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临夏县大夏河水系支流的源头地带,用柳树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品种和不同密度营造水源涵养林试验.结果表明:植苗造林的成活和生长都明显好于压条造林;苏柳系的J172柳平均生长量最高,生长第3年平均树高达到3.67 m,明显高于对照,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采用3.0 m×3.0 m和2.0 m×2.0 m密度栽植的比较理想,采用1.5 m×2.0 m密度栽植的生长到3年后应适当进行间伐.  相似文献   

2.
在凤城宝山林场45年生日本落叶松冠下,研究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以冠下4m×5m和带状5m×5m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影响最大。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利于幼树的生长,防止由于过密而产生的偏冠现象,3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较对照1.5m×1.5m提高21.8%~58.4.8%。  相似文献   

3.
对叠叠沟小流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30株样木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1.11 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74 m);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生长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它们的生长曲线相关关系密切。(3)华北落叶松胸径年内生长表现出前快后慢的规律,5月份生长积累值最大,为0.608厘米;树高生长表现出慢-快-慢的规律,6月生长积累值最大,达到36厘米。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华北落叶松近熟林生长量对密度控制的响应,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38a生的华北落叶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的试验,分析其树高、胸径及材积的生长量、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对密度控制的响应,结果表明:间伐后的胸径、材积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均大于对照;且以林分密度达到225株/hm2时,6a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最高,分别达到了3.89cm和0.154 60m3,连年生长量均高于同期其他间伐区的生长量;高度与密度关联性不强,但是密度达到300株/hm2时,显著促进了高生长。因此,对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来说,华北落叶松纯林在达到近熟龄时生长量依然对密度控制有一定的反应,且密度为225~300株/hm2时最适宜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规律,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了33块标准地,研究华北落叶松幼龄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特点以及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在5年生树高生长开始加速,胸径生长在11年生前处于快速增加阶段,材积生长量在9年生开始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降低。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其每公顷材积年均生长量不同;在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年均生长量随地位级的提高而增加;而针对某一地位级,随密度增加,材积增长速度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6.
华北落叶松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胸径和树高均在6~10 a出现速生,10a以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2、华北落叶松当高径比为0.6~1.2时,林木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华北落叶松20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原产区高出37.3%。4、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最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为2 700 m以下。初步认为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引种是成功的,可作为该林区中低海拔速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进落叶松杂种苗进行栽培试验,调查树高、胸径及年生长量等,分析树高和胸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胸径连年生长量从栽植第8年开始增长显著,树高连年生长量在栽植第9年开始增长显著;初选出宜于山西省中高山地区栽培的落叶松家系3个,分别为日永8、日永85×长13和日永7×华马7。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太岳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为华北落叶松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笔者对太岳林局七里峪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解析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建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适合胸径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Korf方程,适合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为Richards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大于0.99.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9 a达到最大值0.95 cm,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7 a.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9年达到了最大值,9 a~12 a连年高生长量相同,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在第16 a.材积在9 a~15 a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15 a~21 a时连年生长量逐渐减缓;此后,在21 a~27 a时,连年生长量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直到第27 a,华北落叶松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七里峪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9.
《林业科技》2021,46(4)
以3~6年生俄罗斯花楸幼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幼林的生长性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俄罗斯花楸幼林树高和冠幅指标年平均生长量较为稳定,平均值为0.55 m和17.4 cm。造林6年林分平均树高为2.65 m,年平均生长量为0.55 m,平均胸径为2.70 cm,年平均生长量为0.62 cm。6年生俄罗斯花楸幼林的生长性状在样地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俄罗斯花楸幼林早期生长稳定性较好。从俄罗斯花楸连年生长量来看,树高、胸径和冠幅指标随着栽植时间均逐渐增加,但树高和胸径增加的幅度没有冠幅增加的幅度大,冠幅指标到第6年已达到117.3 cm。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在嘉鱼县平原湖区进行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不同地类不同林分造林栽培试验,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定株连续测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类型的林分,其生长量都达到或超过了湖北省颁布的意杨速生丰产的标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晓文 《森林工程》2004,20(2):31-31,10
简单介绍了发动机5种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并给出了每种工况对应的混合气浓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对其不同林龄、不同林分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0 a生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为1 425株·hm~(-2),20 a生为1 175株·hm~(-2),30 a生为1 175株·hm~(-2),40 a生为750株·hm~(-2),50 a生为650株·hm~(-2),60 a生为450株·hm~(-2),随林龄增加树高最大年生长量的最适密度呈下降态势。10~60 a生6个不同龄级、同龄级不同密度的树高年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种造林,对J172柳等5个柳树良种进行了不同区域抗寒、抗风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J172柳、J194柳抗寒、抗风力强;J369柳和青冈柳次之;准葛尔柳根据其生长特性,在高寒阴湿地区抗性明显好于其它品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林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设置在贵州龙里、台江以及广西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不同施肥、不同密度、不同抚育措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试验样地内针叶样品的N、P、K、Ca、Mg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广西施肥5年后,不同处理间针叶N、Mg两元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外,其余措施对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施肥具有调节马尾松针叶养分含量的作用;而不同造林密度林地内马尾松个体吸收养分的能力相同,则高密度易造成地力的快速衰退,对长期高密度造林的林地,应加以施肥,以维护土壤的持续利用;抚育措施并不影响林木养分的吸收;整地也未对马尾松吸收养分有多大影响;不同种源吸收养分的特点差异不大,因而优良种源加速林地地力的衰退。  相似文献   

16.
为给油茶无性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以油茶新品种‘秋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月份(4月、6月)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8年生嫁接大树、3年生组培苗、3年生家系苗、3年生扦插苗)提取液的酸度与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以白菜种子为试材,就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对其发芽的生物效应进行了鉴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的酸度和酚类物质含量均不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白菜种子在不同月份采集的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原液中的发芽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白菜种子在嫁接大树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低,而在家系苗穗条提取液中的发芽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穗条提取液中均存在生根抑制物质,且均存在酸类和酚类物质;嫁接大树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高,而家系苗穗条中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道路中线中曲线组成形式.通过数学推证。给出了匝道坐标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证明此种计算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品种的四倍体刺槐进行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品种不同刈割期株高、分蘖数、茎叶比及生物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能适应白银地区的环境条件,且生长良好;四倍体刺槐饲料林在6月25日生长量达到最大;四倍体刺槐营养价值高,茎叶比大,鲜嫩多汁,对家畜育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收集了浙江丽水6个县(市、区)的马齿苋种源,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了马齿苋多糖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然后采用硫酸-苯酚法在490 nm处测定不同地区马齿苋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丽水6个县市区的马齿苋多糖含量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版本是教学、演奏作品的第一个基础步骤。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已经把版本问题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对作曲家、作品和风格的研究中,有一个权威的好的版本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