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近况(安徽农业大学)韩学毛,谢三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侵害的主要器官。该病发...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概况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梁纪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以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和坏死为典型特征。1957年Cosgrove等首先在美国的...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何宏虎,张森瑞,李茂祥,王瑞久(天津市禽病诊断中心天津300402)王永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从天津地区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中分离到IBD野毒TP株,简报如下。1材料无菌采取疑似IBD病鸡的法...  相似文献   

4.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免疫质量,使鸡极易感染其它疾病。近年来,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VIBD)和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一九九九年,周口地区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由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传染,现就其发病特点及防治做一介绍:一、发病特点1、多发生于免疫鸡群,病程延长,死亡率降低,发病日龄范围变大。前几年,IBD多见于未…  相似文献   

6.
廖明  冯元璋 《中国家禽》1998,20(12):38-3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它分为两种血清型,即对鸡致病的Ⅰ型和对火鸡致病的Ⅱ型。过去曾一直认为Ⅰ型IBDV没有抗原性差异。但近期研究揭示,国内外分离的一些鸡IBDV毒株...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刘爵刘有昌周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淀10008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3~6周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导致感染鸡的免疫抑制,该病作为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验方张则斌(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79年首次在国内报道,随后各地陆续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IBD是因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损害鸡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9.
麻雀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班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为I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可使病毒失感染性,56℃作用3小时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新特点与防制范根成(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禽病室26603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早已被大家所重视,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防制,但目前IBD仍在全国广泛流行,而且表现...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性研究进展江青艳,张曼夫(北京农业大学)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大疫病,其病原为IBD病毒(IBDV)。IBDV在分类上属于双RNA病毒科,病毒基因组共编码出VP1、VP2、VP3和VP4四种主要的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佳免疫时机与治疗冯素华(河北省万全县畜牧水产局兽医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危害鸡的病毒性传染病。由于病毒侵害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病鸡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大量遭到破坏,所以IBD引起免疫机能不全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和卵黄抗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脾脏及法氏囊相对重量的影响祝建新朱印生(江西省中兽医研究所,南昌330006)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法氏囊这一免疫器官的疾病。有报道表明,雏鸡感染该病病毒(IBDV)后,法氏囊初期重量增加(肿胀)、...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现状与防制策略李健强(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陕西杨陵712100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高度接...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细胞苗的试制陈先进福建省生物药品厂350011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特点有了新变化,国内多次报导出现了IBD超强毒(VVIBDV)或变异株,使IBD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国内使用的IBD疫苗品种...  相似文献   

16.
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比较陈明勇高齐瑜施海勇方曙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094)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的重大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诸多血清亚型和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野毒株的分离及某些生物学特性李广兴孙宗禹刘文周阿哈买提·买买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1]。...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研制出的多种有效疫苗,对法氏囊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个别鸡场还时常免疫失败。为什么免了还发生法氏囊炎病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变异毒株的出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IBDV只有2个血清型,一个是鸡源的血清Ⅰ型,一个是火鸡原的血清Ⅱ型。近几年国内外已经证实从IBDVI型中分离到变异株或亚型株。 1985年,美国一名研究员在美国特拉华州分离到4株变异株,其抗原性与标…  相似文献   

19.
用IBD┐ELISA快速诊断盒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贺荣莲兰美益黄红梅杨水莲(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由于变异株的不断出现,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亚临床型的IB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0.
检测了4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I型野外株和1株血清I型参考标准株凝集鸡末梢血中淋巴细胞的能力,所有5株毒均可凝集鸡淋巴细胞,血清I型抗IBDV血清不能抑制凝集作用。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IBDV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