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滨州小开河引黄灌区是国家大型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0万亩,设计年引水量3.96亿m~3,为灌区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水源。近年来灌区管理单位在保证灌区主体功能前提下,对灌区范围进行合理划分,采取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取得很大成效,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引黄灌区湿地公园。系统总结了灌区在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能力建设,以及建立健全湿地资源网络监测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对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稳定,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链接,构成了复杂多样的食物链;湿地内动植物多样性丰富,共发现植物378种隶属于68科243属、野生脊椎动物189种,另外还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湿地出口水质与入口水质较好,净化作用明显,已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对类似湿地公园建设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定量分析了黑龙江省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环境因子主要受土壤含水率的影响,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受群落郁闭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黄河中游(龙门—汾河入黄口)河漫滩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取样法设置了13个样地,并对各样地内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同时引用课题组对以上样地内植物的α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测度结果,分析了各个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受到土壤pH值和土壤含盐量的影响,物种均匀度与各土壤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2)黄河中游湿地植物的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受到土壤pH值、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功能均匀度与各土壤因子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人们对石灰岩生态系统的认识,鉴于灌木林在黔中石灰岩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黔中石灰岩地区典型灌木林土壤酶活性特征和土壤酶与灌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淀粉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在根际中活性较非根际强;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降低。上述4种土壤酶活性与灌木林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各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与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纳帕海湿地植物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表明,纳帕海湖滨湿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在返青期有26个物种,在枯黄期有7个物种,蕨类植物仅在返青期生长。为旅游+放牧干扰(Tr);人工取草皮干扰(AR)和猪拱干扰(PF)3种干扰类型的土壤种子库中的植物物种数在返青期分别为21种、12种和12种;在枯黄期分别为2种、2种和6种。在返青期,1Tr和PF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里多年生植物均高于1年生植物,只有AR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为1年生植物高于多年生植物;在枯黄期,不同干扰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1年生植物都均高于多年生植物,这是由于枯黄期的土壤中以当年产生的种子植物为主。不同时期和干扰方式下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为双子叶植物比例均明显高于单子叶植物,说明不同的干扰方式都使得单子叶植物减少。返青期和枯黄期种子库的总密度是PF〉TF〉AR;物种多样性在返青期是Tr〉AR〉PF,在枯黄期为AR〉PF〉Tr。在返青期,TT、AR、PF3种干扰下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53、0.30、0.44。因此,可以预测3种干扰后植物群落的恢复潜力是Tr〉AR〉PF。故在植被恢复的时候不仅要重视TT后的生态恢复,还要更加重视AR和,丌后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木麻黄林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对海口市海岸带不同林分结构的木麻黄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群落物种组成简单,有物种约52种,隶属于29科46属;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较低,物种丰富度随人为干扰增强而减少;林地土壤含水量极低,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等重要土壤养分极为缺乏。土壤因子与物种多样性的简单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与多样性指数S、H’和D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初步认为这些因子是影响海口市木麻黄海防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7.
植物群落调查及修复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地生态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因此对河南省义马市铬污染区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并对其主要植物铬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污染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0种,隶属24科53属,多为多年生、耐旱草本植物;随样区内铬污染程度加重,其物种多样性指数降低,群落演替尚处于初期至早中期;污染区内98.3%植物体内铬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正常铬含量(0.2~8.4mg/kg),其中优势植物铬含量是普通植物最高正常铬含量临界值的3.13~162.91倍,是较好的铬污染区生态修复植物种质资源。综合考虑植物体内铬含量富集、转运系数以及植物生长分布状况,狼尾草、艾蒿、芦苇、皱叶酸模、白莲蒿是修复铬污染区土壤极具潜力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沪(上海)陕(陕西)高速公路信阳至南阳段4种路基边坡的物种多样性指标和土壤特性进行测定,同时分析路基边坡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穗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和"胡枝子+狗牙根+高羊茅"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强,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较差;物种多样性指标与土壤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性较小,与土壤抗冲性、土壤最大持水率相关性均较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紫溪山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运用丰富度指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4个指标分别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和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的3个指标丰富度指数、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出单峰分布格局,而均匀度指数则逐渐升高,呈现出正相关格局。2)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4个指数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呈现出单峰分布格局。其中,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表现一致;而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4个指数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次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呈现出近似双峰的分布格局。3)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4个指数也呈现出近似双峰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是植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植物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对于开展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山茶组12个物种的6个质量性状、5个数量性状以及茶果3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质量性状重要程度是果实质量性状>叶片质量性状;各数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1.43~1.91,其中3个果实经济性状(仁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的多样性值占数量性状多样性总值的37.1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物种聚类与原种地理分布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地野外调查和采样测定方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研究了白龙江上游不同林型的水源涵养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土壤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呈5个主要垂直带谱、10种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以天然干热河谷灌丛最高,阔叶混交林次之,最低的为天然杜鹃—冷杉混交林和天然杜鹃灌丛;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干热河谷灌丛最高,杜鹃-冷杉混交林次之,冷杉-青杄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2.
了解亚热带天然林土壤养分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确定不同土壤养分梯度下的指示种,对评价森林土壤肥力和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康禾自然保护区样地胸径1 cm以上的植被进行每木调查,采集每个小样方的表层土壤,通过Spearman R.分析和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发现,影响康禾自然保护区样地物种分布的主要土壤养分元素是全氮、全钾和土壤有机质;样地中含量较低的全磷与物种分布呈极显著正相关,含量偏高的全钾与物种多度和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的全氮对物种分布影响不显著,在典范对应分析取得的结果中也得到了验证;对各土壤养分元素的指示种分析结果发现,全磷的指示种最多,而全氮和碱解氮没有达标的指示种。这些结果表明,全磷、全钾及土壤有机质是天然林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的限制因子,与南方砖红壤缺磷和有机质的状况相吻合;而氮素并不缺乏,不成为天然林植物物种组成和分布的限制因子,可能与氮沉降对氮素的持续补充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北山地木兰林管局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林隙与非林隙内植物种类、数量、高度等指标的调查,研究林隙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隙内的植物种类、总株数、植物平均高度以及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林隙地,林隙促进了草本层的发育,提高了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林隙内与非林隙内的灌木种类组成、总株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很相近,林隙没有改变灌木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类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小秦岭自然保护区设立72块标准样地,通过对植物多样性的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将其森林群落划分为7个类型,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的多样性,探索了不同群落类型中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阔叶林中植物物种多样性最大,物种丰富度、多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只有物种均匀度指数较小;针阔混交林中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3种针叶林中,油松和华山松植物多样性总体上比较相似,而秦岭冷杉中植物多样性则相对较小;灌丛矮曲林与针叶林相当;竹林中物种多样性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15.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最重要的保护区之一,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十分重要。研究对生物多样性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子进行评估。研究所采用的第一手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手数据,如海拔、土壤类型、坡度、森林覆盖率、植物物种、鸟类物种等从大围山保护区的28个样点中获得。用CurveExpert统计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显示鸟类物种的多样性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生境对动物区系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作用。该研究还分析了关键景观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并对如何测度生物多样性和增强保护和管理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不仅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其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也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稀树草原是云南地区独特的植被类型但有关研究却不足。豆科是稀树草原草被层重要的科,但目前对云南稀树草原豆科物种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研究甚少。为探究哪种环境因子对云南地区稀树草原草被层豆科物种组成、丰富度及多度具有显著影响,对云南地区具有稀树草原外貌的45个样地豆科植物多样性进行了采样调查,并运用软件R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海拔高度和土壤pH值对豆科物种组成差异影响显著;土壤粘粒含量、pH值与物种丰富度成显著正相关,土壤粘粒、全磷含量与物种多度成显著正相关而海拔高度成显著负相关。该结果揭示了海拔高度和土壤因子对云南地区稀树草原草被层豆科物种组成差异的重要影响,以及豆科物种多样性对土壤养分及pH值的积极响应和对海拔高度的消极响应。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天井山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持水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设样方调查了广东天井山铜桥原生阔叶林、天群次生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等3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持水性能。初步结果显示,天群次生阔叶林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性指数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氮含量高,土壤持水性能较好;铜桥原生阔叶林的物种丰富程度稍低于天群次生阔叶林,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则较高,土壤持水性能稍弱;杉木人工林林分组成最简单,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土壤理化性质及持水性能均较阔叶林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昆明市3个湿地公园内开花植物实地调查,探讨了昆明市湿地公园全年开花植物与蝶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不仅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还受到开花植物花朵丰富程度、花朵颜色影响。在时序变化上,温度、季相变化、开花植物和植物配置是维持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从公园整体上出发,合理配置开花植物和植物花色对蝴蝶的多样性提高,以及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 (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