陆水系发达,珠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种类丰富,具有优越的渔业自然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渔业生态对建设“绿色“广东非常重要.二十多年来,广东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江河等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正给人们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保护内陆水域生态环境已成当务之急.内陆渔业生态保护不仅是渔业问题,也是内陆地区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内陆渔业水域的生态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生态保护的对策是渔业主管部门担负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正徽水河属长江流域三级支流,由众多山区溪流性水域汇集而成,历史上水生生物资源富足,品种繁多,是山区特色水生生物的自然储存库,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各种原因,该水域段的水生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部分资源面临危机。为改善水域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当地渔业部门在建立徽水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对重点水域连续多年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2019年,当地渔业部门在开展徽水河渔业增殖放流的同时,对鱼类资源分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充分分析了放流效果,为后期开展物种保护提供理论数据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闰家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相似文献   

6.
为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推进渔业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了涉案物品认(鉴)定的适用情形、认(鉴)定评估机构条件、鉴定评估方式、依据标准、时限等.《办法》自2021年1月2...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江开勇报道)8月18日~19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青海省调研青海湖渔业资源保护和内陆渔业发展。他强调,要贯彻生态优先理念,加强内陆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宜渔水域,积极发展生态养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8.
水产种质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划定保护区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2007-2014年湖北省已分8批划定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2处。总结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水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及区域分布特点,分析了目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和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保护区建设和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渔政”肩负着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边境水域渔业管理的重任,承担着渔船,渔港、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渔业行政执法任务,负责渔业船舶和船用产品检验,保障渔业生产秩序和渔业安全生产等重要职能,已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行政执法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为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行为,强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推进渔业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了《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了涉案物品认(鉴)定的适用情形、认(鉴)定评估机构条件、鉴定评估方式、依据标准、时限等。《办法》自2021年1月22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1.
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已成为制约福建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研究,对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可为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根据近年来福建沿海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研究资料,综述了福建沿海渔业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以及今后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呼伦湖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渔业生产,故于2009年对呼伦湖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呼伦湖水质盐碱化程度相对较高,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化学需氧量、非离子氨和氟化物等指标分别超出GB/T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7.2倍、9.6倍和4.6倍。生物资源量总体有所下降,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12.598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971 mg/L。  相似文献   

13.
优良的渔业生态环境是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的物质载体与必然条件。我国海洋渔业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防止渔业生态环境污染,改善渔业生物资源的养护载体,加强海洋与渔业生态建设,展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对保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科学合理开发海洋,就必须合理配置渔业资源,积极引导传统海洋渔业向现代海洋渔业转变。必须寻求海洋渔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同时,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渔业立法,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的重心。预警原则作为一种新颖的环境资源管理手段,其在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方面的有效性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可。目前,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现状不容乐观,而且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专属经济区的逐步确定,近海渔业资源管理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而我国有必要在现有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基础上引入预警原则,以扭转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不力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西藏地区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针对西藏地区渔业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部分珍稀濒危鱼种实行迁地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珍稀特有水产的专项或综合保护区,建立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环境监测体系。另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现有生境,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发展可持续性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采用生物技术来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应用核酸探针和PCR等技术检测养殖生态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二是应用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渔业环境中的氨氮、BOD等;三是构建不同类型的工程菌迅速降解石油污染物,分解有机物和农药等以修复渔业生态环境。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应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近年来,为了协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沿岸各国在海洋资源综合管理中纳入了生态系统方法,这使得开展海洋生态补偿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对海洋生态补偿课题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针对海洋生态补偿类型、手段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国内学者在海洋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海洋生态价值的探讨;,寸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的研究;对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探讨。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目前海洋生态补偿研究存在诸多不足,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海洋生态损失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海洋生态补偿量的模型研究及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渔业环境三氯杀螨醇的污染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甘居利 《南方水产》2010,6(3):68-7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重要的输出国,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力拓展了水产行业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许多国家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规定了严格的限量,同时也更加关注渔业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对于相关的基础研究,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作为滴滴涕替代产品的三氯杀螨醇,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许多学者极大的关注。三氯杀螨醇对啮齿动物的毒性较低,杀螨效果好,促进了农作物的丰收。然而,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强,环境残留和多种危害日渐显现。文章评述了三氯杀螨醇的水环境行为、生物效应及其对水产品安全的影响,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