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农业     
《新农村》1997,(2)
俄罗斯农业的改革措施1.调整土地关系长期以来,俄罗斯农民有种植宅旁园地的习惯,一部分城市居民也占有小块土地种植蔬菜和水果。近年来,俄罗斯政府制定了更为宽松的政策,为城乡居民无偿提供土地,使更多的人有获得土地的机会。2.改组集体农庄俄罗斯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25000多个,为社会提供90%以上的粮食和70%的畜产品。近30年来,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已建立了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一旦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将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所以改革只能是渐进的,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农民选择了各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2.
苏联很多企业和机关为改善职工伙食,减少干部流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正积极发展农副业生产。 途径是自行寻找副业生产门路,企业和机关可开办附属的“农业车间”,也可以在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里建畜牧场。为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与农场双方  相似文献   

3.
赴苏水稻考察团一行4人于1989年5月25日至6月8日对苏联的水稻进行了历时两周的考察。考察的内容以水稻科研、生产和教学为主,同时要同苏方商谈有关水稻科技合作计划问题。根据全苏列宁农科院的安排,考察了克拉斯诺达尔全苏水稻研究所、库班稻区的奥尔登斯基国营农场和苏维埃·俄罗斯集体农庄、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以及列宁格勒全苏列宁农科院植物栽培研究所等。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农业现状与改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许国雄自1991年起,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加速农业改革,并且把改革重点放在实施以土地私有化为基础的土地改革,改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全面建立家庭农场。但由于缺乏有力的配套措施和必要的宏观经济环境,农业改革遇到种种...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居民副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康云 《世界农业》2000,(12):12-13
俄罗斯的居民副业经济,是指公民在从国家分得的土地上,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可追溯到前苏联农业集体化年代,当时称之为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副业经济,是国营农场职工和集体农庄庄员在政府为其保留的小块宅旁园地 (自留地 )上,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小规模种植、养殖及食品加工活动,是相对于主业生产的一种副业活动。 1977年苏联宪法将其定名为“公民的个人副业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补充和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居民无偿分得了一些土地,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该经济得到…  相似文献   

6.
开拓潜力巨大的俄罗斯农产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燕腾 《世界农业》2003,(1):35-36,39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已连续3年稳步上升,从而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同时,俄罗斯也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下调关税是必然趋势。中国农产品在当前遭遇美、欧、日等国的“技术壁垒”造成出口下降时,关注并开发潜力巨大的俄罗斯消费市场,无疑是重要而迫切的问题。一、俄罗斯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特点1.农业投入不足,生产萎缩从历史上看,由于前苏联农、轻、重投入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俄罗斯农业基础薄弱。1991年俄罗斯对传统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了私有化改组,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就更少,使大量的国营农场、集体农庄的管理人员及科…  相似文献   

7.
苏共中央委员会的农业机关报《农村生活报》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八日在头版发表了党和政府的法令:《关于增加集体农庄庄员、国营农场成员、工人、职工和其他公民自留地生产的法令》。个体耕作臭了五十多年之后,今天它又香  相似文献   

8.
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在推翻旧政权以后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原属于地主、贵族、教堂、寺院和农业资本家的土地。在此基础上一部分土地用于建立国营农场,其余土地无偿地分给了少地和无地农民。30年代初苏联实现了农业集体化,除极个别偏僻地区外,绝大多数农民都参加了集体农庄。东欧各国(南斯拉夫和波兰除外)也分别于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先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大部分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成员大都经营有家庭副业。而南斯拉夫和波兰则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在农业生产中个体农户仍处于主要地位。近20多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跨单位合作企业和农工联合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建国以后采用什么样的农业体制是一件关系国家繁荣富强的大事,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可靠的组织保证。建国初期,苏联已经实现农业合作化,第一梯队是以国营农场为主体的农业托拉斯体系,第二梯队是集体农庄,个体农户已不复存在。党中央根据苏联农业合作化的经验,积极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大批国营农场,像苏联老大哥一样把国营农场当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高组织形式,我国农垦事业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脱颖而出,并被国家赋予示范带动我国农业的历史使命,目的是通过国营农场示范带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化肥的施用 在全苏肥料和农业土壤研究所主持下,长期以来全苏各有关单位坚持进行大田肥料试验,形成了庞大的试验网,现有300多个科研所、试验站和农业院校参加,每年直接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的大田肥料试验的4000户。通过大量试验,明确了有效施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及其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许国雄众所周知,80年代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他农业企业中广泛推行承包、租赁和内部经济核算等改革措施,但未触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当时农民不是土地的主人,也不是...  相似文献   

12.
集体、家庭、个人等不同的租赁形式,在现阶段的农工生产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承租方可以是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它农业企业的生产队、畜牧场、农业企业内部的合作社、作业组及独立的家庭、农庄庄员和农场职工,也可以是非农庄庄员和农场职工个人和集体。  相似文献   

13.
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米鲁生司克区的莫罗托夫集体农庄,虽然在严寒的条件下,仍然栽培高额丰产的苹果。集体农庄果园面积共61公顷,每个庄员住宅旁也都有果园。  相似文献   

14.
大白猪在乌克兰,和在苏联其它共和国一样,是数量最多的品种,其头数占纯种猪总数的84.6%。目前,在乌克兰有18个育种场,13个育种国营农场和363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良种场,进行大白猪的繁育和改良工作。品种血统结构,在目前由17个主要品系(75%)和爱沙尼亚、瑞典和英国选育的品系(25%)所组成,由分类学家H·H·3авoдoвckoro首先建立的主要血统品族(Boлшeбнu-цы等)构成了母猪的基本成分。  相似文献   

15.
米丘林生物科学是联系生产实践的科学。米丘林学说的活力,在於他是坚决地为人民服务,与广大生产实践者结合在一起。他告诉共青团组织:“老园艺家的实际经验,常常是极可宝贵的,决不應忽视。”(米丘林选集496页)他又说:“每个农业劳动者都是实践家。”因此,在苏联成千成万的科学家到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的生产实践中去;集体农庄的庄员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成千成万地成了农学家。从1954-55年,我们在河南临颍、许昌等地区进行麦田管理调查总结工作中,就深刻地体会到米丘林生物科学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指导意义,也意识到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对农作物耕作栽培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肉用家畜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应有的地位,必须有充足的具有较高生产力的肉用品种家畜。因此,应大量利用低产奶牛同肉用品种公牛杂交。在最近15——20年内肉用家畜应分成两种—良种牲畜和商品牲畜。良种养畜业联系着全国良种场、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良种牧场里所有纯种肉用家畜的基本遗传基因。在这些部门里只有从事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一月十一日,是苏联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威廉士的忌辰。他逝世已经十三年了,他遗留下来的"特来沃颇利耕作体系",正在苏联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广大土地上实行着,苏联人民在年年丰收的田野上,充满着无限感激的心情来回忆他;我们也在学习他的卓越学说,并且,为将来我国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准备科学条件,以保证我国农业的繁荣,和劳动生产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不少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建筑了很多青贮塔、青贮壕、青贮坑供饲料青贮之用。青贮料除了堆放在大型建筑物中以外,在浅窖和地上壕中青贮,也能得到很大的经济效果。地上青贮法在建筑物的建造方面用费不大。从浅窖和地上壕中掘取青贮料较地下窖掘取容易。地上青贮法的优点在于青贮料的堆放可直接在绿色体收获的地方进行。这个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改革十几年来,农业体制改革给俄罗斯的农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俄罗斯的农业结构变化,即国营农场、集体农庄和小农经济在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可以说2002年以前俄罗斯农业出现了巨大的倒退,农业结构的突变带来了很多不适应,私有化虽然已经实施多年,直到2002年农业才开始有起色,但要达到前苏联时期的农业水平,俄罗斯还要走很长的路。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农业的实践充分说明,公共生产是集体农庄农民和国营农场工人基本的生产活动。这种公共生产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食品需要。但是,现阶段的公共生产还不可能在食品的数量和品种上完全保证劳动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个体副业就有存在的必要。这种个体副业按其社会经挤性质来说,是社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真目的不仅是为农民个人,也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