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滇南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诗雨  杜娟  李叶芳  陈鑫  关文灵 《种子》2019,(9):73-76,80
为探究滇南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以采自云南禄丰的滇南杜鹃种子为研究材料,观察并测定其形态、种子千粒重及吸水率,统计了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浓度GA3及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滇南杜鹃种子呈卵形至长卵形,种皮红褐色,两端有翅,长(1.60±0.18)mm,宽(0.54±0.08)mm,千粒重为(0.1296±0.005)g。2)在15℃/25℃变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达84.33%,发芽势为34.33%;在5℃/15℃变温12h光照/12h黑暗和24h黑暗以及30℃恒温24h黑暗条件下种子均不萌发。3)在100~5000mg·L^-1的GA3处理范围内,随浓度的提高,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mg·L^-1GA3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7.00%。4)在5%~20%的PEG胁迫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滇南杜鹃种子的发芽指标显著降低,发芽启动时间推迟,发芽持续时间延长;20%PEG下,滇南杜鹃种子完全未萌发。  相似文献   

2.
以沙生木地肤种子为材料,置于不同变温,不同NaCl和PEG-6000浓度下进行萌发试验,探讨温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生木地肤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15℃,发芽率为(92±3.27)%,但与20℃/10℃和15℃/5℃下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过高温或过低温周期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NaC1溶液(≤0.2 mol/L)对种子的初始发芽率和最终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种子的初始发芽时间逐渐推后,NaC1浓度>1.0 mol/L,种子仍能萌发,但幼苗生长基本停止;PEG胁迫下,沙生木地肤种子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渗透势≥-1.0 MPa下,PEG胁迫对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不明显,渗透势降低到-1.6 MPa时,发芽率仍高于40%,萌发幼苗仍能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西藏野生型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10℃、15℃、20℃、25℃)和不同浓度(0、5%、10%、15%、20%、25%)PEG-6000溶液的互作胁迫模拟老芒麦种子萌发的水温环境,研究了西藏野生老芒麦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条件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老芒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条件下对照处理的种子萌发达到了最佳响应;PEG浓度为5%时,老芒麦在15℃和20℃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当PEG-6000浓度为1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且温度越高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西藏野生老芒麦种子在温度为25℃和PEG溶液浓度为0~5%培养条件下发芽效果较好;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响应依赖于温度的变化,低温抑制了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冬青叶鼠刺是喀斯特植被优势群落中的喜钙植物,成年植株产生数以万计的种子,但其周围很少有实生幼苗。本实验在室内条件考察环境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埋藏深度、Ca~(2+)浓度和pH值对冬青叶鼠刺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其种子萌发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为探讨冬青叶鼠刺在喀斯特地貌上自然种群更新、萌发阶段对生境的适应性以及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时间分别为30℃和12h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75%和64.34,种子萌发最适合温度为25~30℃,且对光照敏感;种子发芽率和萌发指数随着水分胁迫增强显著降低,聚乙二醇浓度为0.25g/mL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为3%和0.98,即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敏感;低浓度CaCl_2处理有利于冬青叶鼠刺种子萌发,在浓度为0.03mol/L时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分别为91.33%和72.83;种子萌发对pH值有一定的耐受性,在pH值为5.5和pH值为8.0时均能萌发,但最适pH值为6.5~7.0;埋藏深度显著影响种子萌发,在土壤表层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2.5%和68.86,深度到达2.5cm后不发芽。  相似文献   

5.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 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区三种橐吾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产自长白山的复序橐吾、全缘橐吾、三角叶橐吾种子在不同催芽温度、不同层积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进行发芽试验,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统计.目的是找出3种橐吾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结果表明:复序橐吾经过0℃层积15d后,在0/10℃变温条件下发芽,其发芽率最高,达到88%;全缘橐吾经150mg/L的赤霉素处理后,于10℃恒温下发芽,发芽率最高为68.3%;三角叶橐吾在0℃层积5d后,在5/15℃条件下发芽,发芽率最高为81.7%.层积和赤霉素处理均有助于3种橐吾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高葶韭是新疆野生葱属蔬菜中具有重要开发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本试验以高葶韭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葶韭种子黑色、倒卵形,表面纹饰呈现斑块状,具明显的颗粒状突起,大小为3.49 mm×1.88 mm×1.40 mm.在15℃/25℃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较整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分别可达到81.33%、80%和4.37,与0,5、10、15、20、25、30℃恒温处理以及0℃/10℃、5℃/15℃、10℃/20℃和20℃/30 ℃变温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照对高葶韭种子萌发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板蓝根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药材种子无统一发芽测定方法及国家标准,种子质量控制无法可依的现状,借鉴国际种子质量检验规程,运用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对影响板蓝根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影响因子:温度、发芽床及部分指标测定时间进行了研究.温度设20℃恒温和15~25℃变温两个处理,发芽床设纸上(TP)、纸间(BP)、褶裥纸(PP)和砂中(S)4个.试验确立了板蓝根种子发芽的标准条件:20℃恒温和15~25℃变温都适合板蓝根种子的萌发,以15~25℃变温为最适温度.发芽床以纸间最佳.根据种子萌发特性,确定了发芽势和发芽率的统计时间,4 d为初次计数时间,14 d为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9.
试验设置了不同温度、光照和PEG等梯度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作为测定指标,筛选牛心朴子种子的最优发芽条件并确定种子对干旱胁迫的忍耐能力。结果表明:1)牛心朴子种子不存在休眠现象,最适的萌发恒温范围为20~30℃,且萌发的起始温度较低,为10℃。光照条件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条件,但黑暗条件会影响种子的活力;2)低浓度(5%)的PEG对牛心朴子种子胚根的伸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胚芽则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胚根/胚芽比值亦增大,而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胁迫指数以及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3)牛心朴子种子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在15%浓度的PEG溶液胁迫下,种子可正常萌发;4)牛心朴子种子发芽较快,在置床后的第3天便有超过70%的种子萌发,故推荐该种子萌发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的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第8天。  相似文献   

10.
曲艳  李青丰  窦焱艳  樊如月  刘重阳  牛茹 《种子》2019,(10):24-28,33
对射干(Iris Belancanda chinensis (L.) DC.)种子进行纸上发芽试验,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作为发芽指标,旨在摸清射干种子萌发特性,筛选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组合条件,探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射干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1)种子最适的温度条件为恒温20 ℃,且对光照较为敏感,可归为需光种子;2)随着PEG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对率、萌发胁迫指数、胚芽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5% PE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即低干旱水平可促进种子萌发及抗旱能力,高干旱水平会起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萌发抗旱指数、胚根长明显降低,即该2种指标与PEG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胚根/胚芽亦会随着PEG浓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干旱胁迫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用一元线性回归拟合种子发芽率和PEG浓度,预测出射干种子所能抵御的水分渗透势临界值为-0.2 MPa,极限值为-0.4 MPa;3)综合考虑发芽率、发芽整齐度及速度等因素,推荐射干种子在发芽检测时初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第8天,末次计数时间为置床后的第15天。  相似文献   

11.
以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为研究对象,基于APWeb和文献资料统计种子植物科的传粉模式,研究了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的主要传粉模式及其传粉模式的祖先状态。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中动物参与传粉有144科,占总科数87.27%;完全利用非生物模式传粉占总科数12.12%;单一传粉模式以动物传粉的科数最多(124科),其次为风媒传粉(14科),水媒传粉最少(4科)。混合传粉模式中,动物和风媒传粉的科数最多。动物传粉模式在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传粉中占据重要地位。戴云山保护区种子植物科中共有9个原始类群,单一动物传粉8科,动物和风媒混合传粉有1科,表明动物传粉在植物原始类群进化中占据主要地位,可能是现存戴云山被子植物传粉模式中的祖先状态。研究结果旨在为戴云山种子植物发育与演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岳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理想的植物群落分类方法,可得到比较客观、合理的分类结果;(2)南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它们分别是:Ⅰ. 马尾松+枫香-映山红+化香-莎草-千里光群从;Ⅱ. 杉木+马尾松-茶+千年桐-淡竹叶+莎草群丛; Ⅲ.盐肤木+白檀-杜衡+江南卷柏群丛;Ⅳ. 野枯草-野菊花群丛。  相似文献   

13.
Characteristics of Fengtongzhai Nature Reserve we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imal and plant resources and cultural type. Design concepts of Dashuigou Reserve Station were proposed by combining with sit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design points wer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14.
为详细了解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长季NDVI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使用MODIS传感器的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计算2000—2020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和稳定性,结合中国第一代大气和陆面再分析产品(CRA/LAND)研究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保护区多年植被生长季NDVI均值为0.02~0.55,平均值为0.138,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空间分布特征。(2)保护区86.39%的面积区域植被生长季(6—9月)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且大部分区域达到显著水平(P<0.05),剩余13.61%的面积区域植被生长季NDVI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区域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总体植被状况随时间变化呈变好趋势。(3)2000年以来保护区的生长季NDVI稳定性较差,NDVI≤0.1的大部分区域处于较低稳定度,较低稳定度和中等稳定度面积之和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86.66%。(4)保护区在植被生长季气候趋向于“暖湿化”;气温与降水量对保护区生长季NDVI都有重要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能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植被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半圈养状态下麋鹿对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土壤的物理性质等方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麋鹿对植物的选择性取食后造成其食物组成在各季节差异大,春季喜食植物生物量高,而秋季则低,不食的植物生物量与此正好相反;(2)圈养区内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2.1992、0.4518,而网外分别为2.5671,0.8993,网内外的Srensen相似系数为0.56;(3)麋鹿活动频繁的生境土壤容重大,为1.52~1.60 g/dm3,含水率低,为21.08%~22.7%,而活动相对较少的狼尾草类群落,土壤容重小,为1.23~1.38 g/dm3,含水率高,为25.78%~26.68%。(4)麋鹿圈养区的景观异质性降低,趋向狼尾草占绝对优势的植被类型和光裸地两个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现状,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32属160种,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最多,达37属,占25.87%。其次是东亚热带,共23属,占16.08%。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2.8%),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种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处于中期稳定生长期与衰退期之间,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把握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状况,评判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预警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的变化以及为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质量、管理体系、社会经济3个方面,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霸王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霸王岭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评价值为89.1分,总体上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整体功能较强。在生态质量方面,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价值高,但生态系统脆弱,仍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在管理体系方面,保护管理机构基本健全,但该自然保护区法规建设滞后、自养能力差、经费不足以及科技力量薄弱;在社会经济方面,该自然保护区的文化科研价值高,休闲娱乐价值开发潜力大,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增强该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大百合种子胚后熟引起的休眠问题,以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大百合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激素结合变温层积处理的方法对大百合种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百合种子变温层积90天后加入6-BA 50 mg/L浸泡24 h 能促进胚生长,胚率为45.873%(层积120 天后)、萌发率45.33%(从第1粒种子萌发开始30天后统计萌发率),发芽时间较空白对照提前6天,同样层积条件下加入6-BA 20 mg/L的胚率为23.008%,萌发率为30.33%,加入SNP 13.9 mg/L 的胚率为27.163%,萌发率为31.33%;空白对照胚率为16.741%,萌发率为26.67%。综合胚率、萌发率和发芽时间筛选出层积90 天后加入6-BA50 mg/L浸泡24 h有利于大百合种子胚后熟并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朱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发展有机产品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朱鹮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的评价体系:目标层、项目层、评价因素层和指标层;政策体系:国家法律体系、政府行政体系、民俗民约体系;评价监控管理体系:国家法律、政府行政、经济活动方面和管理过程方面,并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保护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朱鹮自然保护区有机产品产业环境评价体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能为有机产品产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供政府管理、监控、指导产业发展,以及能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引进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研究目的】对引进的72份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初步观察。【方法】以自然结实率鉴别恢保类型;以竞争优势为指标反应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鉴定出45份恢复类型,8份保持类型,19份半恢半保类型。通过对竞争优势的主成分聚类将45个F1组合分为3类:Ⅰ类有18组合,该类株高、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3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播始天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5个性状为负值;Ⅱ类有11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穗着粒数、穗实粒数及单株粒重4个性状的竞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Ⅲ类有16个组合,该类单株穗数及穗着粒数2个性状的竟争优势为正值,其余性状为负值。在57个F1组合中,糙米率及垩白米率分别达国标1、2、3级优米标准的组合数为12个、20个、18个及16个、28个、6个,1个组合宜香1A/三黄占2号的整精米率达国标2级优米标准。【结论】广东水稻种质恢复类型居多,单株穗数、粒数及垩白米率的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