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古论今树头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振声 《云南林业》2002,23(2):20-20
《云南林业》2001年第5期“知识窗”栏,刊出过一篇介绍木本蔬菜“树头菜”的短文。笔者读后认为,这比起某些报刊捕风捉影地宣传所谓“白菜树”之类的“奇树”来,要科学求实得多了。民间称为“树头菜”的树种较多,该文所说的“树头菜”系别名,是隶属于五加科的木(Aralia chinensis Linn),系高2~8m的落叶灌木或乔木,茎干有皮刺,羽状复叶有点像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故有刺椿、刺老苞等别名,其顶生嫩枝叶可作蔬菜食用,在秦岭至河北以南的多数省份均有分布。五加科还有些树木的嫩叶也可作蔬菜用。例如,滇中、滇…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五加科植物。它作为药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认为有“益气疗痺”之功效。《名医别录》指出刺五加有“坚筋骨,强意志,久服有轻身耐劳”等功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指出刺五加亦有“五加治风湿瘘,壮筋骨,其功良深……”,“进饮食,健气力、不忘事”及“久服轻身耐老”等记载。古代有“宁得五加一把,不用金玉满车”,可以看出古人对刺五加药用价值评价很高。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Harms)又称红毛五加、南五加、香五加、刺拐棒。落叶灌木 ,高1~2m。小枝密生细刺。掌状复叶 ,小叶3~5片 ,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 ,长6~12cm。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簇生 ,果近球形 ,直径6~8cm ,具5棱。花期6~7月 ,果期8~10月。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陕西、山西、四川等地。前苏联、朝鲜和日本等国亦有分布和种植。1适生环境刺五加常生于山地林内、灌丛中、沟边、路旁。喜温暖气候 ,但能耐寒 ,宜种植在湿润、含有腐殖质的山地和平原。可利…  相似文献   

4.
<正>鹅掌柴又名小叶手树,鸭脚木,为五加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鹅掌柴属,因其数片小叶密生枝顶,如同翻转的鹅掌而得名。鹅掌柴原产热带地区,四季常绿,枝条紧密,掌状复叶,有长柄,小叶5~9片,革质,具光泽。花朵较小,白色,不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药名为五加参。落叶灌木,多分枝;高1~3m;1、2年生枝窑生下向的外状刺,少有仅节上有利或几无刺,老技或花序附近的枝生刺较少或近无刺;叶为掌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故或同株上也有4或3枚小叶;小叶椭圆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果近球形,紫黑色,径6~gmm,花期6—7月,果熟期吕~9月。1分布我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及张广才岭等山区;吉林、辽宁、华北各省。朝鲜、前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分布。2经济价住根皮供药用,具有人参(Panaxginseng)同样的强壮作用,而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改善冠心病引起…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溪地区刺五加和短梗五加不同部位的紫丁香苷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刺五加与短梗五加不同部位的醇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刺五加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短梗五加嫩茎和老茎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根部的紫丁香苷含量与刺五加根部含量相近。  相似文献   

7.
常春藤又称洋常春藤、长春藤,为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攀缘生长,常春藤是典型的阴生藤本植物,全是木质茎,茎长可达3~5m,多分枝,茎上有气生根。细嫩枝条被柔毛,呈锈色鳞片状,叶互生,革质,油绿光滑。叶有两型:营养枝之叶,呈三角形状、卵形或戟形,常三浅裂或全缘,长5~8cm、宽2~3cm;花果枝之叶,椭圆状卵形,全缘,叶柄细长。花为伞形花序,  相似文献   

8.
我们将6种五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薄层层析定性及异秦皮定、丁香甙、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比较。比较结果,总黄酮是6种植物共有成分;异秦皮定是刺五加特有成分;无梗五加不含异秦皮定和丁香甙。  相似文献   

9.
鸭脚木也叫鹅掌柴或小叶手树,为五加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分枝多,枝条紧密.掌状复叶,小叶5片~8片,有光泽.圆锥花序顶生,被星状短毛,花白色,有芳香.浆果球形,果期12月至翌年1月.鸭脚木株形丰满优美,适应能力强,较耐阴、耐寒,是优良的盆栽观叶植物.  相似文献   

10.
林下药用植物刺五加和无梗五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刺五加和无梗五加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刺五加与无梗五加在形态特征和分布上大体相同,但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却有所不同。未来对刺五加进行研究、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对无梗五加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 刺五加的经济价值刺五加 [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 )Harms]又名五加参、老虎镣子等 ,为五加科五加属木本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 ,日本等地。刺五加是名贵中药材 ,国内外享有盛誉。其根皮、茎皮、叶、花、果实均可入药 ,具有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嫩茎叶的采集贮存加工与食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rns为五加科植物。分布于河北、山西和东北,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也有。其味辛、性温、无毒。具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滋阴壮阳、扶正固本之功效。时珍曰:春月于旧枝上抽条,山人采为蔬菇。昔孟绰子、董士固相与言云:宁得五加一把,不用金玉满车。刺五加嫩茎叶亦有药效,食用价值很高,其特有的香气和苦味是其风味所在,备受人们的青睐,被视为强壮食品。1 采集和贮存 刺五加生于林下、林绿或采伐迹地,枝条上生有皮刺,掌状复叶,互生,叶5枚,亦有少者。春至春初可采其嫩茎叶,将其茎叶理顺,捆扎成3~5厘米直径的小把,装筐。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透风,勿要压实,更不能用不透气的袋子装运,以防止急剧呼吸升温,茎叶变黄营养损耗。运回之后可先用清水浸洗1  相似文献   

13.
有待开发利用的五加科树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分布在辽宁省的五加科木本植物共5属6种。其中除刺楸为落叶乔木外,其余如刺参、短梗五加、刺五加、辽东楤木、长白楤木等皆为灌木。虽然它们多数木不成材,可是它们在经济上却有多方面的用途,特别在医药上更有其特殊意义。如刺参、短梗五加,刺五加、辽东楤木为珍贵的药用植物,其根入药有类似人参扶正固本的疗效。东北产五加皮,用以入药历史久远,古人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足见其医药价值之高。五加科树种另一特点,是综合利用价值高。例如,辽东橡木,俗称刺龙牙,其嫩芽是著名山菜,被日本人视为“天下第一”山珍。其种子可  相似文献   

14.
<正>刺五加别名刺拐榛、五加皮、刺老鸦子,落叶灌木,通常高1米~2米,最高达5米。树皮浅灰色,纵裂,密生细刺。果实近球形,成熟时为黑色,顶端有5棱、宿存花柱。花期7月~8月,果  相似文献   

15.
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野生植物,主要用于医药,也可作为庭院绿化美化植物,市场潜力大,经济收益明显,栽培刺五加是山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繁殖技术及栽培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又名刺别棒,属于五加科,刺五加属,是辽东林区常见的落叶灌木,高可达5m,树皮浅灰色,小枝浅灰色至淡红褐色,密生叶刺,掌状复叶,小叶35枚,小叶为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花黄带紫色,浆果状核果倒卵状球形,黑色,具5棱,花柱宿存。刺五加种子油作为肥皂的原料,根皮及茎皮均可入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湿、四肢不遂、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疗效。近年来,由于它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剥取根皮入药,使得天然刺五加资源越来越少。目前,刺五加现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实现刺五加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本溪县连山关镇和清河城镇的刺五加和短梗五加中紫丁香苷的含量.Kro-masil C18色谱柱 ;HITACHI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该方法科学、高效、简便,可作为刺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刺五加、短梗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与野生抚育有机结合的研究技术。分析了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依据,并就刺五加规范化仿生栽培研究内容进行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Acanthopan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又名五加参、刺拐棒、老虎镣子、刺花棒等,是我省珍贵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小兴安岭、完达山及张广才岭等林区、吉林、辽宁、华北各省,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刺五加历来为我国医药珍品,根  相似文献   

20.
促进无梗五加不定芽生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年生无梗五加进行割头、施肥和修剪试验,结果显示:无梗五加根部能萌发大量的嫩芽,可以解决传统从顶枝采摘嫩芽,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菜、果均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