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和  李人圭 《中国麻作》1983,(2):23-24,F002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苎麻良种繁育的新技术——麻株离体压条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苎麻良种繁殖,扩大良种栽培面积,1982年,我们以深根型品种“牛耳青”为试材,采用冬催芽、春剃头取蔸,细切带芽直栽和地膜复盖育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繁殖和大田栽培,达到了老园不毁,新园当年受益的目的。现初报于下: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以新育成“桃源大叶”良种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已有茶叶科技成果的了,首次将茶树良种的繁殖、栽培和加工技术进行配套研究。在苗木繁育上总结了快速大量育苗技术;在栽培上总结了快速成园、速成丰产技术;在加工上总结了多茶类组合生产的制茶工艺,有力地促进了茶树良种的推广,在桃源大叶茶基地桃源县茶庵地区已建立了681.8公顷大奶种共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从良种和栽培角度评价茶树鲜叶品质,称为“栽培品质”。罗定市连州以提高栽培品质为前提,提出“优质栽培”的三种途径并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做法是:合理布局良种,完善栽培基础和常规栽培管理,在此前提下,①通过营养调节和生长控制,获取优质茶原料;②利用和创造有利的生态环境,生产区域“特质茶”鲜叶;③发挥良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生产高香茶和“季节优质茶”鲜叶。“优质栽培”是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运用,它是发培潜力,充分利用无时地利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全面提高茶叶品质,为今后完善茶园栽培环境和栽培管理,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刘金根(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247282)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该场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59个,白毫早是其中之一。该品种于1990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9.
我县自1986年从中国农科院麻类所引进苎麻良种——湘苎二号以来,经过二年的示范推广,现已发展到1000多亩,其中种蔸繁殖的老麻(二龄)亩产196公斤,比本地推广品种高35公斤,1987年采用种子繁殖新扩1000多亩,平均亩产75公斤以上,比地方良种增加30公斤,其高产性状已为越来越多的麻农所承认,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0.
谈充分发挥茶树良种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良种具有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优势,通过选用适应环境条件、适制茶类的良种,2良法栽培、精工细做,就能充分发挥茶树良种优势,获得茶叶生产两高一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品种纯度与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在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如细切种根、离体压条、嫩枝茎梢带叶水插及组织培养等,这些繁殖方法对楦麻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挖取麻蔸或者利用成熟麻茎进行繁殖对苎麻生产影响较大;或由于繁殖系数小,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安徽省农业厅和东至县1988年合资兴办的茶树良种场,其主要任务是繁殖适制各种茶类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种苗。东至茶树良种场的前身是一个劳改茶场,有生产茶园4000多亩,所栽茶树多为有性群体种。改为良种场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了贝叶棕引种,繁殖,栽培研究概况,总结了贝叶棕引至西双版纳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研究室多年来集累、总结的相关资料,结合育种和栽培试验实践,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和潜力为基础;以试验和高产实例为依据;预测未来消费市场对青稞的需求为目标;参照青稞生长发育的共性,对青稞良种多品种结构较高生产水平提出规范化通用技术要求,为目前青稞高产栽培和将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常规条件下,一串红盆花经播种或扦插繁殖到盛花这一栽培期通常需90-120天,若在其各生产阶段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则可使该栽培期缩短为50-80天,从而得到快速且高效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高速繁殖,和一般的高产栽培不同。高产栽培是在单位面积的条件下求高产量,而良种的高速繁殖,则要求在单位数量的种子中生产出高倍数量的种子。但是,由于种性等多种原因,花生的繁殖系数向来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生产的迅速发展。电白县文峰良种场历年来,在花生良种的繁殖中,繁殖系数总是在  相似文献   

17.
曹干 《广西蔗糖》1998,(1):23-24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繁殖系数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可大大提高甘蔗的繁殖系数,对加速繁殖甘蔗良种意义重大,其实用性为生产实践所证明。由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组培苗,需经过大田种植数糙才能完全恢复原种种性,所以一般只用作繁殖种源。因此,甘蔗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也是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将植物组培生物技术同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快的繁殖速度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种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繁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为例论述了西北地区适于种植啤酒大麦的自然生态优势 ,啤麦生产概况以及啤酒专用大麦的品种、栽培情况和各省区已经育成即将推广的啤麦新品种。并从加强大麦科学研究 ,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建立和健全大麦良繁体系和良种繁殖基地 ,增强质量意识 ,树立市场观念等方面指出西北优质啤麦基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茶树良种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浙江省农业厅承担的农业部“茶树良种无性系栽培及机械化采茶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旨在通过无性系良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茶叶生产进一步出效益、上台阶。该项目通过2000~2001年两年……  相似文献   

20.
钟桂芬 《茶叶》1997,23(4):13-16
为提高茶叶商品在饮料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一些茶园栽培管理新措施如种植无性系良种,走生态茶园土壤管理办法,早施基肥,调整茶树修剪时间,茶园间作经济果林,茶园大棚技术以及机械化采茶等进行诌议,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园需要的是”低耗,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