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秃杉育苗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秃杉育苗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关键性技术措施是圃地选择,苗期遮荫,以及苗期使用化学除草.此外。通过对秃杉苗期生长测定,了解到充秃苗期有2个生长高峰,为制定培育秃杉壮苗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次育苗取得了成功,苗木质量达到了出圃标准。  相似文献   

2.
全息生物学是中国人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全息胚学说提出了新的生物统一观。本文介绍了全息胚学说、全息生物律和全息定域选种法之后,展望了全息生物学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植物全息定域种新技术杨百荣植物全息定域选种,就是指从各种植物体的某一特定部位选留种子及枝条繁殖苗木的方法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植物作“种”的部位不同,全息定域选种可分为四种类型加以应用。1、芽的全息定域选种。用植物体上的茎芽进行无性繁殖。据试...  相似文献   

4.
对10个不同茶花品种进行短穗扦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嫩枝扦插茶花品种,平均生根率为75.3%,同时生根及抽梢情况较好;不同茶花品种的嫩枝扦插生根率有所差异,其中六方大红等5个品种平均扦插生根率达到了80.2%以上,并且生根多、根系发达,抽梢时间较早,抽梢高度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繁殖能力,为园林生产上嫩枝扦插繁殖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3个粗枝云杉家系选择优良单株扦插无性系化和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培育2年后,调查观测各个无性系苗高、新梢长、一级侧枝数及主梢上芽数,利用标准差法筛选出优良无性系6个。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优良单株无性系时,由于不同家系自身的生物学遗传特性,造成无性系苗期生长有明显差异。在择优良单株无性系时,必须创造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的优良家系单株无性系化,以加速选择进程和可靠性。无性系间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一级侧枝数和主稍上的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表明这个性状进行无性系选择最有潜力。  相似文献   

6.
杉木应用全息定域选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对林木个体内不同部位的这一层次上的遗传变异利用,是指从植物体的某一特定部位选留种子或枝条繁殖苗木的方法和技术。用种子繁殖苗木,须选取强遗传势的种子,其后代在生长量、质量和品种纯度等方面都优于其它区域种子,杉木是中部优势植物,其繁殖能力、结果性状的强遗传区在杉木主干的中部枝条。据陈晓阳研究杉木球果这一全息胚,不可育种鳞主要分布在球果的顶部和基部,其球果中部的可育种鳞出籽率最多,种子产生潜力最大,这一特性与杉木全株结实全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20株优良川西云杉进行扦插无性系化,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无性系苗培育4年后,调查观测各个无性系苗高、新梢长、一级侧枝数及主梢上的芽数,达到筛选优良无性系的目的。最后,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无性系中选择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4个。结果表明,川西云杉扦插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与生长相关最强,进行无性系早期选择最有潜力。同时,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也可能是多阶段选择的重要指标。因此,芽和侧枝数的数量是影响扦插苗生长的重要因子,是川西云杉无性系早期选择应考虑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8.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宽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杉分布区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2个亚区。变异、区划与选择为秃杉遗传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棱角山矾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棱角山矾播种、扦插及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探讨了棱角山矾种苗繁殖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杀虫剂拌种,可较好地保存种胚,提高种子萌发率;利用春梢扦插繁殖,成活率可达90%以上;以种子为外植体,初步建立了棱角山矾的组织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插穗沙藏垄作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毛白杨扦插繁殖的种条选择、剪条、沙藏处理、育苗地选择、垄作整地、扦插、苗期管理等一整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露地栽植的美国黑莓一年生枝条的扦插生根实验,得出美国黑莓扦插繁殖可行性结论,并对不同梢段插穗的生根率进行比较,顶梢段高于下部梢段。  相似文献   

12.
油橄榄的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艳 《云南林业》2007,28(2):26-26
油橄榄用种子繁殖苗木周期较长,最少2~3a才能培育出可出圃苗木,应多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培育苗木。油橄榄扦插繁殖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木,而且培育的苗木植株品种特性稳定,结果早,收益快(一般3-4a即可结果)。现将我们用扦插方法培育油橄榄苗的经验和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三角梅 Bougainvillea spp.新优品种繁殖难题,利用花泥进行6个品种的绿色嫩梢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花泥基质和泥炭+珍珠岩(1︰1)基质中的绿色嫩梢的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极显著高于珍珠岩和木屑基质中的。IBA处理对绿色嫩梢扦插有明显促根作用,浓度可用100~300 mg/L。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有显著差别,‘塔紫’生根率最高(100%),其后依次为‘斑叶塔紫’(95.0%)、‘樱花’(72.0%)、‘金边大红’(71.0%)、‘银边浅紫’(61.0%)和‘金心双色’(54.0%)。扦插时间宜选择在6月底至8月初,该时段的扦插生根率极显著高于10月中旬。花泥扦插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利用741杨扦插苗二次新梢进行全光雾插,插穗生根快,生根数量多;单位面积扦插株数多;繁殖系数大,移栽成活率较高,是快速繁殖741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沙棘裸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寻求当地生产适用、经济有效的沙棘繁殖途径与方法,在裸地支扦插试验,重点介绍了裸地嫩枝扦插苗床的设置,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秃杉种源苗期变异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秃杉种源苗期试验研究表明,云南,贵州,湖北等8~12个秃杉种源,70个单株子代,种源群体间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状变异与产地经向相关强於纬向相关的趋势。地理变异倾向於不连续遗传变异类型,以经向为主的渐变,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种子千粒重是湖北种源的1.62倍,种源苗木生长快,生物量高,冠幅度而长,根系发达,据对秃杉不同种源苗期生长发育,生物量测定10个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参照分布区生态特点,将秃  相似文献   

17.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种子来源少,种苗紧缺,红豆树扦插繁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寻求最佳的内部控制因素,选择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提高扦插繁殖插穗的生根率,是扦插繁殖研究的焦点问题。另外现有扦插育苗技术生根慢、培育周期长,成活率低也是红豆树扦插繁殖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对红豆树扦插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红豆树扦插繁殖的方法。本扦插方法大大缩短了种苗培育周期,以扦插时间计算可缩短种苗培育周期35~100d,且扦插后的实际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常规的红豆树扦插方式,提高了扦插育苗成活率,也降低了培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容易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北美红杉是重要的园林绿化和用材树种,种子繁殖发芽率低且采种困难,扦插繁殖成活率较高,林业生产上以扦插繁殖为主。通过不同种类采穗圃产生的穗条在不同的扦插基质中的扦插试验,研究不同穗条来源和不同扦插基质对北美红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蛭石、河沙(1∶1∶1)生根率最高;第Ⅱ、Ⅲ、Ⅴ类插穗生根率最高,新梢抽生能力强,生长较快,无明显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9.
枣树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树种,由于枣种胚发育不健全,长期以来用嫩枝或根蘗繁殖。为了探索枣树的优良品种能快速大量繁殖,山西农业大学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三年来已取得成功,其方法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采穗扦插:每年于生长季节剪取成年枣树根蘖苗当年新梢做插穗,穗长15—20cm,保留中上部叶片。分别用生长素吲哚  相似文献   

20.
良种沙棘温室扦插快繁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金江 《沙棘》2002,15(3):37-38
以良种沙棘为试材,在温室内硬枝扦插,抽梢后,再嫩枝扦插,探索出一套节约穗材、降低成本、快速繁殖苗木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