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营养物质是维持动物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所需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免疫系统功能、使免疫活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决定因素,缺乏或摄入量过高时都会降低水生动物的免疫活性.本文阐述了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因素对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免疫多糖、中草药、抗菌肽、核苷酸、转铁蛋白等免疫促进剂对水生动物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为水生动物的营养与免疫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铜对水生动物生理及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铜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蓄积、分布及影响因素,过量铜对组织的损伤作用,铜对抗氧化酶、代谢酶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以及铜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金属硫蛋白合成诱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抗兔球虫病药物添加剂-“兔健宝”对人工感染球虫病家兔的血液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减轻家兔感染球虫后的肠道出血,调节家兔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可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的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健康是动物维持生命的基本前提,茶多酚是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并增强机体抵抗力。本文在阐述茶多酚对主要免疫器官发育影响的基础上,综述茶多酚对特异性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及肠道微生态调节作用等多种调控作用的影响,并深入报道了茶多酚对细胞功能代谢的影响以及恢复机制的作用途径,最后也指出了今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选用生长在潮间带的重要水产经济物种菲律宾蛤仔,研究了三丁基氧化锡(TBTO)对其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血细胞和酚氧化酶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TBTO能引起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数量剧烈减少,显著降低其酚氧化酶的合成量、总酶活性和比活性,进而破坏菲律宾蛤仔免疫系统。该项研究为尽早建立海洋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体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水生动物溶菌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过程病害日趋严重,水产养殖对象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溶菌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综述了水生动物包括鱼、虾和贝类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溶菌梅的基因克隆、基因工程表达及其在机体内的表达规律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过程病害日趋严重,水产养殖对象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溶菌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综述了水生动物包括鱼、虾和贝类溶菌酶的生物学功能,溶菌梅的基因克隆、基因工程表达及其在机体内的表达规律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其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于1988年7月引进我国,具有个体大、生长期短,对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低等特点,是世界上优良养殖虾种之一,但其免疫系统地位非常低下,一般认为白对虾不具免疫球蛋白,缺乏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不具有抗体和T淋巴等组成的特异性防御功能,其免疫力主要来自非特异性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水生动物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红溶液分别处理变形虫和车轮虫,观察其死亡过程中细胞器的生理活动。分析中性红溶液对草履虫、绿眼虫、轮虫等常见水生动物生长的影响,对微量中性红对变形虫和车轮虫的特异性致死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0.5 mg/L中性红溶液破坏了车轮虫伸缩泡的生理机能,对车轮虫有特异性致死作用,但对非寄生性原生动物和轮虫等的生长和繁殖均无影响。一定浓度的中性红溶液能导致变形虫的消化、排异等生理机能的紊乱,是致死变形虫的主要因素。[结论]中性红具有靶向性、安全、易氧化分解等优点,是治疗变形虫和车轮虫病的理想药物,适宜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煜  刘玮  丁汉凤  毕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433-434,471
具有广谱高效杀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类物质———抗菌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研究表明,抗菌肽对细菌、部分真菌、原虫、病毒、肿瘤细胞都具有杀伤作用。从目前国内外在抗菌肽研究热点着手,分析阐述了抗菌肽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肽基因工程,及抗菌肽在农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抗菌肽的可能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分类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不同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血淋巴细胞分类和功能的研究整体上比对脊椎动物的研究落后。本研究中系统地归纳和综述了贝类、甲壳类、棘皮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贝类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以染色后细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作为指标,一般分为颗粒细胞(granulocyte)和透明细胞(hyalinocyte),其防御机制主要通过包囊作用、伤口修复、吞噬作用等方面体现;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的分类主要依据血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和胞质中颗粒物质的有无、大小和密度等特征,一般将其分为无颗粒细胞(hyaline cell)、小颗粒细胞(semi-granular cell)和大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共同介导吞噬作用,小颗粒细胞还介导包囊作用,大颗粒细胞主要介导细胞毒作用;棘皮动物的细胞免疫主要由体腔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或颗粒细胞完成。建议未来应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以及结合血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水生无脊椎动物血淋巴细胞进行分类和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在水产动物免疫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恶化,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受困于病害的频繁发生,尤其是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给鱼、虾等水产动物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类和抗生素类药物毒性较大,容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严重污染水环境。中草药具有其安全、低毒、环保等特点,越来越为水产养殖界所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以近年来水产动物免疫研究中中草药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提高水产动物(鱼、虾、蟹等)免疫机能的作用,并在抗病毒、抗菌和抗寄生虫等方面表现出有效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水产养殖动物的成活率。目前的研究趋势是从过去的复方制剂研究更多地向一种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免疫促进作用研究过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强,有助于精准用药和降低成本,拓宽了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预防上的应用前景,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疾病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产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饲料添加剂具有提高水产动物摄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促进生长和发育、调节机体代谢机能或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改善水产品品质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多关于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报道,在传统配合饲料中使用水产饲料添加剂可调控水产动物生长、品质、免疫和抗病抗应激能力,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水产饲料添加剂已成为科研热点和商业焦点。综述了免疫刺激剂、促生长和抗氧化剂、诱食剂、植物提取物等新型水产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制、应用效果和适宜添加剂量,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促进我国水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龚勋  牛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05-2507
维生素C(Vc)是动物生长、代谢及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在饲料中添加Vc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就饲料中添加Vc对水产动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樊银明  马晓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18-4719,4724
[目的]对三聚氰胺在模拟养殖水体中生物体内的转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微宇宙模拟水生态系统,以罗非鱼、田螺为试验动物,采用室内静水养殖,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三聚氰胺进入水体后,能被水生生物迅速吸收。在试验初期水生生物体内的三聚氰胺以原体的形式排出体外,在试验后期一部分三聚氰胺经脱氨基作用逐步水解为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以其原体和同系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结论]该研究可为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水产动物的重要病原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外毒素、胞外酶及粘附因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与表达相关,该菌感染疾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免疫控制和药物控制。为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药物使用和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利用益生菌制剂来控制嗜水气单胞菌的危害将成为水产养殖生态防治的重要方向。该文主要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因子以及危害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水产动物病原菌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为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9株分离自发病水产动物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的4株进行鉴定,比较2种鉴定结果的符合率。[结果]采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9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均取得良好结果,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对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的结果与应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所得结果完全一致,二者符合率为100%。[结论]应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水产动物病原菌进行鉴定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是实验室鉴定水产动物病原菌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134)Cs在水相生态系中以指数回归形式消长;水生动物对~(134)Cs的吸收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吸收较快,后期较慢。蝌蚪(Larva of Rana esculenta L.)对~(134)Cs的吸收速率最快,草鱼(Ctenoparyn-godon idellus)和鳝鱼(Fluta alba)居中,螺蛳(Bellamya purificata)和黄蚬(Corbicula sandaiR.)较慢;水生动物对~(134)Cs的富集系数(K)与时间(t)成简单的直线关系,富集系数的顺序为蝌蚪>螺蛳>黄蚬>草鱼>青蛙>鳝鱼;青蛙主要通过消化系统摄取水体中的~(134)Cs,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各器官中。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筛查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年悦  钱继银  方凯  桂淦  陈晓荣  胡积清  戴靖  孙德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17-10818,10831
[目的]应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实施监控,推动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基地准出制度的实施.[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采集的水产样品中可能残留的违禁药物进行快速筛查.[结果]试验显示,此方法检测限能达到:氯霉素≤0.5 μg/kg、孔雀石绿≤1.0 μg/kg、硝基呋喃代谢物≤1.0μ/kg、氟喹诺酮≤10 μg/kg,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层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大大减少了基层对水产品安全检测的盲区.[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是一种新型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捷、检测成本低等优点,研究可为水产品中的违禁药物残留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