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天津市杰出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人选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高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3人、硕士学位3人。团队先后获得国家"工人先锋队"称号、天津市"工人先锋队"称号、两次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获得"八五"立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专家风采     
<正>焦定量(1960-),研究员,现任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西瓜研究室主任,《中国瓜菜》编委。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甜瓜育种岗位专家,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天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西瓜科研、育种及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项目、星火计划项目、农业部产业化项目、重大科技专顷、自然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几项,荣获农业部神农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4项。发表优秀学术论文25篇,著书3部,申请发明专利5项。  相似文献   

3.
正养牛创新团队瞄准都市型牛养殖全产业链技术需求,从事牛高效繁育、精细养殖、粗饲料生产、粪污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努工作,入选天津市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现有在职研究人员5人,包括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国资系统授衔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3人;博士2人、硕士3人。团队现有流动研究人员7人,其中包括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4人。近五年,团队在学科建设和自主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业绩: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农业部948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承担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育种岗位、营养岗位)工作。在奶牛肉牛种质提升技术研究与遗传改进技术集成应用、奶牛肉牛精细养殖关键技  相似文献   

4.
<正>西甜瓜育种蔬菜研究所西甜瓜育种研究始于1990年,先后承担国家级和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二十多年来,系统地开展了西瓜染色体易位转育技术、强雌基因与易位资源整合、抗病育种、三倍体育种、分子标记等综合育种技术研究与集成,发明了西瓜强雌性少籽和无籽西  相似文献   

5.
<正>茄果育种蔬菜研究所茄果类蔬菜育种已有34年研究历史,多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天津市重点自然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重点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40项,参加了"六五"、"七五"、"八五"国家甜辣椒抗病育种攻关项目,研究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农学院葡萄科研团队现有教师5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级特聘教授1人,均为博士学位,教授1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生8人。团队成员现承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研任务1项,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三区人才"和"智慧三江人才"项目2项。积极开展科企对接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7.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5人。包括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2人,硕士生导师1人,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团队获得农业农村部"大白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明星集体"、多次获得天津市"八五"立功、"九五"立功等多项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育种研究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1人,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2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博士2人,硕士5人。团队获得农业部"大白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天津市百万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明星集体"、多次  相似文献   

9.
专家风采     
<正>孙德岭(1961-),博士,研究员。现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天津市花椰菜育种授衔专家、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花椰菜岗位专家。主要从事花椰菜育种研究工作,花椰菜研究水平和良种产业化规模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0.
<正>芹菜育种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芹菜育种研究已有近30年历史,先后承担10余项国家和市级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天津市自然基金、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重点项目。开展芹菜雄性不育杂交育种研究;首次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芹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了我国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信息,为芹菜育种奠定理论  相似文献   

11.
专家风采     
正马毅(1976—),甘肃人,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证评审专家、中国奶业协会育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常务理事、生物搭息学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天津市奶牛产业科技帮扶团队首席特派员、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6)、天津市国资系统授衔专家、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1)、天津市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牛生物繁育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都市型奶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全国奶业先进工作者。主持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及技术推广课题,在奶牛良种繁育、奶牛快繁体系建设、遗传评定、奶牛营养调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培养博士后2人、研究生5名。  相似文献   

12.
一、无籽西瓜发展前景无籽西瓜是以四倍体少籽西瓜为母本,以普通二倍体西瓜为父本经杂交而配制的杂交1代种子,经培育而获得的果实。由于染色体配置异常,导致不孕,胚发育不完全,果实内仅存白色嫩瘪子,可食用而无种籽感觉。无籽西瓜可用种子进行大规模生产。无籽西瓜具备普通西瓜所没有的优势。首先是食用方便,果实的折光糖略有提高。其次是具有多倍体水平上的杂交优势,植株长势较强,抗病性提高,较普通的西瓜增产2~3成。其三是无籽西瓜生育需较高的温度,耐热性相应提高,可用作西瓜迟熟耐高温品种,延迟生产,延长供应季节。其四是无籽西瓜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生物技术育种团队由5名科技骨干组成,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1人。该团队一直致力于黄瓜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创新研究,并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进行育种材料创新和品种创新。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天津市重大攻关项目、天津市重点基金、自然基金项目等40多项。在国内率先建立了  相似文献   

14.
徐梅 《新农村》2013,(3):24-24
无籽西瓜是以四倍体少籽西瓜为母本,以普通二倍体西瓜为父本,经杂交配制而成的杂交1代种子培育所得的果实。无籽西瓜具备普通西瓜所没有的特点:一是食用方便,果实折光糖略有提高;二是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植株长势较强,抗病性增强,产量提高;三是无籽西瓜生育需较高的温度,耐热性相应提高;四是无籽西瓜生产效益较高。但在生产上,无籽西瓜与普通西瓜相比,种子需经人工破壳才能发芽;幼苗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易徒长;自交不能结实,需配植二倍体西瓜作为授粉品种。1.选种选择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深新1号、郑抗无籽5号、洞庭3号、雪峰无籽304、雪峰花皮无籽等优良品种。同时应选择授粉品种,授粉品种果实性状与无籽西瓜品种应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正>相比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具有含糖量高、无籽食用方便、抗病耐湿及丰产耐贮运等特点。而常规栽培无籽西瓜同有籽西瓜相比,667 m2增产25%,含糖量提高1%,耐贮运性能明显增强,特别是西瓜上市的雨季,具有相当的优势。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通过无籽西瓜品种引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莲都区西瓜种植由单一的有籽西瓜种植向多元化高产型优质型种植模式转变。基于此,介绍其无籽西瓜品种引进及其相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代号为"津蜜30"的无籽西瓜目前已在天津市科润蔬菜研究所育种成功,并开始投放市场。这个新选育的西瓜品种拥有漆黑的外观,瓤红皮薄,肉细脆,品质优良。新品西瓜上市后,将为市民选购夏季消暑水果提供一个新鲜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 1、西瓜面积将有所减少 由于2001年大范围出现卖瓜难现象,挫伤了农民的种瓜积极性,因此,西瓜面积将有所减少。 2、优质西瓜持续旺销 特别是少籽西瓜和无籽西瓜。针对人们买西瓜看品牌、看品种、求精不求多的新要求,各地要注重品牌意识,选择品  相似文献   

18.
少籽西瓜是指果实内籽粒数较少(一般在200粒以下)、介于无籽西瓜和普通有籽西瓜之间的西瓜品种,其既具有无籽西瓜的便于食用、高糖、口感好的特性,又具有有籽西瓜的易于栽培管理的特性,深受广大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1播种育苗。1.1品种选择砧木品种选择易生根,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较耐低温,抗病性强,与接穗亲和性好,对品质无不良影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易位和倍数体技术在西瓜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培育少籽、无籽西瓜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对染色体易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用^60Coγ辐射的适合辐射剂量,种子辐照剂量以30-50kR为宜,花粉辐照剂量1-10kR均可采用,找出了M1花粉可育率<55%可作为易位杂合体初选指标。文章还提出了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制造技术和提高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方法。利用染色体技术培养出易位少籽西瓜组合易红1号、易红5号和无籽西瓜组合粤蜜1号、粤  相似文献   

20.
专家风采     
<正>王武台(1966-),河北霸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副所长、芹菜研究室主任,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芹菜等蔬菜作物育种研究和良种产业化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