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红娟  王拥军  余巧红 《拖拉机》2013,(5):68-69,74
传统的盘类加工工艺方法在加工此类Q345材质零件时,刀具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通过生产实例的加工工艺,证明了螺旋插补铣在孔加工中的低刀具成本优势与高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结合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从零件图分析、夹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划分工序及拟定加工顺序等方面探析了优化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提升数控加工精度、效率和数控加工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棉机托棉架加工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实际批量生产需求,以提高产量为目标,开展托棉架加工工艺研究,通过调整加工工序、开发设计专用加工刀具等进行工艺优化,提高了托棉架加工效率与产量。  相似文献   

4.
影响数控铣床加工效率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在数控的教学实践和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可以从加工路线、刀具、安装夹紧、切削用量、刀具预调或自动测量、正确的维护保养、加强培训等几个方面着手,缩短换刀时间,实现快速加工,从而达到提高数控铣床加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车床的断续切削加工中,根据工件的材质、硬度、形状以及加工尺寸,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合理设置刀具刃磨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刀具损耗。本文重点探讨一种实用的刀具刃磨方法,该方法已经过实践加工验证,能有效控制刀具损耗,较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具有自主作业能力的自动化农业机械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农机需要精度较高的零部件与之匹配才能实现精准化作业。为了提高拖拉机零件的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零部件的模型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参数确定,在确定好刀具和坐标系、加工工序及刀具走刀路径后,采用UG自动编程技术生成了加工代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拖拉机轴类的数控加工为例,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刀具的加工轨迹,并实现加工过程的仿真模拟,最后形成加工代码,证明在拖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使用UG自动编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专用复合刀具的设计思路及应用。该刀具采用焊接式结构,多个切削刃,能够同时完成刮平面和复合倒角的加工。该刀具不仅有效保证了各个加工内容的相互位置精度,减少了刀具数量,有效节约了刀具成本,并且大幅度提升了加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根据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工业化发展趋势,分析了不同几何形态与物理特性的农产品切制加工的工艺特性,研究相应的切制加工工艺方法和开发相应的切制加工工艺装备,主要对其工艺原理、装备结构、控制方法和适用性进行研究开发.同时,通过几种典型装备的开发和实际使用与评价,对后续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初步设想和预期.企业实际应用表明:直切式切割机系列和离心式切割机系列产品均具有性能稳定、使用方便、高效率和低能耗等优点,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切削刀具在先进生产加工中得到不断普及。相比于传统的切削加工工艺,高速切削加工具有很多优点,其切削效率高,能够切削不同的材料。本文主要就高速切削的优点、高速切削加工应用现状、刀具材料的选用以及刀具结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蜗杆有齿距大、牙型宽、深度深、精度高、表面粗糙度高的特点,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蜗杆容易出现刚性差、刀具损坏、程序编写困难和加工质量差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针对这些不足,蜗杆加工时采用宏程序编程进行分层切削,使用两把刀进行粗、精加工,并且在加工过程使用变速。工艺上的优化可让编程更简单、刀具不容易损坏,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质量得以保证,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泊水质影响因素指标值为四参数区间数的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决策信息为四参数区间数的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的距离熵模型。定义了四参数区间数距离熵测度的算法,利用多指标决策的逼近理想点法,通过计算各方案的正理想解之间的贴近度,根据正理想解之间贴近度的大小对各方案从优到劣进行排序。最后,将建立的距离熵模型应用到湖泊水质的综合评价中,结果体现了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引导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是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全面分析微灌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具有深远的意义。用专利分析的方法对微灌领域中专利申请态势、布局和技术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掘在灌溉领域重点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以及重点企业,深入了解该领域内重点企业的专利布局、研发方向,从而有效地的指导国内灌溉技术的实施,并对农业机械领域的相关企业的专利申请、专利布局起到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杆塔组立是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周期长、危险系数高等特点。虚拟施工基于虚拟定义,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模拟和预演,掌握施工前后及过程中的状态。在分析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实现杆塔组立的虚拟施工过程,通过软件编译平台编写生成软件,以期为今后教学与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为探究猪肉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对新鲜购买的猪肉进行厌氧消化实验,分别以猪皮、猪瘦肉和猪脂肪为实验原料,实验温度为30℃,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进行发酵产沼气实验。整个实验分别历时76 d,113 d和83 d,总产气量分别为13660 mL,18850 mL和14780mL,平均甲烷含量分别为64%,66%和63%,产沼气潜力分别为1139 mL·g-1TS,1571 mL·g-1TS和1231 mL·g-1TS或1159 mL·g-1VS,1687 mL·g-1VS和1257 mL·g-1VS。结果表明厌氧工艺可以很好地实现病死猪肉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车用柴油机电控单元(以下简称ECU)进行准确的热仿真分析,针对某国产柴油机ECU,研究了在热仿真分析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元器件功耗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试验测试、软件仿真和估算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综合利用,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得元器件的功耗数据。这些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元器件的功耗计算。  相似文献   

16.
围绕农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以本科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融合发展为导向,通过培养方案修订、凝练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校企协同育人等举措,实施“分类培养、融合发展、实践递推”三位一体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尼梅罗指数法中单项组分评分值Fi不连续,以及过分突出各单项组分最大评分值Fmax的问题,以熵权法和二项系数法组合赋权的方式对尼梅罗指数法进行改进,并以彭州川西气田部分水质检测结果为基础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尼梅罗指数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Fi值不连续和过分突出Fmax的问题,评价结果符合实际且在5个水质级别中的分布更加连续、均匀。  相似文献   

18.
以常熟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文明演化”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例,综合分析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就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内容等问题进行阐述,有效进行生态环境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课程资源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关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工业"三废"治理不彻底、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剩余污泥回用农田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重金属无法被降解,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污染治理包括客土法、石灰改良法、化学淋洗法、植物修复等,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均有其适用范围,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土壤铅镉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展开综述,并对可能影响植物修复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同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