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4种小型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本研究通过10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特有的4个小型猪种(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贵州小型香猪、巴马香猪)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除S0003位点表现为单态外,其它9个位点均为高度或中度多态位点;4个小型猪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比较高,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7165,0.6611,0.6602,0.5990;多态信息含量在0.5774-0.6871之间;五指山猪与贵州小型香猪的遗传距离较近,与滇南小耳猪次之,它们与巴马香猪都较远。  相似文献   

2.
广西巴马小型猪21个微卫星座位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1个微卫星座位统计了广西巴马小型猪品系内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了各位点的基因纯合率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及平均杂合度。结果,21个位点的平均基因纯合率为55.5%,平均PIC为0.3501,平均杂合度为0.3881。结果提示,广西巴马小型猪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符合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对白洗猪、从江香猪等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18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个猪品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Shannon指数分别为3.0000~3.6667、1.7377~2.6471、0.4042~0.5228、0.7941~1.0367;观察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为0.3997~0.5633、0.4647~0.6146,表明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国内大多数地方猪品种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在0.0623~0.2556,表明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基因交流在0.7280~5.0637,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5个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015~0.3723;聚类结果显示,5个猪品种被分为Ⅰ(宗地花猪)和Ⅱ(白洗猪、黔北黑猪、糯谷猪、从江香猪),Ⅱ支又分为Ⅱ1(白洗猪和黔北黑猪)和Ⅱ2(糯谷猪和宗地花猪)。  相似文献   

4.
贵州白香猪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7对微卫星标记对贵州大学香猪育种场F11、F12世代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11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9281、1.8189,0.4582、0.4221,0.3664、0.3348和0.5418、0.5779;F12世代贵州白香猪Ⅰ、Ⅱ系的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289、1.7100,0.4315、0.3868,0.3430、0.3063和0.5685、0.6132。结果表明,经过多个世代的近交繁育,贵州白香猪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低,近交程度高,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89-1393
巴马小型猪(Bama,BM)和贵州小型猪(Guizhou,GZ)是我国自行培育的2个重要的小型猪封闭群,但长期以来对其群体遗传结构状况并不十分清楚。本试验应用本实验室筛选的32个微卫星位点组合对这2个小型猪封闭群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BM封闭群的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是5.750 0和2.572 7,GZ封闭群的相应参数为6.187 5和3.783 7;2个猪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542 8(BM)和0.697 8(GZ),多态信息含量分别是0.546 9(BM)和0.729 6(GZ)。结果表明:GZ猪群的遗传变异程度略高于BM猪群,但它们都是比较好的封闭群群体,符合封闭群小型猪的遗传要求。  相似文献   

6.
猪CAST基因第2内含子中存在以GT为核心序列的微卫星座位。分析了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马身猪和山西黑猪等5个猪种227个个体在该座位的遗传变异,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分别是A(171bp)、B(179bp)、C(185bp)和D(191bp)。在山西黑猪和杜洛克猪中,等位基因D的频率较高,分别为0.6389和0.5143;在马身猪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较高,为0.6310;在大白猪和长白猪群体中,4种等位基因的频率相近,分别介于0.1389~0.3889之间和0.1417~0.3500之间。在所检测的群体中,共有10种基因型,在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较高,其遗传纯合度分别为0.6667和0.7037,而在山西黑猪和马身猪中,杂合子比例较高,其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6111和0.5476。由于CAST基因是影响猪肉质品质的候选基因之一,推测该微卫星座位可能对肉质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27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技术对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质量监测。结果在所选的2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有24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其中SW911位点与S0026两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2个品系有效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基因纯合率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310、1.7951、0.3436、0.3249、0.4329、0.4188、52.63%、58.55%、0.5377、0.5605。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检测贵州白香猪的遗传质量,也可用于分析封闭群的遗传多态性。是一种有潜力的试验动物遗传学检测标记。  相似文献   

8.
贵州白香猪的遗传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27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技术对贵州白香猪的2个品系进行遗传质量监测.结果在所选的2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有24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其中SW911位点与S0026两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2个品系有效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基因纯合率和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1.8310、1.7951、0.3436、0.3249、0.4329、0.4188、52.63%、58.55%、0.5377、0.5605.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可用于检测贵州白香猪的遗传质量,也可用于分析封闭群的遗传多态性.是一种有潜力的试验动物遗传学检测标记.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卫星PCR对中国3个品系实验用小型猪的遗传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 12个 STR(shord tandem repeat)座位的 PCR对中国 3个品系实验用小型猪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 ,3个座位品系间扩增结果相同 ;9个座位呈现品系间多态性 ,其中 2个座位在 3个品系间均具有差异。贵州小型香猪与西双版纳近交系小耳猪间有 6个座位有差异 ,其遗传距离为 0 .186 4;贵州小型香猪与广西巴马小型猪间有 3个座位有差异 ,其遗传距离为 0 .12 73;广西巴马小型猪与西双版纳近交系小耳猪间有 5个座位有差异 ,其遗传距离为 0 .1333。由此表明 ,3个品系小型猪间的遗传背景具有一定差异 ,同时表明这 9个座位可选择为小型猪遗传检测的多态性座位。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河猪保种群的微卫星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27对微卫星DNA引物中的20对引物,检测了云南大河猪保种群的83个个体的基因型。通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从而分析大河猪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河猪保种群在20个微卫星座位上拥有的等位基因较为丰富,20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有137个等位基因,平均6.85个,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共104个,平均5.2个;大河猪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杂合度为0.792,多态信息含量为0.765。  相似文献   

11.
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猪香猪药物代谢关键P450基因CYP3A29基因的全长编码区,纯化并克隆入pMD 18-T载体,通过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其序列变异情况。17头小型猪共发现CYP3A29基因的5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均表现为同义替换,对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无影响;猪CYP3A29的单核苷酸变异和品系相关,在不同品系中可表现出品系特有的单核苷酸变异;贵州小型香猪G3 a2902发现1个可变剪接,缺失89 bp并产生移码,改变编码蛋白。本研究克隆的巴马香猪和贵州小型香猪CYP3A29基因及其序列变异情况,可为其作为药物代谢模型的应用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KIT基因的拷贝数与贵州地方猪毛色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黔北黑猪、柯乐猪、糯谷猪、香猪4个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组中KIT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并与荣昌猪和大白猪2个白毛色猪品种相比较.结果显示,4个贵州地方猪种中,全黑/全棕毛色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以缺失为主,黑色带白斑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全部缺失,而棕色带白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增加、正常各半.大白猪的KIT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荣昌猪KIT基因拷贝数以正常类型为主.表明大白猪的白毛色由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决定,但荣昌猪的白毛色可能与KIT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4个贵州地方品猪的全黑/全棕色毛色与KIT基因拷贝数的缺失有关,但柯乐猪和香猪中带白斑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并未增加,提示贵州地方猪品种的白斑毛色的形成机制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BOLL-I6-sv285(15号染色体BOLL基因第6内含子)和STRA8-I4-sv447(18号染色体STRA8基因第4内含子)这两个结构变异在地方猪与欧洲猪品种中的群体分布差异,试验采用PCR方法对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荣昌猪和大白猪4个猪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在线软件miRBase、UCSC、RegRNA 2.0对结构变异序列所含的功能元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OLL-I6-sv285为一段285 bp的插入,经群体验证,3个地方猪品种以DI和DD基因型为主,I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大白猪,插入基因型(Ⅱ)对应较高的产仔数,基因型与从江香猪产仔数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STRA8-I4-sv447为一段447 bp的插入突变,群体中DD基因型占优势,从江香猪、江口萝卜猪和大白猪的I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荣昌猪,插入基因型(Ⅱ)对应较低的产仔数,基因型与从江香猪产仔数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本试验鉴定的BOLL-I6-sv285和STRA8-I4-sv447两个结构变异可作为从江香猪产仔数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应用RAPD技术对中国3品系实验用小型猪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技术 ,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种属鉴定 ,亲缘关系的划分及多态性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应用于小型猪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少 ,尤其是对我国特有的实验用小型猪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贵州小型香猪、广西巴马小型猪及西双版纳近交系小耳猪由于其近交程度高、遗传性稳定以及良好的实验应用效果 ,已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关注。本实验应用 1 0 0条随机引物对上述 3品系小型猪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研究 ,旨在筛选具有品系间多态性的RA…  相似文献   

15.
解析不同品牌猪肉的遗传成分对商业品牌的保护,防伪溯源及中国地方猪种的改良和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市场上选取4种不同来源的猪肌肉组织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已发表的59头猪的数据,对其祖先成分进行分析,推测它们祖先可能的来源及其各祖先成分的含量。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判断4头猪的母系来源,揭示可能的母系来源。59头参考个体包含12个品种,分别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二花脸猪、金华猪、姜曲海猪、梅山猪、巴马香猪、陆川猪、五指山猪和香猪。将12个品种划分为商品猪、中国东部猪和中国南方猪。研究中,利用ADMIXTURE和RFMix软件分别对4头测试个体进行祖先成分的评估。设定4头测试个体的祖先群体为3类时,发现其中一头含有54.8%的商品猪成分和45.2%的中国南方猪成分,另一头含有81.3%的商品猪成分,而剩下的两头含有的商品猪成分占到97.0%以上。设定祖先群体为12类时,发现其中一头含有64.8%的杜洛克猪成分和35.2%的陆川猪成分;另一头含有的祖先成分比较复杂,长白猪的含量为22.5%,大白猪的含量为27.6%,五指山猪的含量为8.6%,二花脸猪的含量为5.5%,梅山猪、姜曲海猪和巴马香猪的含量均在1.2%左右;而剩余两头猪的祖先成分主要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和皮特兰猪。另外,线粒体的祖源判断提示其中一头猪的母系来源可能是陆川猪或相近地方品种的母猪。通过常用的祖源分析方法对4头猪进行祖先血统成分的估计,发现4头猪的遗传成分各不相同,并能清晰地知道不同个体中祖先成分及占比。该研究结果证明通过祖源分析的方法可以估算每个测试个体的遗传成分来源。使用祖源成分作为遗传特征,可为品牌猪肉的鉴定和品牌保护提供重要的遗传学参考,也可以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保护、开发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3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品种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贵州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封闭群25个血液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间无差异的指标有1项,差异极显著(P<0.01)的指标有7项;3个品种中所有指标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依次为:0.18、0.21和0.17。通过3个小型猪品种间同一指标的比较,以及与人类参考值、国外著名的哥廷根小型猪、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大型猪品种比较,为小型猪用于人类医学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种群血液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了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贵州小型猪和广西巴马小型猪封闭群18个血液生理指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间无差异的指标仅有1项,差异极显著(P<0.01)的指标有6项;这18项指标在上述3个品种中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依次为0.243、0.19和0.182。通过3个小型猪品种间比较,以及与人类参考值、国外著名的哥廷根小型猪、地方猪品种和引进大型猪品种比较,为小型猪用于人类医学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猪种ESR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皮特兰、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荣昌猪、苏太猪等9个国内外猪种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约克夏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和苏太猪中检测到了AA、AB、BB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皮特兰猪中检测到AB、BB 2种基因型,在长白猪、梅山猪、荣昌猪中只检测到了AB基因型。在本研究中不同品种的A、B基因频率差异显著,总体上在国外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地方猪种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PCR-RFLP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猪种民猪、香猪、桃源猪、内江猪、姜曲海猪以及用作对照的国外猪种杜洛克猪的IGF-1基因座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IGF-1基因PCR扩增片段存在2个限制性内切酶HhaI酶切位点,其中1个酶切位点产生遗传多态。此片段上共产生2个等位基因。在IGF-1基因位点上,香猪除与桃源猪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之外,与其它猪种之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它各猪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