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以2018年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塞罕坝林场主要林分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资料。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92050.8hm2,森林覆盖率75.98%。森林总蓄积量8106388m3;有林地面积68842.5hm2,蓄积量8099222m3;疏林地面积597hm2,蓄积量7166m3。塞罕坝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81科295属603种自生维管植物;动物资源丰富,有鸟类资源、哺乳类资源和昆虫资源,其中183种野生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塞罕坝林场森林类型多为纯用材林、防护林和特种林,无薪炭林和经济林,幼龄林、中龄林和近成熟林比例均在30%以上。森林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重价值。研究其组成可以为森林经营及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塞罕坝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等信息为基础,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树种龄组3个角度,对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斑块及景观水平上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林地占景观面积的80.39%,作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主要景观要素主导着土地利用类型,在森林景观中占据绝对优势,对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控制作用较强;森林景观中优势树种和龄组景观的优势度不明显,空间结构较为复杂,斑块破碎化程度较高,连通性较差;优势树种以华北落叶松、桦树和樟子松为主,其面积分别占景观面积的41.51%、18.95%、10.22%,多种阔叶树在该地区以培育防护林和特种用材林为目标,虽景观面积小,多数低于1 000hm~2,破碎化程度高,但它们提高了该地区树种多样性;各龄组景观结构不尽合理,成、过熟林景观面积占比极低,分别为3.19%和0.22%。塞罕坝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有利于维持和稳定森林生态环境,但优势树种和龄组景观格局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涡阳县位于淮北平原西北部,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林业区划上属于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森林构成以农田林网、林带和片林为主体,以农田防护林为重点,兼有商品用材林、经济林等,是平原林业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分析涡阳县森林资源现状和林业建设实践入手,对平原区生态型林业建设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森林经营区划布局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森林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角度对湖南省森林经营进行了区划布局,将全省划分为湘中丘陵低山水土保持与木本粮油林经营亚区;环洞庭湖平原丘陵水土保持与农田林网防护林经营亚区;武陵—雪峰山地水土保持与大径材林经营亚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罗霄-幕阜山地水土保持与用材林经营亚区等5个森林经营亚区。根据各亚区不同的区位、类型和经营状况,提出符合各亚区实际情况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辽宁省森林资源林地变更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模型法和平均生物量法,结合不同树种含碳率,对辽宁省主要树种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并分析不同林种的碳储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林的碳储量为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其中防护林占比达66.7%;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阔叶林<针叶林。人工林碳储量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薪炭林>经济林,其中用材林占比达58.3%;其次是防护林(38.2%);碳储量针叶林>阔叶林,碳密度是针叶林>阔叶林。全部森林资源碳储量中,防护林与用材林占全部林种的95.1%,用材林的碳密度比较大,而经济林的碳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区划,将东北林木真菌病害划为七个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病害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病害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林用材林病害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小兴安岭用材林病害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及长白山用材林水源林病害区。并对每一区的自然概况、病害种类和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地理分布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林木真菌病害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区划,将东北林木真菌病害的为七个区,即大兴安岭北部用材林病害区,呼伦贝尔草原护牧林病害区,大兴安岭南部防护林用材林病害区,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小兴安岭用材林病害区,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病害区及长白山用材林水源林病害区。并对每一区的自然概况,病害种类和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塞罕坝人工用材林大径材培育是通过适当降低林分的保留密度,加速人工用材林生长,培育大径材,取得一定的经营技术和成功经验,促进本场及全省用材林大径材培育的发展,为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章帆  李向东 《中国林业》1999,(11):34-35
实行分类经营面临的问题1.人们对森林分类经营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群众基础薄弱。过去的森林分类,只是粗略地进行森林划分,名义上有分类,实际上并不按分类去经营。如江西某地防护林面积偏少,仅占林分面积的3.7%,低于全国15%的水平。同时,由于人们对分类经营的认识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划分的防护林也按用材林去经营,防护林并未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2.森林资源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限额采伐制度执行不力,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造林毁林、少批多砍、砍伐天然阔叶林等现象时有…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林场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科学经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合理转换经营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有序利用林木资源,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绿化苗木、林副产品等产业,实现塞罕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贡献力量。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1.
We classified forest resources into four modes: high timber output and high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high timber output and low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low timber output and low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and low timber output and high ecological reserve (Mode t-E). Ecological reserve is stand volume per unit area of natural forests and total area of natural forests; timber output is defined as total area of timber forests and unit area of timber production. We used th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to examine forest development in China between 1950 and 2013. Data were acquired mainly from forest inventory statistics published by China’s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tween the 1970s and 2013. I Information from the 1950s was acquired from relevant literature.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transitioned from Mode t-E to Mode T-e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the early 1950s and late 1970s, resulting in the destruction of both ecological vigor and timber resources. During the following 20 years, strategies were implemente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reserve and increase timber supply,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the rate of forest degrad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have reached Mode T-E as a result of improvements in both the ecological reserve and the timber supply. Currently, the total area of timber forests is relatively low, representing the limiting factor for improvement in overall forest functionality. Nevertheless, along with increased efforts to protect natural forests and develop fast-growing forest plantations, it is hopeful that China’s forest resources will achieve a sustainable state. The four-mode TOER (timber output, ecological reserve) method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simple but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ing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data used for this type of evaluation are typically easy to obtain and reliable. This methodology has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to forest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目前尚存在资源本底不清,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区域存在空缺,自然资源产权复杂,总体规划滞后,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文中从政策、管理、资金、人才与技术、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发展措施,助推云南省统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海南生态立省背景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芬 《热带林业》2006,34(1):17-20
应用生态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海南生态省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表明以海南岛热带林既是海南生态立省的基本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屏障;林业可持续经营应贯彻保护、恢复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海南岛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林体系。中南部山区重点保护和恢复热带天然林,发展森林旅游业和非木产业;海岸平原建立海岸和农田防护林体系,保护和恢复红树林;丘陵台地大力发展商品林、果木和其他混林农业。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区域资源现状以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布局,将上思县林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即北部四方岭用材林功能区、中部台地工业原料林功能区、东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南部丘陵防护林用材林功能区、南部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功能区。阐述各功能分区范围和林地资源现状,并参照国家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要求,分别不同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与科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状况,提出从保护入手,通过规划先行、加强宣传、封育结合、减少采伐、强化消防、防控病虫等举措夯实公园基础;以发展的眼光,采取科技支撑、建立基地、挖掘资源、山水一体等手段建设森林公园。总结出树立生态系统保护理念、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推进公园文化建设与崇尚生态文明的森林公园保护与科学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介绍葡萄牙森林资源、林业政策法规、林业机构和管理体制、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产品贸易、林业科研教育现状, 分析其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林业发展的3点建议:1)在完善分类经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划分出适当区域和适当比例的森林作为多功能森林, 并且按照相应的经营管理体系对公益林、商品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管理; 2)为了降低林产品对外依存度, 维护木材安全, 大力发展用材林特别是珍贵用材林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3)大力培育林农合作组织, 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形势和内部转型升级的要求,应坚持以森林旅游为先导,树立“千岛湖”品牌,挖掘森林游憩资源,创新旅游发展体系,进行规划修编,探讨了完善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发展布局、改善森林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休闲旅游、开展科普教育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木材储备基地及其多功能森林经营建设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被列入我国“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以应对我国木材自产不足、外供不济的安全保障问题,但面临速生丰产林用地有限、社会对森林综合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低下等因素制约。文中在分析木材储备的特征及其森林经营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林分状态存在的活立木储备是低成本、环境友好型、有战略意义的木材储备,而且木材储备基地是一种以物质生产功能为主导的多功能用材林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通过建设有生命活力和结构稳定的用材林生态系统来实现有经济效益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多功能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 115 个地级市与 25 个省直管 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 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 5 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 (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 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 6 个区.  相似文献   

20.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兼顾保护和发展的新型保护地模式,其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在剖析国外相关概念及国家公园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述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进程及发展现状;基于国内外相关管理经验,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应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并指出在五大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