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应用GGR浸泡插穗,对中国沙棘雌株扦插育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GGR对中国沙棘雌株扦插育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主根生长有显著影响。用GGR处理插穗的苗木成活率为82.1%,平均高53.83cm,地径0.46 cm,主根长0.26 cm,均高于未处理的苗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不同基质对黄花倒水莲组培瓶苗初期生长的影响。基质选用梅州市山地无农药、肥料、无污染的黄心土、泥炭土(经过发酵的农林废物)、火烧土(炭化处理的草皮泥)。组培瓶苗移栽在不同基质苗期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并对成活率、根系生长情况、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基质中,泥炭土∶黄心土为2∶8混合基质处理的成活率、地径、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指标最高,分别为78.3%、0.32cm、13.2cm、14.5cm,显著高于火烧土:黄心土2∶8混合基质处理的,分别为67.5%、0.32cm、12.6cm、12.3cm(p<0.05),和纯黄心土基质处理的,分别为75.4%、0.26cm、8.9cm、10.9cm。3种基质培育的一年移栽苗Ⅰ、Ⅱ级苗木比例均高于86%。泥炭土∶黄心土为2∶8的混合基质培育出表现良好的黄花倒水莲组培苗。  相似文献   

3.
在提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的基础上,从生长量、生物量,生长量区间分布,苗木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探究1年生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40.87、0.50 cm,均达到Ⅰ级苗出圃标准;裸根苗平均苗高43.35 cm,达Ⅰ级苗出圃标准,平均地径0.54 cm,仅达到Ⅱ级苗出圃标准。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苗高分别有73.3%、74.2%分布在30~50 cm范围,苗高分布差异较小;轻基质容器苗地径有78.0%分布在0.3~0.6 cm范围,裸根苗仅为62.4%,说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生长更加均匀。轻基质容器苗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裸根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沙床培育,可获得高质量等级和高出圃率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  相似文献   

4.
不同容器类型及施肥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容器类型、基质施复合肥比例和施缓释肥时间的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弥渡县云南松种子园的种子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设计开展苗木培育试验,测定苗木的生长量指标。结果表明,苗龄127d时,不同处理组合(含对照)苗木的平均地径0.80~1.43mm、苗高2.9~8.3cm、冠长1.1~5.7cm、主根长8.1~17.8cm、一级侧根长2.6~7.2cm和一级侧根数9.1~20.3条/株,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复合肥比例(质量比),基质施0.2%的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地径生长;容器类型是影响苗高、冠长、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的主导因子,白色塑料容器极显著地促进苗木的主根和一级侧根伸长(P0.01);一级侧根数则主要受施缓释肥时间的影响。一级侧根发育协调苗高共同生长,根系伸长则与苗高生长存在养分竞争关系。施复合肥0.4%的基质置入无纺布容器中于苗龄35d时再施缓释肥(1g/容器)的处理组合,有益于苗高和冠长生长,此处理组合可应用于相同气候和基质的云南松苗木培育生产实践中。容器选择结合施肥可消除云南松蹲苗现象,促进其苗木生长,缩短云南松壮苗的培育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不同基质对长蕊甜菜苗木生长的影响试验,对1a生长蕊甜菜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冠比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根冠比呈极显著影响,以50%森林土+50%火烧土的基质对苗木的生长最好,在生产实践中可大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千年桐苗圃地布设样方,调查苗木地径、苗高生长状况,并在对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叶重、主茎重、侧根重、主根质量以及全株干质量等指标测定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地径和苗高作为千年桐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以24个样方864株苗木地径D、苗高H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标准差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千年桐苗木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年生千年桐播种苗的l、级分级标准为:Ⅰ级苗,D:≥1.35cm,H≥82.44cm;Ⅱ级苗,1.35cm〉D≥1.05cm;82.44cm〉H≥61.11cm;Ⅲ级苗,1.05cm〉D≥046cm,61.11cm〉H≥30.00cm。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文冠果1 a生移栽苗快速和有效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实现优化苗木、快速建园和高效造林的目的,对移栽苗主干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处理(处理Ⅰ:干高5 cm;处理Ⅱ:干高10 cm;处理Ⅲ:干高15 cm;对照Ⅰ:不短截;对照Ⅱ:干高50 cm),就不同处理对其生长情况(苗高、新梢长、地径、新梢基径)和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程度短截处理后,移栽苗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且二者均随着短截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其中,处理Ⅰ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高,分别为63.06 cm和0.301 cm。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处理Ⅰ移栽苗的苗高超过2个对照。并且,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移栽苗的地径明显高于2个对照。移栽苗的新梢长和新梢基径也随短截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其中,新梢长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对照Ⅱ、对照Ⅰ,新梢基径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对照Ⅱ。随短截程度的增强,移栽苗的成活率也随之升高。处理Ⅰ成活率最高,为91.96%,CKⅠ成活率最低,为80.58%。  相似文献   

8.
采用黄花倒水莲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芽苗不同移栽密度进行了种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长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处理A、处理B的种子出苗率均较高,分别达72.3%和67.0%,处理C的出苗率最低,仅为35.3%;芽苗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0cm、10cm×5cm的苗木生长量较高,平均苗高分别为21.0cm,20.1cm,平均地径分别为0.53cm,0.52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16.2cm,12.1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24.2条/株、19.6条/株;株行距5cm×5cm的苗木生长量最低,平均苗高为13.4cm,平均地径为0.38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9.2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12.8条/株。  相似文献   

9.
以盆周边缘山地和四川盆地2个育苗自然类型区内苗龄0.3-0.7的山桐子播种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4个指标。采用“正态分布法”和“K-均值聚类法”进行分级研究,指出山桐子苗木质量分级采用正态分布法更符合生产实际。结合国家和省级标准相关要求,对分级结果进行拟合修正,最终分区域将山桐子苗木质量划分为2个等级。盆周边缘山地:Ⅰ级苗苗高>59 cm、地径>0.75 cm、主根长>15 cm、Ⅰ级侧根数>6根,Ⅱ级苗苗高36 cm~59 cm、地径0.45 cm~0.75 cm、主根长≥12 cm、Ⅰ级侧根数≥4根;四川盆地:Ⅰ级苗苗高>52 cm、地径>0.65 cm、主根长>15 cm、Ⅰ级侧根数>5根,Ⅱ级苗苗高30 cm~52 cm、地径0.35 cm~0.65 cm、主根长≥11 cm、Ⅰ级侧根数≥3根。  相似文献   

10.
米老排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米老排苗木分级质量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苗木进行分级,其1年生米老排Ⅰ级苗:苗高115 cm、地径1.10 cm、主根长32 cm,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18条;Ⅱ级苗:苗高80~115 cm、地径0.75~1.10 cm、主根长22~32 cm,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为12~18条。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米老排育苗生产和制定地方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西南桦的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常规塑料袋育苗技术(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比对照提前2~3d达到出苗率最高峰值;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和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2.7%、7.8%、10.5%、37.7%和63.1%.穴盘培育的苗木的苗高、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主根长和Ⅰ级侧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但主根长与苗高、地径、Ⅰ级侧根数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能明显提高西南桦苗木质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选用罗定市当地赤黄泥和两种轻基质,进行油茶(Camellia oleifera)胚芽嫁接容器苗不同基质苗期生长对比试验,并对成活率、抽梢率和主要生长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基质中,赤黄泥基质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和抽梢率最高,分别为88.00%、83.5%,显著高于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配比为4∶2∶1.5∶1.5的混合基质(P<0.05),其次为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有机肥配比为4∶2∶1.5∶1.5∶1的混合基质.两种混合基质培育的嫁接苗地径和苗高均显著大于赤黄泥基质(P<0.05),主根长则赤黄泥基质培育的嫁接苗显著优于其他基质(P<0.05);半年后,3种基质培育的嫁接苗Ⅰ、Ⅱ级苗木比例均高于80%,符合《油茶苗木质量分级》Ⅰ、Ⅱ级苗百分比高于80%的标准;苗高与地径、主根长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地径与主根长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泥炭土∶锯木屑∶谷壳∶珍珠岩∶有机肥配比为4∶2∶1.5∶1.5∶1的混合基质有望培育出苗高、地径和主根表现好的油茶胚芽嫁接苗.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定赣南八角苗木的分级标准,提高八角苗木造林质量,结合造林试验,开展以1~2年生八角苗木的苗高、地径指标为主的分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苗木合格苗率低,出圃后造林成活率低,不宜出圃;2年生苗木合格苗率85%,造林平均成活率87.5%,均达到质量要求。经聚类分析,得出2年生八角苗木分级标准为Ⅰ级苗:苗高≥65 cm,地径≥0.74 cm;Ⅱ级苗:65 cm苗高≥45 cm,0.74 cm地径≥0.43 cm;Ⅲ级苗:苗高45 cm,地径0.43 cm。  相似文献   

14.
对比常规育苗,对比Pt菌剂应用于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um)育苗的效果。通过调查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Ⅰ级侧根长、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二者苗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Pt菌剂培育黄樟苗木,苗木多项质量指标得到提高,苗木高径比未失衡,反而促进了苗高和地径的协调生长。与对照比较,极显著的缩短主根长度,缩短55.39%,苗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提高39.08%;地径、Ⅰ级侧根数、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42.11%、183.33%、32.29%、131.58%;Ⅰ级侧根长差异不显著,但也提高3.59%。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基质和育苗条件下对梭梭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梭梭为材料,比较了3种不同基质配置和两种育苗条件对梭梭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育苗和露天育苗条件下,最佳播种育苗基质均为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同种基质下,小拱棚育苗方式均比露天育苗方式下苗木生长好。播种时,采用小拱棚营养袋育苗方式、播种基质以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的苗木生长量最好。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一级侧根长、苗木重量分别达39.28 cm、0.19 cm、11.83 cm、7.45 cm、6.87 g。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氏甜龙竹苗木质量分级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保障高氏甜龙竹(商品名)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效果,在昆明市嵩明县、富民县,保山市昌宁县,玉溪市元江县开展了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试验,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研究了高氏甜龙竹1年生苗的分级标准。结果显示,不同地区苗木的分级标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富民县和元江县对Ⅰ级苗的要求较高,富民县Ⅰ级播种苗要求苗高≥8.31 m、地径≥4.63 cm,元江县Ⅰ级扦插苗要求苗高≥6.55 m、地径≥3.67 cm。高氏甜龙竹不同育苗方式,其苗木生长状况存在差异,表现为播种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均好于扦插苗,特别是根系的生长状况和每丛株数,播种苗的平均根系数量、根系总质量、每丛株数分别是扦插苗的7.07倍、7.13倍和6.69倍,表明播种苗以后的生长潜力更大。不同等级的高氏甜龙竹苗木的造林效果,无论是播种苗还是扦插苗,Ⅰ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100%,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Ⅲ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低于82%。  相似文献   

17.
试验设计5个不同基质配比,比较杜仲种子出苗率和容器苗生长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杜仲种子出苗率和容器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V(山地红壤)︰V(轻基质)=1︰1的基质各项生长指标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平均长度、≥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达58.2 cm、0.68 cm、10.9 cm、15.1条/株。  相似文献   

18.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几种育苗基质对油茶芽砧苗成活率、苗高、地径以及根系等生长指标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在4个基质配比中,1 a生芽砧嫁接苗以油茶轻基质容器苗保存率、树高和地径表现为最大,分别为82.2%,32.1 cm和0.31cm;苗木根系以2 a生大田裸根苗主根为最长,为13.3 cm,根茎比最大,为0.50,适宜油茶造林后后期生长。因此培育1 a生油茶苗以油茶轻基质为最佳选择,培育2 a生苗应该选择大田育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容器(10cm×10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半枫荷不同产地种源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较大,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比容器(营养钵)播种苗高出43.0%、58.5%、34.4%、47.8%;福建宁化县种源的苗木生长量较大,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比江西大余种源高出95.5%、19.3%、52.5%、50.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