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白番鸭病毒性肝炎陈义诚(永春县五里街镇兽医站)我县某养鸭户饲养的雏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大批死亡,给养鸭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经用抗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液紧急治疗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992年11月中旬,本县仰贤村张某饲养的600多羽白...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临床上大多感染1周龄内的雏鸭,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特征。2006年9月份左右在仪征市的周边地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鸭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后死亡率较高,对一些农村中小型的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站门诊采集的2例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将死亡的雏鸭的肝脏,送往扬州大学实验室进行检测,最后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从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雏鸭及病死雏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为鸭肝炎病毒。利用鸭胚肝细胞培养病毒,呈现典型CPE,向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5.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升清汤加味防治雏鸭疑似病毒性肝炎张兆伦(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农技站2463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病毒引起鸭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快、来势猛、病程短、致死率高。近年来,笔者用升清汤加味对2558只病鸭及带毒鸭进行试治,显效1988只,有效221...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有关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防治的报道,但控制办法各异。我场某鸭场90年2月在2日龄至30日龄的雏鸭群中有多批雏鸭发病,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在10~50%,给我场养鸭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经临床诊断和剖检,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经江苏农学院王永坤教授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此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日龄小、死亡率高。为了及早制止此病在我场的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采取综合措施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种鸭全部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对已发病的和种鸭免疫后尚未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鸭用康复鸭的血清实施防治。通过这些措施迅速控制了该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雏鸭死亡率增加,影响后期增重。现结合我们县西神坛村毕某养殖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谈一谈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肝脏严重受损。1~21日龄的雏鸭最易感。急性型的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50%~90%。笔者近几年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西兽医结合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鸭病毒性肝炎I型鸡胚毒免疫鸡,成功制备出安全,高效的鸡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经实际应用于预防时,雏鸭的平均成活率为96.9%;用于发病鸭群治疗时,保护率为95%。试验表明,应用鸡制备高免卵黄抗体,不仅为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实验动物,时也为异源性高免卵黄抗体在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应用上探讨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山东家禽》2014,(9):43-43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一男子自制鸭病毒性肝炎抗体出售,结果导致一养鸭户15000只雏鸭相继死亡。 李某是一养殖户,学过畜牧兽医知识,平时自己制作鸭病毒性肝炎抗体进行出售。附近养殖户丁浩也曾经从他这里购买过两次抗体,都没有什么问题。然而,这一次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抗体后,丁浩就发现雏鸭的精神有问题,不饮水也不采食。几个小时之后,16000只雏鸭相继出现了问题,其中15000只雏鸭先后死亡。〈br〉 丁浩将死亡的雏鸭解剖后发现,注射的地方抗体已经成为固体、蛋黄状,内脏变色。丁浩找到畜牧兽医管理站进行鉴定,诊断为肉鸭死亡原因系注射抗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为搞清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市及周围市县的流行情况,给我省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年对我市兽医诊断室门诊部收到的38例雏鸭病毒性肝炎送检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致死、高度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并常和其它病毒、细菌混合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 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了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病。为探究该病的致病机理,本实验用患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的鸭肝脏制成病毒组织液,并用该组织液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了部分健康雏鸭和濒临死亡时的感染雏鸭的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液葡萄糖、血液淀粉酶、胆碱脂酶含量在病发后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在病发时略微下降。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雏鸭患鸭病毒性肝炎后肝脏受损最明显,同时胰腺、肾脏也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7.
雏鸭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鸭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雏鸭,抵抗力较弱,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常患有感冒、小鸭病毒性肝炎、球虫病、等疾病,严重影响雏鸭的成活率,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雏鸭的常发疾病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病变的部位在肝脏,显示有血点和出血斑纹,严重的鸭场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笔者根据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剖检变化,总结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因感染鸭肝炎病毒而死亡的雏鸭肝脏,加3倍量的生理盐水,加双抗,捣碎,置冰箱中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液,再加入肝组织……,如此方法进行3次,在向第3次留取的肝组织上清液中,加入0.1%福尔马林,0~4℃条件下作用8h,以其3mL和6mL先后接种于高产蛋鸡,于第2次接种后14d开始留蛋,收集20d的高免蛋,制备蛋黄抗体液,用于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中药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刘富祥,刘兴祥(福建省连城县兽医站366200)自1990年以来,我县农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病鸭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的变性和出血。用磺胺、抗生素类药物防治皆无效果,致死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