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养猪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加强猪场的环境控制已成为发挥养猪生产潜能、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增加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场的环境包括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等猪舍外环境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猪舍内环境,本文从外环境和内环境两个方面对猪场舍的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智能养猪,是把工业上智能制造的理念迁移到养猪业,围绕养猪产业链构建更广泛的网络化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可以更广泛地协同集成各类软硬件和最新技术,从而基于养猪产业生产等多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介绍了目前国内智能养猪市场主要涉及的大数据平台、猪场物联网平台与设备、人工智能技术及解决方案等领域。分析了我国智能养猪领域存在的3大问题:农业物联网标准化程度低,猪场智能设备普及率不高,应用模型实用性有待加强。展望了智能养猪的3大发展趋势:机器自我学习是突破点,数据是最终驱动力,平台化优势将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3.
李永辉 《猪业科学》2011,28(12):36-39
中国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国内外养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然而,养猪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许多猪场面临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养猪技术人才缺乏,猪场劳动强度大,导致猪场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益差。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猪业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养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猪场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的养猪技术水平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仍然较低,许多猪场面临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如缺乏养猪人才、猪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近几年,许多规模猪场开始考虑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猪场生产效率,提高猪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赵克斌 《猪业科学》2011,28(3):38-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猪业逐渐由以散养和小规模饲养为主的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式转变。我国养猪生产趋势与全世界是一致的,即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猪场的数目越来越少。过去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对猪场进行管理是传统养猪业的普遍手段,这种手段从养猪业诞生一直沿用到现在。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养猪产业不得不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以求以高效的生产来应对日益增长的生产成本和波动的市场行情。然而,猪场规模大了,猪的饲养头数多了,圈舍多了,必须要有更多的员工来进行管理。因此,猪场的正常运作更多地依赖于人的饲养管理水平。单纯通过人工来进行猪场管理越来越多地制约着猪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猪技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猪场的防疫工作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要确保养猪的防疫安全,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猪效益,必须抓好以下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2,39(10):54-56
后非洲猪瘟时代,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加速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5G等核心技术与养猪业的融合,我国养猪业开始从较为传统的养殖模式开始向全面数智养殖模式过渡,养殖业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本文综述了数字化及智能化养猪面临的困境、对策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8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猪场建筑设计和生产设施在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和国际化转型,养猪生产从业者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也有所提高,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大幅提高,现代养猪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型的产业升级时代.但是,笔者通过近期市场走访、分析和调研,发现规模化猪场生产经营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仅供交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规模化猪场养猪数量的增多和养猪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养猪业发展日益壮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国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加强,我国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相继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1]。如何从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的源头来解决污染问题显得更为直接和重要,解决规模化猪场粪尿及废弃物的转化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生产出安  相似文献   

11.
<正>未来,现代专业化的规模养猪生产将逐步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流,而最耀眼的养猪主力必将是集团化的养猪企业。集团化养猪企业的"打理"必须有其自己的模式。1现代集团化规模养猪中国养猪业正处于从传统、经验和业余型的经营管理向现代专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时期,这是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未来10余年,庭院养猪将彻底消失,80%~90%的中小型规模猪场将因经营管理、市场和环保等方面原因被淘汰出局。现代专业化的规模养猪生产将逐步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流,而未来最耀眼的养猪主力必将是集团化的养猪企  相似文献   

12.
广东猪场崛起 (一)传统养猪向现代化转化,必须改造传统的养猪技术,猪场是最佳试验阵地。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转化,浩荡的猪场大军便将应运而生,猪场生产在养猪生产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建国以来,一些国营猪场已为猪场经营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教训,但它们本身同样要完成从传统技术向新技术转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专业户数量不断增多,养猪业科学技术日益普及,专业养猪业也逐步巩固和繁荣。如何设计建造一个现代化养猪场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机械化养猪饲养工艺,猪场的功能和生产建筑辅助建筑和猪场机械化等规划设计进行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5,22(12):66-67
我国养猪业逐步的、快速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猪场选择及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在猪场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影响本猪场生产的发展。我国是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不仅数量多,而且养猪生产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自然环境、人文习惯也迥然不同。根据中国养猪的情况,多样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规划和设计猪场建设时,首先应该遵循这条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当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人文习惯、所养猪的特点、饲料条件以及当地养猪的习惯方式来考虑。比如种猪和商品猪对猪舍要求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养猪业也从传统的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养猪业发展。目前,规模化养猪生产已占当地生猪出栏数的80%以上。这一转变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搞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治成为一个重要的新课题。近年来,疾病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新近发生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养猪业正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猪生产向规模化养猪业转变,养猪生产也由数量的增加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移,在这种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又恰逢猪病新、老重叠,即原有的猪病尚未消灭,而新的猪病又从国外传入,使猪场的防疫形式变得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传统的兽医防治经验和固有的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猪业正在经历由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化养猪模式转变的重要时期,规模化养猪、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是养猪业向工厂化、机械化、知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规模化养猪业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和制定出一整套适合当前规模养猪水平的综合性防疫体系,装备规模化猪场,是兽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规模猪场防疫体系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隔离将猪群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范围内进行饲养的方法称为隔离。隔离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基本防疫措施之一。其内容包括猪场的选址、布局和建筑。详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业生产的发展、市场供求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种植模式和品种的改变,养猪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转变。养殖小区、大、中、小各种养殖场相继建成,但一些中、小型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状况却不令人满意,关系到生产经营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列出笔者在指导养猪工作中所见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今日养猪业》2021,(2):94-94
《今日养猪业》杂志主要面向规模猪场,饲料、动保等养猪业上下游从业人员,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以"贴近实际、贴近实践"为宗旨。主要栏目有财经、产业分析、专题、生产管理、疫病防控、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实验研究、猪场设计等。为了促进发展、扩大交流,特向养猪界征集稿件,欢迎国内外养猪科研领域及养猪一线的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也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猪的疫病仍比较严重。由于疫病的存在,导致市场行情比较差,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造成猪场的严重亏损或倒闭,所以进入秋冬季以来养猪业发展缓慢。现从猪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入手,来提高当前的养猪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