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技服务》2019,(11):94-95
为提高雅安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降低或减少气象灾害对雅安市茶叶生产的影响,分析了雅安市茶叶生产的气象要素和影响茶树生长的气象灾害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夏权 《安徽农业科学》2023,(10):174-176
从中药材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紧扣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和绿色十大生态产业中“循环农业”“中医中药”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以甘肃省中药材核心产区定西为例,选取该地区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当归、党参、黄芪为研究对象,开展气候生态因素对特色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提出气候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措施,研究气象灾害对特色中药材的致灾机理,确定当归、党参、黄芪不同生育期气象致灾因子阈值,进而建立定西特色中药材生态气象服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油菜生育期的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油菜生育期内影响其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系统分析,找出影响龙游县油菜生长和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分析认为,油菜花期至成熟期间的大风和冰雹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油菜收割晾晒期的连阴雨是影响油菜品质的主要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频繁是造成近几年油菜管理难度和生产成本加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气象灾害对拜城县小麦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气象灾害对拜城县小麦种植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并总结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措施,以期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对小麦种植造成的损失、有效促进拜城县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宜宾县茶叶优势得天独厚,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的古老茶区,但气象灾害对茶叶生产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茶叶生长的气象条件、宜宾县气候特征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和宜宾县茶树生长的气象条件等进行分析,对气候资源利用,提出了气象灾害对策建议。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及产量,对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温度和水分条件都极为敏感,高温、干旱灾害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关于高温和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重点剖析了茶树受高温干旱胁迫时的生理响应,包括高温胁迫对茶树光合系统、细胞代谢、氨基酸含量、激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机理,干旱胁迫对茶树的渗透调节、激素代谢、光合作用、活性氧清除机制、茶树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未来应加强高温干旱对茶树蛋白质结构、同工酶功能、糖代谢、基因表达的生化机理,及根系活力、养分吸收、气孔发育、同化物代谢与分配等生理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茶树高温干旱的气象灾害指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有利于增强茶树灾害预警及生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气象灾害可影响农业生产产量和品质,不利于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确保农业生产的有效与安全,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方面的保障与支持。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形成的影响,指出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与服务的成效与不足,重点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和服务措施,指出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气象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重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好气象技术优势,促进智慧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灾害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危害性巨大,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防御。当前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中积累了较多成熟经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基于此,介绍了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冻害、干旱、风雹,分析了常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持续性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9.
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象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影响梧州砂糖橘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雪香  徐芳  梁妙芝  潘习元  罗延林 《农技服务》2010,27(8):1068-1069,1081
通过对影响梧州砂糖橘生长发育的低温阴雨、霜冻、干旱、大风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引发的病虫害对砂糖橘产量、品质影响分析,确定出影响梧州砂糖橘产量、质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次序关系为:冻害、旱害、风害、病虫害等。这一结论对梧州砂糖橘生产及布局调整等有积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产品产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无公害产品质量的重要因子之一。对雅安市雨城区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的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雨城区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符合无公害产品的环境质量条件。  相似文献   

12.
阎同生  阎晓萍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5-3586
中药材种植是河北省安国市的特色产业,近年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中药材种植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药材种植的信息不灵、盲目性种植、技术人员缺乏、质量降低等.在分析安国市药材种植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中药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中药职业教育专业课的教学手段,对汉语教育和古典名著在中药教育中的实践展开了讨论。认为传统文化教育有必要渗透于中药专业课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促进专业课的教学,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合格的中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中药材生产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中药工业及中药材生产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发展贵州中药材生产,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强中药材栽培关键技术和加工技术研究;以品种为中心、市场为导向,调整中药材种植结构;加大对中药材研究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片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药源宝库之一。其中药材仅有6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国家级GAP生产基地。该文研究大别山片区中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GAP规范化种植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大别山片区药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气象条件对台州和衢州柑橘生长的影响差异。[方法]利用2000~2010年台州市和衢州市的柑橘种植面积和产量,选取常山、龙游、三门、天台这4个亩产较高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引用气象产量这一概念,并运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了4个城市柑橘气象产量与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气象要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柑橘的气象产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结论]柑橘的种植要结合各个城市的气象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中药材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是甘肃省“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中药材种业是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建设特色中药材种业强省对提高甘肃省药材品质、保障药源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甘肃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系统分析了中药材种业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研究;重视新品种选育,加速品种选育进程;加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鼓励推进制种园区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强度;建立种子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浙西南山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遂昌县中药材产业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该县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中药材利用、管理和开发等方面问题,提出了适宜浙西南山区中药材产业种质资源保护、产业布局、生产加工开发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对创建结香综合园区、发展道地药材三叶青、打造“浙八味”和药食两用百合基地、稳固传统药材生产、完善高山特色药材基地、培育开发中药衍生品、强化基地论证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遂昌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基地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贝母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材贝母DNA的不同提取方法,为中药贝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苯酚法、CTAB法、SDS法从中药贝母中提取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所得DNA样品含量及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利用3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药材贝母DNA的A260/A280在1.80±0.23左右.结论利用3种不同DNA提取方法,均可从贝母样本中提取得到DNA,且CTAB法提取贝母的DNA含量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20.
汉中地处陕西省境内的秦巴山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在中国中药材资源普查中,汉中药用植物达1300多种,国家规定的364种重点中药材汉中有280种,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中药现代化为汉中中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