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某个体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急性死亡为临床特征的疫情,病猪皮肤局部水肿、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烧、气喘,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我们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病原学检测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猪蓝耳病病毒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对健康猪群药物保健,调整猪场的猪蓝耳病免疫程序,成功控制了疫情蔓延,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猪蓝耳病与局部水肿病混合感染临床病例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5,(6)
2014年8月山东省莱芜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猪急性死亡为临床特征的疫情,病猪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猪瘟病毒与副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所致。通过对健康猪群紧急免疫,调整猪场的猪瘟免疫程序,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成功控制了该场的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为猪瘟继发副伤寒感染的临床病例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重庆市某县首次输入性羊布鲁氏菌病进行疫情调查和血清学诊断监测,对此次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该县提出布鲁氏菌病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初某市发生了一起疑似绵羊炭疽疫情,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和动物实验等方法进行了综合诊断,确诊为炭疽,同时对此次疫情的疫源进行了相关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有效的防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2017年8月山东省高密市某规模化猪场发生一起育肥猪急性死亡疫情。病猪表现高热稽留,全身皮肤发红,疑似猪丹毒病;注射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未能抑制病猪死亡。为明确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发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对该病例进行了综合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病原分离鉴定等进行综合诊断,最终确诊此次疫情系红斑丹毒丝菌、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所致。通过调整猪场免疫程序,对未发病猪群紧急进行蓝耳病经典毒株疫苗免疫,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山东省某猪场暴发的仔猪腹泻、高热、呼吸困难等病症的原因,以及时控制并消除疫情,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猪场进行现场调查、查看相关记录并进行临床诊断;采集病变组织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用Excel软件整理调查结果,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发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瘟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引种、购猪车带毒、断奶应激均可能是诱发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建议,促使疫情最终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对一起最终诊断为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的农村散养户生猪疫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引发该起疫情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为广大农村养殖户防控生猪疫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11月4日起,山东省某猪场部分育肥猪出现咳嗽、气喘、发烧等症状,发病6~7 d后死亡。随后,个别母猪发生流产,哺乳仔猪、保育猪接连出现呼吸道症状并死亡。为探寻可能的发病原因,以便及时提出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测,确定本次疫情系猪蓝耳病病毒与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所致。调查发现:邻场发病、人员传播、寒冷应激、断奶应激均可能是诱发此次疫情的原因。针对此次疫情,提出全群紧急免疫伪狂犬病疫苗,并配合使用长效土霉素与抗生素进行治疗等建议。养殖户采纳了建议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最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成为中小型集约化规模养猪场常见的一种流行疫病。为有效防控疫情,减少病死猪数量,必须加强对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本文着重阐述规模化猪场如何对该疫病进行诊断与防控,以期尽量减少养猪场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某奶牛养殖场从外地引进一批奶牛,在隔离饲养期间发现奶牛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延长,病牛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病牛结膜发绀,且在发病后24 h左右死亡。根据发病牛的临床症状和解剖后的病理变化,并通过实验室病原分离与诊断,确定此次疫情是由牛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本文主要对该次疫情的诊治过程进行介绍,以期为后续类似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例猪圆环病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头保育病猪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细菌药敏结果为头孢噻呋、甲砜霉素、硫酸黏菌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敏感。根据流行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此次疫情进行了分析总结,就防控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对相关疫情的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疫情一经扩散,则很难控制和消灭,防控该病的关键是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尽早启动口蹄疫防控预案,控制疫情。主要对诊断口蹄疫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作一介绍,并以"早、快、严、小"为原则,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石柱县某肉兔场发生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控,采用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瘟。通过隔离病兔、消毒、紧急接种兔瘟疫苗等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22年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规模化猪场妊娠母猪陆续出现水样腹泻、不吃或少吃料的临床症状,2022年2月6日,产房仔猪出现呕吐、水样腹泻,怕冷扎堆,脱水严重,且传播速度快。通过试剂盒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针对检测结果对猪群进行紧急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并对此次疫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防控风险点分析,发现养猪场在生物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点,通过整改并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后,母猪群发病情况得到缓解,仔猪腹泻窝数下降,猪群趋于稳定,生产成绩逐步恢复。通过对此次案例的分析探讨,为规模化猪场对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现和防控提供临床经验,同时增强对流行性腹泻病的风险预警意识,健全规模化猪场对流行性腹泻病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某养猪场新购进的仔猪群突然发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后,使得疫情得以控制。主要对该起病例的诊断与防控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月19日,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望远镇板桥村确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查明疫情发生原因,分析可能的风险因素,及时提出有效防控建议,采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起疫情的时间、空间、群间描述,结合病例搜索、现场调查、追踪溯源,建立假设并进行验证,闭合疫情发生发展链条。调查分析认为,此次疫情很可能是2018年12月下旬生猪养殖场户经饲喂餐厨剩余物或车辆人员带毒传入引起,疫情扩散风险较低。调查结果提示,应进一步加大疫情排查监测力度,切实强化、完善对全区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监管以及对餐厨剩余物的使用监管,认真落实生产经营者的防疫主体责任,扎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本调查确证了禁止饲喂餐厨剩余物和加强车辆人员的流通控制与消毒对于非洲猪瘟防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与典型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省沈阳市被确诊,该病的确诊以及原先存在的典型猪瘟必然会对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对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和防控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和典型猪瘟的有效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病情况:该群羊共300余只,发病50多余只(多为羔羊),死亡15只。发病率16%。死亡率30%。笔者及时联系新疆畜牧科学院专家对有临床症状的5只羊进行解剖,在羊脑内均发现豌豆大虫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症状,初步诊断为羊脑包虫暴发流行。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经半个月的治疗,将此次疫情控制住。  相似文献   

19.
2019年2月24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某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对河北省生猪产业造成较大冲击。通过此次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本文从养殖数量、养殖模式、地理位置、基层力量等4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河北省的防控难点,针对上述难点,从严控饲养环节、严把屠宰环节、严守流通环节、及时落实补贴、提升基层能力、联合防控应对、加强舆情监控等7个方面,提出了重点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6月,宁夏某规模养殖场出现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现象,仔猪发病死亡30余头,病死率高达90%。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对该猪场进行诊断,判定为猪伪狂犬病疫情。分析认为疫苗的有效性、免疫程序的合理性、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并对本病的预防与控制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措施。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多种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