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沙棘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栽植密度下,沙棘幼苗的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热值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在栽植密度为75 cm×100 cm及100 cm×100 cm时沙棘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都高于其他密度;在密度为30 cm×30 cm时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生物量最低。苗高最高达95.8 cm,最低为61.4 cm。地径最高达13.79 mm,最低为11.63 mm。生物量最高达163.36 g,最低为105.85 g;不同密度下,各器官热值大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大小顺序为叶〉干〉枝。同一密度不同器官间的热值差异显著,不同密度之间相同器官热值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凤丹'不同器官中氮、磷、钾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探讨'凤丹'各器官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及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特性,揭示'凤丹'不同生育期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以期为油用牡丹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采用刨根法在'凤丹'不同生育期取样,将植株按根、老茎、嫩茎、叶柄、叶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干旱半干旱浅山区油用牡丹(Paeonia rockii)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研究了不同栽植时期不同栽植方法对物候期、成活率、枝条和根系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栽植方法中秋季覆土斜栽的成活率、枝条长度、粗度、叶片数、根系长度和鲜质量最高,分别为98.42%、42.13cm、25.64mm、10.35片/株、45.59cm和216.28g,较最低值春季露头直栽分别提高了60.37%、50.09%、37.85%、64.03%、47.25%和18.13%。建议干旱半干旱浅山区采用秋季覆土斜栽技术来提高油用牡丹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油用牡丹"凤丹"的种子采收、制种、苗圃地选择、整地以及播种、苗期管理等技术要点,为牡丹"凤丹"种苗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原牡丹的油用牡丹如"血染风采"、"紫斑白"、"凤丹"、"和平红"、"景泰蓝"等数10个品种的筛选,筛选出适合临沂推广种植的油用牡丹品种,并对其优势品种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安徽铜陵3年生油用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分析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和追肥措施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状况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用牡丹引种栽培后第二年的平均抽梢长度为28.53 cm、单果鲜重为9.39 g、干果出籽率为29.58%、干籽出仁率为46.35%.在考察指标中,单株结果数、一级分枝数和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较高,分别达到40.20%、27.44%和13.55%,说明这3个指标的变异幅度较广,可进一步优化栽培条件从而获得更佳的表现.此外,通过极差分析发现基肥种类及用量、栽植密度对油用牡丹生长状况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程度均高于追肥措施的影响,在栽植油用牡丹时应着重考虑基肥和栽植密度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基肥和密度.适当的遮阴能有效提高油用牡丹落叶时间,促进根系二次发育.  相似文献   

7.
以4种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A1(5 cm*5 cm)、A2(10 cm*10 cm)、A3(15 cm*15 cm)、A4(20 cm*20cm)]下的北美红栎幼苗为材料进行容器育苗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下北美红栎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和各生物量积累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北美红栎的栽植密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北美红栎容器苗生长影响差异显著,A4(20 cm*20 cm)组栽植密度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以及各生物量表现值最大,说明其最有利于北美红栎容器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核桃和‘凤丹’牡丹都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核桃幼树栽植后3~4年才能挂果有收益;‘凤丹’牡丹是小型灌木,且生长周期较短,单独栽培对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可以通过核桃林下套种‘凤丹’牡丹的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此增加短期产出,本试验为了探究核桃林下间种‘凤丹’的最适栽植密度,进而开展此试验。【方法】以核桃林下2年生‘凤丹’牡丹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其在35种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每种植密度小区面积为60 m2,随机区组),不同栽植密度对牡丹生长量、牡丹结籽量及丹皮产量、牡丹籽千粒质量和丹皮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差异。【结果】:1)随着株行距的增大,‘凤丹’牡丹实生苗植株的生长高度、分枝数量、新梢粗度、根条数量、根条长度、根粗和丹皮酚含量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结籽量和丹皮单位产量变化趋势相反,当株行距增大到一定限度时,其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则又相对减缓;2)在株距大于30 cm,行距不低于40 cm时,即栽植密度为52 500株/hm2左右,牡丹的生长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3)栽植密度达到33 345株/hm2,牡丹结籽...  相似文献   

9.
通过整地与栽植深度对林木生物量影响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工程穴状整地(穴径100 cm、深60、80、100 cm)较一般小穴整地(穴径30 cm、深30 cm)之5年生林木径生长量分别提高7%、9.7%和11.3%;高生长量分别提高3.4%、7%和9.6%;林木根量可增加78.2%;栽植深度以40~50 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翻地深度和不同栽植密度的造林试验,对河北省查字龙头山种苗场的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栽植5a后,调查结果表明:深翻15cm可促进华北落叶松树高与胸径生长,深翻15cm比深翻40cm和对照的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5cm、16cm,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0.12cm、0.23cm;造林密度2.0m×2.0m的比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低4cm、胸径高0.07cm;华北落叶松在一年中的7、8月份生长量最大,深翻15cm和40cm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6.60%和43.71%、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52%和40.65%,造林密度2.0m×2.0m和密度1.5m×1.5m的树高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38.23%和40.43%、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年生长量的44.93%和40.45%。因此,通过适宜深度翻耕与合理的栽植密度造林可提高华北落叶松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11.
油用牡丹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发展油用牡丹上有独特的优势。试验从土壤处理、种苗处理和栽植时间3个要素入手,从洛阳和荷泽两地引种凤丹牡丹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适生性,总结了引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襄阳地区油用牡丹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北林业科技》2015,(4):80-81
<正>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指以收获种籽提取牡丹油为主要目的的牡丹品种类群的总称,目前主要的油用牡丹栽培类型有"紫斑牡丹"P.rockii和"凤丹牡丹"P.ostii两种。由于牡丹籽油丰富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价值,油用牡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片种植的热潮。笔者根据近年来在襄阳地区开展的油用牡丹育苗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襄阳地区油用牡丹育苗及管理技术,以期为湖北省  相似文献   

13.
2021—2022年,在沅江市开展洞庭湖平原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同栽植深度对香樟生长及香樟黄化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香樟黄化病感病率较低、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快的栽植深度分别为-5~15 cm、0~20 cm、-5~10 cm。综合考虑黄化病、成活率、生长量、造林成本等因素,洞庭湖平原碱性土壤条件下香樟最适宜的栽植深度为0~10 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祥丰牡丹的价值、市场需求和前景发展进行分析,为引种推广该新品种提供参考,以促进祥丰牡丹与油用牡丹企业健康发展,保障油用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借鉴油茶、土地整理等领域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油用牡丹品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收益、田间管理费用、投资回收年限和种植农户人均收入增加率5个评价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Yaahp11.1软件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以凤丹牡丹为对照,对祥丰牡丹和凤丹牡丹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祥丰牡丹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好",凤丹牡丹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一般"。单位面积产量上,祥丰牡丹比凤丹牡丹产量提高近750 kg·hm-2,提升126.84%;单位面积收益上,祥丰牡丹因产量提升,平均收益提高约22 500元·hm-2;田间管理费用上,祥丰牡丹的表现略低于凤丹牡丹;投资回收年限上,祥丰牡丹可在种植后第3年实现收支平衡,早于凤丹牡丹1年。祥丰牡丹新品种在经济效益方面优于凤丹牡丹。【结论】相较于凤丹牡丹,祥丰牡丹新品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种植农户收入提升、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其未来发展趋势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会形成较高的经济收益和利润,祥丰牡丹新品种具备被农户和企业大范围推广引种的价值和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3a、4a、5a生凤丹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探讨凤丹超级苗选择方法与标准,并根据拟定的标准选出适宜的凤丹植株,营建凤丹超级苗苗圃基地,为凤丹大规模种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同等栽植条件下,3a、4 a、5 a生同龄级凤丹个体之间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且3 a、5 a生凤丹地径生长量差异大于苗高生长量。2 3 a、4 a、5 a生凤丹地径与苗高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仅5a生苗关系显著。3凤丹超级苗选择标准按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同时加上1.5倍标准差,3 a生苗入选率为3.81%,4 a生苗入选率为4.57%,5 a生苗入选率为4.36%。4选择出符合标准的凤丹植株955株,合计入选率3.91%。  相似文献   

1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经过连续14 a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引种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5 m×2.0 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2)抚育压青6 a的辐射松幼树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02倍,地径生长量为对照的2.19倍;每株幼树施20 g(N)+100g(P)施肥量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65.7 cm~120.2 cm,地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74 cm~3.83 cm;1/3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生长量提高295.7 cm,地径生长量提高3.0 cm,1/4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提高198.1 cm、地径生长量提高2.54 cm;(3)辐射松1 a中有2次高生长高峰期、3次径生长高峰期,高、径速生期在4~6龄年出现,幼林的根系、枝干、叶的生物量在5 a生时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红椿是中国珍贵乡土速生用材树种。为了研究红椿不同种源在武汉地区的适应性和生长差异,对4个红椿地理种源苗期、6 a生幼林树叶片及其生长量性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种源红椿叶片的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这5个指标性状,6 a生幼林树的观测值皆大于苗期的观测值。苗期时不同种源间复叶长、复叶宽、小叶长、小叶宽、小叶数、复叶长宽比、小叶长宽比这7个叶片性状皆存在极显著差异;除小叶长外,红椿6 a生幼林树不同种源其他性状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种源间不同林龄红椿生长量指标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的增加红椿不同种源生长量之间差异也随之增大。4个种源6 a生红椿生长量排序为福建来舟(LZ)>福建武夷山(WY)>江西井冈山(GS)>江西官山(J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苗期的叶片性状间相关显著性较高,6 a生幼林树的叶片性状间除极个别性状表现出显著相关外,大部分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笔者阐述了凤丹牡丹、紫斑牡丹2种油用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国内油用牡丹的发展现状。从土地选择、栽植时间、栽植密度、田间管理、种子采收、病虫害防治6方面介绍了油用牡丹种植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山西省开发推广油用牡丹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曼地亚红豆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从四川绵阳市引进1~2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640株,分别栽植于云龙县漕涧林场和大理州林科所苗圃.经2年的观察,其成活率达99.1%,年高生长量为21.7~28.8cm,年地径生长量为0.31~0.61cm.认为本地引种曼地亚红豆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红叶石楠在山地上的栽植效果,2011年在建阳范桥国有林场进行红叶石楠不同坡位、不同施肥处理对比试验。对6年生的红叶石楠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在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平均地径生长量0.9 cm·a~(-1),平均树高生长量48.8 cm·a~(-1),平均冠幅生长量28.4 cm·a~(-1)。不同坡位对红叶石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下坡与中坡、上坡间均达到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红叶石楠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施基肥+追肥处理>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且3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是可行的。选择山地的下坡位,采用施基肥+追肥的施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叶石楠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