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旋藻开发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螺旋藻开发的意义及现状 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螺旋藻有二种: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和巨大螺旋藻(S.maxima)。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8.5—71%,并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且形成细胞壁结构的纤维素成份极少,不必经复杂的加工处理,即可被人和动物消化,蛋白质真消化率达75%、生物学价值达68%、光能转换率高达18%(是其他植物的三倍多),其生物产量每公顷(15亩)年收25吨(每亩年产1,600多公斤,折合收蛋白质1,000多公斤)。 丹麦科学家分析螺旋藻的氨基酸组合基本将合FAO标准,可与鸡肉、、牛肉媲美。其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苏氨酸和含硫氨基酸,是谷物蛋白质所缺乏也是人和动物必需的。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其营养价值,所含维生素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并含有不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是一种光自养蓝藻,具有很高的太阳能生物转换率和非常强的蛋白质合成能力,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与其他单细胞藻类相比,它具有培养方法简单、不易污染、繁殖速度快等优点,是潜在的一种重要单细胞资源,认为是名贵水产品幼体的理想饵料. 螺旋藻本身不能固氮,因此在培养环境中必须提供氮源。本文报告了螺旋藻对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盐度分别为0%,5‰,10‰和15%的水中,七种蛋白质含量为10-48%的人工饵料对平均体重为24mg的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和饵料转换的影响。在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8~30%时,尼罗罗非鱼幼鱼始终生长较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在10‰盐度中的幼鱼生长最好,蛋白质含量更高时,幼鱼在淡水中生长最好。饵料蛋白质含量达30%时,饵料转换率增加,超过30%则减少。饵料转换率在10‰盐度中比其他盐度的水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通常所讲的螺旋藻是指螺旋藻属中个体较大的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其富含蛋白质,高达 60%~ 70%,仅藻类蛋白占干重的 15%,是螺旋藻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另还含有 15%~ 20%的多糖, 12.5%~ 16.6%的脂类,其中的 40%是糖脂,试管实验证明藻的糖脂具有抗 AIDs病毒的特性,能够抑制 AIDs病毒的生长,螺旋藻还是γ-亚麻酸 (GLA)的一种浓缩型天然原料,大约占比重的 1%~ 1.5%,作为保健食品和有用的药物对人类和动物都非常安全,同时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在畜禽、名贵水产品种养殖过程中促生长、健体和抗疾病作用非常明显。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鹰爪虾粉和对虾粉作为蛋白源制备试验饵料,在所述的条件下饲养不同发育阶段的对虾。从虾体的增重率、饵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等指标,判断对虾对配饵中蛋白质的需要量。从试验对虾的体重范围来看,各体重阶段对配饵蛋白质含量要求是不一样的,虾体较小时要求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较低。随着虾体的长大,要求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就逐渐提高。在虾体重为0.14~0.9克阶段,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7.1~42.8%(中值为35.5%),就能促进稚虾良好生长。当虾体重为0.89~2.86克阶段时,饵料蛋白质含量为35.3~51.6%(中值为43.5%)都有较高的增重率。当虾体重范围为1.7~10.85克时,饵料蛋白质含量为40.4~61.1%(其中值为50.8%)各组都有较高的增重率。从消化率的测定可见,对虾个体越大,蛋白质消化率越高。说明随着虾体的长大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在河蟹育苗及幼蟹培育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属于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藻类植物,其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最高可达75%。此外,螺旋藻还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经生素C,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丰富。大量的应用试验证明,螺旋藻是水产育苗及苗种培育中不可多得的优质饵料,据试验报导,在长毛对虾育苗中...  相似文献   

7.
光生物反应器在螺旋藻大规模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明芳 《水产学报》1998,22(2):162-169
螺旋藻是高光效自养原核多细胞丝状浮游性水生植物,个体仅300~500μm,属蓝藻门,颤藻科,螺旋藻属,天然产地在墨西哥和非洲乍得湖,它具有高光能转化率、高蛋白的特点,其光能转化率高达18%,植物蛋白含量为50%~70%以上,净蛋白消化率高达75%[何...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在河蟹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螺旋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藻种 ,属兰藻门颤藻目 ,是一种多细胞螺旋体状的浮游自养原核生物。通常所讲螺旋藻是螺旋藻属中个体较大的钝顶螺旋藻 (S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 (S .maxima) ,其富含蛋白质高达 6 0 %- 70 % ,仅藻类蛋白占干重的 1 5 % ,是螺旋藻含量最高的成分 ,还含有 1 5 % - 2 0 %的多糖 ,1 2 5 % - 1 6 6 %的脂类 ,其中的 40 %是糖脂 ,试管实验证明藻的糖脂具有抗AIDs病毒的特性 ,能够抑制AIDs病毒的生长 ,螺旋藻还是γ -亚麻酸 (GLA)的一种浓缩型天然原料 ,大约占比重的 1 % - 1 5 % ,作为保…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对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室内控温条件下,以鱼肉粉,小麦粉等为主要原料配成精制饵料,测定了中华绒螯蟹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饵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实际消化率随饵料中小麦粉含量增加而下降,在24%-54%饵料蛋白范围内,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PD)与蛋白质含量(P)呈正比关系:APD=78.1303+0.2498P(r=0.8508,df=4,P<0.025);脂肪消化率(ALD)则随饵料含脂量(L)  相似文献   

10.
戴征 《科学养鱼》2005,(1):67-68
螺旋藻是一种富含天然高蛋白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营养丰富均衡的功能性藻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还含有人类和动物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多种有益微量元素。螺旋藻直接投喂或作为添加剂用于饲料中,可明显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提高水产品品质作为开口饵料可显著提高虾、蟹的出池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动植物蛋白比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2.5%,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豆饼为植物蛋白源,用动物性蛋白质占粗蛋白比例为75%、67%、50%、33%的4种饲料,在水泥池内饲养11.06-11.58g的黄颡鱼50d,以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为依据,评价各饵料的饲养结果。结果表明:动物性蛋白质占粗蛋白比例为67%的饲料,其饲养效果最好,各组间差别十分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螺旋藻在养殖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被广泛应用于鱼、虾、蟹、扇贝的饵料或饵料添加剂。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较高且品质好,矿物质含量全面,维生素和色素含量丰富;螺旋藻具有高消化吸收率,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肉质,有着色作用。螺旋藻可增强和调节动物免疫力。本文从罗非鱼、鲤鱼、畜禽及养殖环境控制上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螺旋藻在养殖上的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了用酪肮饵料经充分饲育的平均体重4.3克的鲤鱼,在水温23±1℃下饲养28日,求出了蛋白质量22—41%、碳水化合物5~50%,脂质5~15%,可消化能量在310~450千卡/100克的鲤鱼饵料中可消化能量·日蛋白质比(DE/P)。结果为:鲤鱼饵料中最适量为31—32%,DE含量在310千卡/100克以下时蛋白质实际利用率降低,DE最适含量为310—360  相似文献   

14.
将平均体质量3.2 g的异育银鲫夏花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Ⅰ组)、0.2%(Ⅱ组)、0.5%(Ⅲ组)、1%(Ⅳ组)、1.5%(Ⅴ组)、2%(Ⅵ组)和5%(Ⅶ组)的螺旋藻,饲喂42 d,研究其对异育银鲫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及肠道内的蛋白酶活性有促进作用。Ⅵ组和Ⅶ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8.9%和136.47%,差异显著(P<0.05);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8%和32.74%,差异显著(P<0.05)。螺旋藻饲料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以及肠道内的淀粉酶影响不明显。②添加螺旋藻的试验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鱼体的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饲喂螺旋藻的6组异育银鲫的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在(25±1)℃水温下,以鱼肉、猪肉和配合饲料3种食物投喂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幼体,测定食物类型对其摄食、消化及饵料湿重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不影响平胸龟幼体的摄入能,平均为139.3 J/(d.g),但显著影响幼龟的表观消化率、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以及饵料湿重转化率。其中,摄食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率(91.9%)低于鱼肉(94.1%)和猪肉(94.7%),蛋白质消化率亦为配合饲料<鱼肉<猪肉,但配合饲料的脂肪消化率和饵料湿重转化率则显著高于鱼肉和猪肉。因此,从饵料湿重转化率及养殖效益考虑,配合饲料优于鱼肉和猪肉。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添加量对凡纳对虾EPA和DH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商品凡纳对虾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2%、0.5%、0.8%、1.5%、3%、5%)的螺旋藻,投喂给凡纳对虾幼虾,饲养8周后测定虾体EPA、DHA含量。在0~1.5%螺旋藻添加范围内,虾体EPA的含量(Y)与螺旋藻添加量(X)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YEPA=2.4275X 4.5975 R^2=0.9611),在0~0.8%的螺旋藻添加范围内,虾体中DHA的含量与螺旋藻添加量也呈显著线性相关(YDHA=4.668X 5.6545 R^2=0.9631)。结果表明:适量添加螺旋藻可以显著改善凡纳对虾EPA和DHA在总脂肪酸中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一、饵料的选择 南美白对虾对饵料蛋白质含量的需求较低,低于中国对虾(40%~50%)、日本对虾(50%~65%)和斑节对虾(35%~40%)。同时,不同体长的南美白对虾,对饵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也不同:体长2.0~4.5厘米的为35%,体长4.5~9.0厘米的为25%,体长9~12厘米的为20%。因此,选用适当的饵料可以在保证对虾生长迅速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8.
轮虫的生态习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庞景贵 《河北渔业》2001,(4):12-14,16
<正> 1 轮虫作为鱼、虾、蟹类种苗生产的微小生物饵料的优点 1.1 适口性:经测定常见的几种野生生物饵料的大小,壶状臂尾轮虫为190~240μm、萼花臂尾轮虫为300~350μm、颤动疣毛轮虫为170~265μm、尖尾疣毛轮虫为220~300μm;刚孵化出的卤虫无节幼体为280~360μm;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态实验方法研究温度、盐度、底质、饵料及与不同生物混养对体质量1.11~1.19 g的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螠成活和生长的影响。单环刺螠幼螠饲养在50 cm×40 cm×35 cm的塑料箱中,每箱15个,加入5 L盐度25的海水,底质为40目沙,投喂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混合饵料(2 mg/个幼螠),水温控制在10℃、15℃、20℃、25℃和30℃。盐度实验中,水温为20℃,盐度为15、20、25、30和35,其余同上。底质实验中,设无底质、泥、泥沙、天然海沙、40目和60目沙6个处理组,盐度25,水温20℃,混合投喂藻粉,其余同上。饵料实验设置螺旋藻粉(投喂量为6 mg/个幼螠)、混合藻液(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3m L/个幼螠)、螺旋藻粉+混合藻液(螺旋藻粉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液+海参开口料(海参开口料投喂量为3 mg/个幼螠,小新月菱形藻和扁藻按投喂量各1.5 m L/个幼螠)、混合藻粉(螺旋藻粉+鼠尾藻粉+海参开口料3种饵料投喂量均为2 mg/个幼螠)共5个饵料处理组...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11~12℃下,将孵出15 d、体质量(0.0206±0.004)g、能平游的黑斑原(鱼兆)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鱼饲养在用网一分为三的平列槽中,投喂微粒子饲料(Ⅰ组)、冰冻摇蚊幼虫(Ⅱ组)、搅碎猪肝(Ⅲ组)、微粒子饲料+螺旋藻Spirulina(9∶1)(Ⅳ组)、摇蚊幼虫+螺旋藻(9∶1)(Ⅴ组)、猪肝+螺旋藻(9∶1)(Ⅵ组)、微粒子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4∶1∶5)(Ⅶ组)、微粒子饲料+螺旋藻+猪肝(4∶1∶5)(Ⅷ组)、微粒子饲料+螺旋藻+轮虫(4∶1∶5)(Ⅸ组)、微粒子饲料+苍蝇幼虫(1∶1)(Ⅹ组)和人工配合饲料(Ⅺ组)等开口饵料42 d,统计仔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黑斑原(鱼兆)仔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单一饵料摇蚊幼虫组仔鱼死亡率最低,与组合饵料(摇蚊幼虫+螺旋藻)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猪肝组死亡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微粒子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组合饵料组仔鱼体质量和全长增长最快,与摇蚊幼虫组、摇蚊幼虫+螺旋藻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不同开口饵料对黑斑原(鱼兆)仔鱼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变化均具有一定影响。结合死亡率、生长和消化酶变化总体分析,建议在标准化黑斑原(鱼兆)仔鱼苗饲养中,采用微粒子饲料+螺旋藻+摇蚊幼虫组合作开口饵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