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以麦收后夏播红麻为主,生长期短,纤维产量较低。从播种到收获一般只有120—130天,亩产纤维280斤左右。为挖掘夏播红麻增产潜力,我们于1982年对其密度及播种方式进行了试验。供试品种为青皮3号,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20平方市尺,重复4次。密度试验设  相似文献   

2.
试验从红麻品种选择、密度控制、肥料用量三个方面对信阳市夏播红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夏播红麻高产栽培中,选好品种是关键,在本次夏播红麻试验中,红麻纤维产量以中杂红318表现最好.在选择优良红麻品种的同时,在栽培措施上,应施足底肥(750kg/hm2三元复合肥)、合理密度(15万苗/公项),才能实现夏播红麻高产.  相似文献   

3.
对67份不同类型红麻品种的春播和夏播的研究结果表明:早、中、晚熟类型品种的现蕾天数变异率,分别为0.1%、30.0%、34.8%。晚熟类型品种对生志条件反应明显,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从播种到现蕾期的活动积温,早熟类型品种变化较小,中熟美型次之,晚熟类型变化较大。温度对纤维发育具有明显的作用,在恒温条件下,植株未见有纤维群和纤维束的发育。春播的纤维产量和品质以晚熟类型品种较高,夏播以中熟类型品种较好,春播与夏播的产量及产量与纤维强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纤维支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强力与支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红麻是重要天然纤维原料之一,目前其不育系三系配套制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红麻不育系高产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春播红麻不育系制种以留桩50~75cm,行比1:3最适宜,种子产量达61.38kg/667m2;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选择扦插茎段高度125~150cm,行比1:2或者1:3皆可,产量分别达58.93kg/667m2和54.47kg/667m2。但春播易受自然干旱和病虫害影响,产量不稳定。因此,建议采用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红麻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全县种植红麻10.7万亩,其中夏播面积8.6万亩,占80%,比1981年夏播红麻5.4万亩扩大了60.4%,全县总产红麻75万担,比1981年增产13.3%;平均亩产700斤,比1981年596斤提高17.4%。1982年是洪涝灾害较重的一年,7——8月份降雨536.9毫米,占年降雨量900.9毫米的59%,比历年同期降雨量241毫米多195.9毫米。大灾之年,红麻丰收,这是由于在党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和玫瑰红麻(Hibiscus sabdariffa)的生长习性有明显差别,现有玫瑰红麻所有类型的特点是生长速度慢(表1),在最适期(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播种需要180-237天的营养生长期,不论何时播种,十一月上旬之前都不能成熟(表2)。反之,红麻。的品种生长很快(表1),成熟期上有明显差异(表3)。纤维产量最高的红麻品种的最大营养生长期需135天左右(本地品种)或165天左右(外地品种)(表2)。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8.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l”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济宁地区为我国夏红麻主产区。多年来,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均为特晚熟青皮3号。1984年我市加祥县引进中熟红麻品种“7804”进行了试种。经过多年品种对比试验,均比青皮3号表现好,特别作夏播品种具有突出优点:前期生长快,后期成熟早,能够早腾茬,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播种,目前“7804”已被我市列为取代青皮  相似文献   

11.
中红麻10号(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4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303.85kg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248.20kg增产22.4%(春播);在1994-1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13.2%;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248.58kg,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8%;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5.4%,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6和1.42个百分点,也高于粤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全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体、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玉门垦区在啤酒大麦生产中总结出早播丰产经验,为了合理安排播种适期,我们在1996年春播期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及处理1.1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重复三次,小区长5cm,宽2.4m,小区面积12m2,重复间距,区间距均为0.4m,筑小埂。供试品种法瓦维特,播种密度600万粒/hm2。1.2处理:①3月14日播;②3月25日播;③4月5日播。2试验概况试验设在黄花农场场部试验地,海拔1394m,试验区前茬大麦,干煞地,肥力中等,播前耙,糖各一遍,每hmz施过磷酸钙675kg,磷二按120kg,硝按180kg。播种后及时覆…  相似文献   

13.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和玫瑰红麻(Hibiscus Sabdariffa)的生长习性有明显差别。现有玫瑰红麻所有类型的特点是生长速度慢(表1),在最适期(三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播种需要180—237天的营养生长期,不论何时播种,十一月上旬之前都不能成熟(表2)。反之,红麻的品种生长很快(表1),成熟期上有明显差异(表3)。纤维产量最高的红麻品种的最大营养生长期需135天左右(本地品种)或165天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期、密度、施肥量对夏播绿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D-饱和优化设计,采用不同播种期、密度、施肥量三因素对夏播绿豆产量及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夏播绿豆在一定范围内播期越早,产量越高.随着播种期的延迟,产量逐渐下降.7月20日以后播种的绿豆不能成熟.夏播绿豆的最佳播种期为7月5日; 最佳密度为225 000株/hm2;最佳施肥量为45~150 kg/hm2.影响夏播绿豆产量的三个因素顺序是:播种期密度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过去称洋麻,槿麻,台湾称钟麻。我国引种红麻的历史不长,主要是取其纤维,供织麻袋用,但麻袋国内用量有限。据测定,全杆红麻茎中韧皮占40%左右,麻骨占60%左右,麻骨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纤维。韧皮部分单纤维平均长度2.60毫米,全杆平均单纤维长度1.34毫米。据国外资料报导.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225kg、P2O575kg,增产干茎1410kg/hm^2。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饲用红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多数红麻生产国,红麻传统上是作纤维用。马来西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红麻生长。由于红麻特别是在其嫩枝中蛋白含量高,故对红麻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作物进行了研究。在马来西亚,通常是在红麻播种后6周时收获一次,随后每6周收获2次。生长6周左右的红麻,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8%-30%。大规模种植红麻是可行的,其产量约达到每公顷10吨。红麻可以开发成不同类型的饲料如片状、粒状、粉状,直接喂养或作青贮饲料。本文介绍了这些饲料的制造全过程。红麻作为饲料的适口性对包括牛、山羊等在内各种反刍动物进行了研究。喂养试验表明牛饲料中红麻的比例为20%-30%时,最佳生长速度为日增重0.66—0.71kg,喂养山羊时饲料中红麻比例可替代50%豆粉饲料(SBM),当红麻含量超过50%时,将导致降低动物营养的消化性能,影响动物的生长。为评价红麻对抑制动物寄生病的效果,对感病山羊进行了短期研究。在33天以上的试验期中,与对照相比,发现红麻可以降低69%的排泄量(FEC)。研究表明在小的反刍动物中,红麻具有控制寄生病的潜力,红麻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动物饲料蛋白源,并具有商品化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利用TPS夏播生产优质实生种薯的初步研究结果,它由种著大小试验、实生苗密度试验,夏播TPS生产实生种薯试验三部分组成.这三个试验是在1989~1992年进行的.试验揭示了种薯大小与后代生长发育的关系,认为3g以上的小整薯均可直接播于大田生产实生种薯,土壤肥力和实生苗密度是影响夏播生产实生种薯的主要因素,土壤肥力更重要.实生苗的定植密度应大于120株/m~2.初步证明,利用TPS夏播生产实生种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红麻播种后不同时期人工除草的保产效果及不同杂草密度所致麻皮产量损失率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杂草密度(x)与红麻麻皮产量损失率(y)为指数函数曲线,定量关系为y=90.1868e-25.008/x(r=-0.9945*),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为x=25.008ln(C+FE)/ln90.1868NVE(株/0.11米2),红麻与杂草的竞争临界期为红麻播后25—34天,红麻田杂草防除临界期和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确立为生产上经济除草,保持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