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机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进步,逐渐产生了车铣复合加工技术。车铣复合加工的理念是"一次装夹,全部完工",且适应现代制造业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先进数控加工技术,车铣复合加工为复杂零件、高精密零件和难加工零件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的用单一加工方法分工序加工,满足人们对加工速度、效率和精度的要求。在一次装夹定位情况下,加工模式无需人工干预,机床可以进行车、铣、钻、镗和车铣等加工任务。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高效率与高精度,日益受到重视。解决了传统加工中心难以解决的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2.
数控机床包括数控车、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立式加工中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制造装备,是一种带有自动换刀装置和刀库的高度自动化数控机床,能通过一次装夹集中完成多道加工工序。出于传统农机行业技术升级对成本控制的考虑,本文仅通过2台立式加工中心,以农用多缸柴油机缸体为例,介绍了缸体上、下平面关键工序的数控加工工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概括分析了薄壁整体结构件切削加工的特点和难点,以高速铣削铝合金三连波导试件为例,通过采用适当的装夹方法,合理安排工序,优化铣削方式和走刀路线,合理选用刀具,优化切削用量,合理冷却润滑,在控制变形使加工质量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省略了中间热处理工序,加工时间低于普通铣削时间的三分之一实践经验和试验数据表明,高速铣削薄壁整体结构件应采用高切削速度、大进给速度及小轴向切深,可供推广应用高速铣削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晓华 《南方农机》2023,(18):30-33+63
【目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中,轮盘零件常用于辅助机构实现行走功能。笔者以亚克力为材质,设计了一种轻量化行走结构,每个结构均由两个相同轮盘零件通过反向螺纹联接为一组,在作业机械设备前、后各装两组形成设备行走系统。【方法】从机床选用、装夹设计、刀具使用、毛坯确定等方面对轮盘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编制了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卡,研究了基于NX平台的零件数控加工编程策略应用,围绕该零件轴向阶梯孔、通孔、环形槽、径向沉孔以及螺纹等特征,综合采用了平面铣、定心钻、固定轮廓铣、可变轮廓铣、螺纹铣等加工策略进行编程,对不同特征所涉及不同策略使用的切削参数(切削模式、边界、深度范围、切削层、余量等)、非切削参数(进刀、退刀等)、加工部位、刀轴、刀具及驱动要素等作了优化设置,最后通过在德马吉DMU50五轴加工中心开展实物加工以进一步验证该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正确性。【结果】经过检测,零件的各项精度均满足要求,整体结果良好。【结论】通过针对性实践,不仅提升了数控技术综合能力水平,也深化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同时为亚克力材质零件的数控加工提供了借鉴依据,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数控技术向高速、高精度、高柔性加工方向发展己成为必然趋势。而UG(Unigraphics NX简称)软件具有产品设计及加工过程提供了数字化造型和验证的功能,也为数控编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笔者以学生实训项目中基于UG带槽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为例,论述了型腔铣及固定铣的切削模式的选择,切削层设置,刀轨参数设置,切削参数设置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石峰 《农业工程》2022,12(6):104-108
柴油机缸体是柴油机中精度要求高、加工工序多的关键部件之一,常规加工中关键工序采用加工中心等高精设备加工,精度要求一般、数量众多、非常规角度等影响加工中心节拍的工序,大多采用专用组合机床加工的形式加工。针对柴油机缸体常规加工工序中遗留部位的集成加工问题,设计了一套异型结构共线复合加工形式,实现4、6缸柴油机7种型号缸体的钻孔、攻丝、镗车端面等加工,并配有4、6缸缸体共线加工专用的自动夹具和自动移位输送机构。生产实践证明,该加工形式精简了工艺流程,减少自动加工线的设备数量,刀辅具设计经济合理,自动化夹具操作便捷,加工精度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中心是高速切削技术应用的最好平台,其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可以明显提升模具的生产效率、模具零件的制造精度及模具使用寿命,成为模具制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在,一些中小型农机企业中,由于受加工设备的限制,一些盘类件,特别是回转半径较大的盘类件的车加工工序,一般均采用镗加工来代替,或将工件外委加工。这不但增加了加工工序,效率也大大地降低了,而且增加了加工成本。我厂对于回转半径较大的盘类零件的车加工,采用了用卧铣代替车床进行车加工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车铣复合加工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机床技术以及现代加工工艺技术的先进加工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一次装夹,全部完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加工速度、效率以及精度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立式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以满足数控机床加工领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立式车铣复合机床能够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几乎所有加工工序,加工效率高,质量好。然而该机床结构复杂,复杂零件尤其是五轴零件的NC程序获取及正确性检验制约了该类机床的高效应用。本文基于VERICUT仿真平台,构建机床虚拟仿真加工系统,并以一叶轮零件为对象,进行虚拟仿真加工,预判加工中存在的干涉、碰撞等危险情况,完成NC的正确性检验,提高机床的使用效率,同时有效保障机床使用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硬切削加工     
“Hard-portturning”这个词通常简称“Hardturning”,指的是直接对浮硬钢进行切谢加工做为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而不象当前生产中常见的以磨削加工为最终工序.硬加工的加工范围为HRC54~63的摔硬钢,加工杨度可达7-65μ~12.7μ的数量级.刀具采用复合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或陶瓷刀片.硬切削只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刀片,在普通车床或加工中心上就可以进行.用硬切削加工方法明显提高生产率的一个事例是丝杠的加工.丝杠的加工工艺一般为租车削软棒料、热处理淬火、精加工磨削成形.繁个工艺过程大约需170个工时.采用硬切削工2、刀具选…  相似文献   

12.
由于车铣复合零件已经在企业中广泛生产,江苏省数控技能大赛已经将车和铣整合到一个比赛项目中,今后培养掌握车铣复合机床加工的技能型人才是教学的必然方向.为此,开发产教融合下的数控车铣复合加工的教学模块,以培养学生车铣复合加工的综合技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应用,其中着重讨论了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并分析了目前高速切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高速切削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艳艳  秦永康 《南方农机》2019,(5):75-75,77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是当前切削加工中使用最为广泛和频繁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随着切削加工和我国工业的不断繁荣与发展,高速切削加工技术无论是进步空间,还是发展前景都十分广阔。本文分别对机床支撑部件、工具系统等5种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并就其发展方向作出了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铣削是机械加工中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加工效率仅次于车加工。其设备一般有卧式和立式铣床,铣削大型零件时通常用龙门铣床。铣削加工时,采用逆铣还是顺铣非常重要,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简单分析了在铣削加工中顺铣和逆铣的特点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6.
尺寸加工精度是数控车削加工时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实例,深入分析对比了两种磨耗设置方法对尺寸加工精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了相比于单磨耗设置与一次精车,双磨耗设置与二次精车相结合的数控车削加工方式,能使整个切削过程工况相近,切削性能稳定。它可以有效地确保工件的尺寸加工精度,提升产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通用的刀具轨迹后处理程序无法生成混联机床数控指令的问题,以混联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为模型,研究了适合混联机床结构特点的后置处理方法.利用UG/CAM软件生成被加工零件的刀位文件,再将输入控制系统的刀位文件进行后置处理,包括二次插补策略、位姿逆解、刀具半径补偿和干涉检查,最终转化为驱动轴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混联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位姿的控制.曲面加工仿真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拔叉大批量生产要求,保证拔叉铣面钻孔精度要求,提高拔叉生产效率,研制了拔叉铣面钻孔加工中心夹具.介绍了拔叉铣面钻孔工艺要求.介绍了拔叉铣面钻孔加工中心夹具工作原理,着重说明了拔叉铣面钻孔加工中心夹具关键部件的结构及其特点.拔叉铣面钻孔加工中心夹具的成功研制,提高了拔叉铣面钻孔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模具是农用机械中重要的工艺装备。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高速切削技术已成为模具制造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此,通过对高速切削和传统模具加工工艺的比较,分析了高速切削在模具加工中的优势和具体的应用,指出了高速切削在模具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切削在我国模具制造业中的发展策略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切削刀具在先进生产加工中得到不断普及。相比于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高速切削加工具有很多优点,其切削效率高,能够切削不同的材料。本文主要就高速切削的优点、高速切削加工应用现状、刀具材料的选用以及刀具结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