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2.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生活习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牛卵长尾啮小蜂Aprostocelus fukutai Miwa et Sonan属小蜂总科,姬小蜂科。在山东尚无报道。据1988年调查,分布于山东省邹平、济南、淄博、曲阜、泰安、昌邑等地。该蜂寄生桑天牛卵,个别的地片寄生率高达68%。  相似文献   

3.
桑天牛卵长尾啮小蜂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桑天牛 (Aprionagermarii)是我国林业的重要害虫之一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林、果、桑业生产 ,尤其是近年来对大面积杨树工业用材林造成严重危害。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枯死。桑天牛分布广、食性杂、产卵部位高、产卵分散、蛀道长 ,深层危害 ,难于防治。在各类治理措施中 ,应用天敌寄生蜂有很大潜力 ,并且是天牛类蛀干害虫防治很有前途的领域 (黄大庄 ,1999)。1984年笔者在河北省易县桑天牛卵中发现一种寄生蜂 ,1994年由英国的昆虫分类学家JohnLaSalle和我国的黄大卫共同定为一新种 ,学名为天牛卵长尾啮小蜂 (Aprostocetusprolixus) (Johnetal…  相似文献   

4.
天牛长尾啮小蜂 Aprostocetus fukutai Miwa et Sonan是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桑天牛 Apriona germani 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 7.5 %~ 5 8.7% ,福建省惠安 1年 3~ 4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 5月下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对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产自湖北,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一新种,即短跗皂莫跳小蜂,新种Zaommoencyrtus brachytarsus sp.nov.,对新种了详细描述,并给出新种及我国已知两种寄生天牛卵的跳小蜂;桑天牛澳洲跳小蜂和云斑天牛卵跳小蜂的检索表,附新种特征图。  相似文献   

6.
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使用一定浓度的印楝提取物 (NeemEC)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在室温下 ,将成对的天牛放在盖有铁砂网的直径 2 5cm高的塑料桶中进行实验。用含印楝素 5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 1 5d试验中 ,其每天对平均产卵量为2 0 0± 1 56个 ,而对照组每天平均产卵量为 1 0 33± 3 33个。经T—检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用含印楝素 1 0 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在 1 5d试验中 ,处理组 7对天牛从第 5d开始死亡 ,至第 8d全部死亡 ,按实际成活天数计算 ,其每天每对平均产卵量为 1 0 0± 1 4 1个 ,而对照每天每对平均产卵量为 1 3 73± 2 90个。经T—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取食含印楝素 5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后天牛产的卵需经 1 9d达到其最终孵化率 ,33 33% ;而对照组 9d达到最终孵化率 98 96%。在进行了 2 4d的选择取食试验中含印楝素 1 0 0× 1 0 -6g/mL的印楝提取物处理枝条 ,1 0对对照组天牛每天每对平均取食量为 3 53± 0 38g,而处理组天牛每天每对平均取食量 3 4 2± 0 60 g。经T—检验两者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桑天牛不能分辩含印楝提取物的食物 ,即印楝提取物对桑天牛不具拒食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卵期曾有研究报道,但研究方法不统一,得到的结果差别也较大,如有的为17~23d,有的8~15d,有的1周以内,还有的10~20d~90[1~4].尽管由于各地气  相似文献   

8.
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ukutaiMiwaetSonan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germani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7.5%-58.7%,福建省惠安1年3-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5月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生活史,活习性等进行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Aiton)Willd.]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rster)]的卵可被2种寄生蜂寄生,分别为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sp.)和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经过对本市46条道路的悬铃木上发生的星天牛卵被寄生情况抽样调查,共发现有寄生蜂发生的道路11条,道路寄生蜂发生率为23.9%;共调查悬铃木株数738株,有寄生蜂发生的总株数为41株,寄生株率为5.6%;单株被寄生的卵数最多为4粒。单条道路寄生蜂总量与该条道路上天牛的株危害率呈显著相关,与该条道路上发生的天牛总数量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牛取食对象的改变与虫体酯酶变化的关系,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酯酶染色的方法,对取食不同树种的桑天牛幼虫酯酶同功酶进行了研究。PAGE分析表明,取食7个树种的桑天牛幼虫均有3条相同的酯酶同功酶谱带,其中取食毛白杨和苹果时则多出1条迁移率为0.67的谱带。  相似文献   

11.
地热采暖有利于改善我国北方的居住环境,因此今后在我国的北方建筑和住宅中将有很好的推广前景。论文探讨了地热采暖对实木复合地板的性能影响,分析了覆铝膜对地板性能的积极作用,为地热采暖地板生产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作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福建省永春碧卿林场开展的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淋溶试验表明 :木荷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积累量下坡 >中坡 >上坡 ,养分积累量Ca >N >K >Mg >Fe >P >Zn >Cu ;凋落物分解的失重率Ws与时间t之间存在Ws =34 45 2Lnt -3 0 741(R =0 98)的对数关系 ;木荷凋落物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和下渗液的盐基量 ,提高土壤pH值 ,降低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等途径来缓解土壤的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林业标准化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简要介绍了当前我省林业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了林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林业生态省建设对标准化的需求,提出了林业生态省建设中的林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今后我省林业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庆学  雷振建 《森林工程》2001,17(2):40-40,43
本文针对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要求,从原材料、施工技术、自然条件等方面阐述了保障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对砼路面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椴木单板为试材,利用紫外灯进行光辐射试验,使用红外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分析其光变色规律。结果表明,木材受紫外光辐射易发生光化学反应,木质素发生降解,非共轭羰基增加。前10h变化较大,从10-50h则变化明显缓慢,出现变化饱和现象;色度指数变化主要表现为黄蓝度b*显著增加,明度指数L*、红绿度a*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土区人工林草植被深层土壤干燥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黄土高原地区深层土壤干燥化(土壤干层)是人工林草植被过度耗水导致土壤水分负平衡的结果。概述土壤干层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干层的特征、类型、量化指标、成因、分布、危害及其缓减对策,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固定式承载索挠度对弹性模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伟 《林业科技》2001,26(1):53-54,52
假设承载索两端固定装置的弹性变形为零,即两端固定装置为绝对刚性体。考虑承载索挠度弹性变化,从理论上探讨承载索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推导出承载索弹性模量公式。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季风系统中存在着3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高原季风.本文简要总结了青藏高原在亚洲季风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分别讨论了青藏高原隆升对3个子系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青藏高原影响亚洲季风爆发的时间、地点;只有青藏高原达到足够的高度才能真正维持现代的东亚季风形势,并且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远大于对东亚夏...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黄土区沙棘的形态解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代琼  梁一民  黄瑾  姜峻 《沙棘》2004,17(1):8-13
1994~2002年先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安塞、吴旗县进行了沙棘形态解剖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棘叶具发达的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和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对大气干旱有强的适应性。根的周皮薄壁组织发达,细胞和细胞间隙较大,持水力强。沙棘由于具耐旱和节水型御旱的形态解剖和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使沙棘耐旱、抗寒、耐水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以上研究为沙棘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大面积荒山抗旱造林,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柏木伐桩信息建立单株材积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木是川中丘陵区主栽树种,充分利用其伐桩信息建立数学模型,编制并完善根径材积表,不仅有利于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为森林资源调查、案件处罚以及相关科学决策提供比较真实的基础资料。本文通过实测柏木伐桩、树高、胸径,拟合了伐桩与材积的关系,筛选出了乘幂V=7E-5D2.4971和对数V=0.004 3 e0.165D两种材积数学模型,均通过适合性检验。其中,乘幂模型适合的径阶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