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至2013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4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新疆作为我国新兴枣区,引进和吸收了大批先进技术,并在单项技术基础上,组装配套出一批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龄期枣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同时,建立了一大批优质丰产示范园区,从而使新疆枣树栽培管理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红枣产量逐年大幅增加。本文介绍了新疆红枣发展现状、红枣产业发展中注意的问题,以及枣树品种选择及引种步骤。  相似文献   

2.
枣树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栽培的优势果树种类,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枣果产品中,我国生产的占95%以上,发展枣树生产不但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出口创汇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丘陵及河滩沙地,枣树生产都有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鲜食枣,如冬枣、雪枣等品种发展趋势较好,栽培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枣树生长结果较为特殊,花芽当年分化、花期晚、花期长,枝叶生长与开花结果对养分需求的矛盾较大;加之群众缺乏对枣树特点的认识,管理技术跟不上,致使枣树坐果率低或落果严重,栽培效益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提高枣树产量和栽培效益,调动群众种植枣树的积极性,促进枣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枣树坐果率低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环剥对枣树叶片中淀粉积累及激素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剥是目前促进枣树坐果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试验研究了花期环剥和非花期环剥对枣树叶片营养物质及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环剥对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造成的阻碍作用并不能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但是能够起到积累光合产物的作用,其积累形式主要是淀粉;这些积累的光合产物在花期会被花、幼果等库器官消耗;枣树花期环剥影响叶片内源激素的水平,可显著提高叶片内赤霉素浓度,对生长素及脱落酸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提高枣树坐果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多花树种,开花量大,但落花落果严重,一般坐果率只有2%-5%,造成产量不高,经济收入低下。因此,枣树要高产,坐果是关键。在实际生产管理中,要提高枣树产量,除采用综合技术提高树体营养外,加强花期管理,可有效提高枣树坐果率。在对青铜峡市林业局种苗场枣园管理中,采取了花期喷生长素、环剥、摘心等措施,枣树产量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6年生冬枣树在盛花期进行不同宽度的主干环剥处理,测定枣吊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宽度处理并未改变枣吊中内源激素(IAA、ZR和ABA)的变化趋势,其中环剥宽度1.1 cm的树体当年坐果率为9.87%,次年萌芽率为63.67%,表现最为良好。  相似文献   

6.
进行中卫香山高海拔地区提高压砂地红枣坐果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水、喷赤霉素、摘心、摘心加环切4项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当地红枣坐果率,且在坡下栽植的红枣坐果率明显高于坡上。据此结果进一步制定了提高红枣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枣树花量虽然很大,但落花落果非常严重,自然坐果率一般仅为1%左右。落花落果高峰大约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次落花落果量约占落花落果总量的50%以上。柏乡县是传统的枣粮兼作种植大县,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枣树坐果率,消除枣树大小年的现象,就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及提高枣树坐果率的措施分述如下:1、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1)枣树本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环剥与玉泉冬枣树生长、果树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选取高接换冠3 a生(梨枣/酸枣)玉泉冬枣树进行了不同的环剥时期、环剥部位和环剥宽度试验,分别测定各环剥处理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花开到45%时环剥最佳,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而可滴定酸最低,只有0.21%,愈合时间为32 d,其坐果率高达2.66%,平均产量最高达8.3 kg/株;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虽然坐果率不及I级主枝,但单果重、产量、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II级主枝+留营养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效果优于其他环剥部位;环剥宽度为1/6时对果树产量、果实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果树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适宜的环剥宽度应结合树体的长势根据需要来判定,长势差的树环剥宽度应窄,长势好的树环剥宽度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9.
枣树开甲也叫环剥,通过环剥或环割,切断韧皮部,暂时中断地上有机营养向根部运输,相对地提高地上树体的营养水平,满足开花坐果及幼果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坐果率和枣果品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初,224团开发种植红枣,以骏枣为主栽品种。2007年春季,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667m2)。和田地区独特的高温、干旱、多风少雨气候,对提高骏枣的品质十分有利,但由于骏枣自然坐果率很低,这种气候对骏枣开花坐果影响很大。五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提高枣树坐果率的试验探讨,积累了一些非常适用、有效的基本经验,作为提高骏枣坐果率的基本技术措施,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续第1期第2 6页)枣树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低,一般仅为1%左右。这与枣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也与种植地条件、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有关。因此,要提高枣树的坐果率,可以加强土、肥、水管理,采取栽培措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措施,可以取得枣树保花保果的显著效果。1.开甲是指在生长季对枣树主干或骨干枝进行环剥,作用是阻止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提高地上部营养水平,缓解枝叶生长与开花坐  相似文献   

12.
设计出一种双齿式电动枣树树干环剥装置,该环剥装置以转速可控型直流电机(ST44P-775)驱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的方式,能实时调控电机转速,控制电机扭矩,对环剥深度不够、环剥后不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现象以低速挡进行修复,保证环剥质量。选取树干茎粗分别为7~10cm、10~20cm、20~30cm的枣树各30棵进行环剥试验,结果显示,3种茎粗树干环剥损伤率分别为30.0%、13.3%和6.7%,树干茎粗为7~10cm的枣树环剥损伤率较高,环剥装置适用于树干茎粗10cm以上的枣树。该装置同样适用于梨、杨梅等类型果树,环剥速率高,木质层损伤率低,对提高林果类树木环剥机械化水平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9年以来,33团共种植枣树面积达1 153公顷。因此,提高枣树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尤为重要。本试验通过对枣树在花期进行环割处理,阻止光合产物向根部运输,提高地上部营养水平,缓解枝叶生长和开花坐果对养分的竞争,从而提高枣树坐果率、增加枣单果重、提高产量,增加职工收入。  相似文献   

14.
环剥环割技术在旱地枣树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剥环割是控制果树成花和坐果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盛花期对“疯长。的旱地枣树实施环剥环割技术可有效控制树势,提高产量,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叶月琴  高瑞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0):78-78,102
枣树的培植在我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我国现有的红枣种植面积约在73.3万hm2以上,年产枣量在10亿kg以上。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发展红枣相关产业前景非常乐观。介绍了红枣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进一步推进红枣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和其他果树相比,枣树开花多、花期长,消耗养分大,在生长期间,落花落果现象严重,一般坐果率仅占全部花果的1%左右,这是红枣产量不高的原因。要红枣高产,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土壤追肥。在4月底5月初,每株枣树对水施尿素1.2千克或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优质枣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枣树是开花多、坐果率低的树种,常因管理技术措施不到位,造成相当多的枣树花多、坐果少,影响了枣农的收益。为提高枣树坐果率和减少落花落果,在花果期要抓好以下8个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将树干或枝用利刃或特制的刀具剥去一定宽度的一周树皮.这种做法叫环状剥皮,简称环剥.在北方果树中,环剥技术应用最早的是枣树,俗称枣树开甲.环剥可促进坐果,有利成花和抑前促后的作用,但环剥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对豫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枣树,在高接换头后采用不同管理技术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管理措施对枣树树势和产量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的土肥水管理基础上,采用枝干环剥和花期喷肥喷激素的新技术措施,可在高接换头后第二年恢复产量。  相似文献   

20.
枣树是多花树种,花期长,花量大,但坐果率很低,一般高产树成熟果数仅占花蕾开放总数的1%~2%。为了搞好红枣生产,我们通过开展枣树保花保果试验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红枣产量和品质有了显著提高。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