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北林业科技》2017,(6):24-27
林木良种是森林资源高效培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优化杉木良种资源应用的配置,以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建瓯市和大田县两地种源种子为对照,开展产自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等10个单位14个1至3代杉木种子园良种的轻基质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茎、高茎比、质量指数等8个苗期生长与质量指标的调查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不同世代良种和相同世代不同种子园良种间的生长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杉木不同良种之间的苗木生长特性存在差异;依据苗高、地径和生物量进行苗木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世代良种的苗木质量总体上优于对照组,苗木质量指数最高的是尤溪林场3代,高出总群体平均值25.21%,其次是洋口林场3代、光泽华侨林场3代、官庄林场2.5代、长汀2代,高出总群体平均数的14.12%。  相似文献   

2.
为对比杉木不同种源在瘠薄土壤生长状况,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6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 a生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方法,土壤来自杉木林分40~60cm深的土壤,在盆栽1年分别测定不同种源苗高和地径,结果表明:洋口种源、尤溪种源和官庄种源,相对6个种源苗高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5.7%、5.6%和4.1%;官庄种源和洋口种源,相对6个种源地径生长总数平均值分别增长了11.0%和0.8%。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个杉木不同种源分为3个类群,A类群是尤溪种源、洋口种源和官庄种源具有较高的苗高和较粗的地径,在低养分土壤生长较快;B类群是华侨种源和卫闽种源在低养分土壤生长中等;C类群是将乐种源在低养分土壤中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种源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第3代种子园实生裸根苗生长状况,以4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省光泽华侨国有林场,以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为对照(CK)于2020年1月17日对各种源苗木测定苗高、地径、苗木各器官生物量并计算了高径比和茎根比,结果表明:尤溪、将乐和华侨3个场的种源苗木相对官庄(CK)分别高出12.8%、4.7%、2.2%,但相对官庄(CK)之间苗高差异不显著(P>0.05);将乐、华侨和尤溪3个场种源苗木相对官庄(CK)分别增粗了22.6%、16.1%和12.9%,但相对官庄(CK)之间地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杉木第3代和第2.5代种子园良种苗木生长,认为杉木良种苗木的生长优势主要体现在苗高和Ⅰ级侧根数上。尤溪杉木第3代种子园良种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良种1a生裸根苗苗高分别为0.51m和0.49m,分别比人工林采集种子的苗木高27.5%和22.5%。Ⅰ级侧根数量分别为23.33条和24.67条,分别比人工林采集种子的苗木多32.86%和40.49%。而尤溪第3代良种与官庄第2.5代良种苗木间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5个杉木优良品种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杉木优良品种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1年生时生长表现最优,其苗木高,地径粗,苗木健壮;邵武卫闽杉木第2.5代、第2代苗木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一般;三明市郊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在福建杉木中心产区推广的杉木良种,选择5个杉木良种(福建尤溪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福建洋口第2代种子园实生苗、广西融水第1代种子园实生苗、洋020无性系组培苗、福建沙县本地种源实生苗),在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开展不同杉木良种、不同坡位造林对比试验,造林后12 a对不同杉木良种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  相似文献   

7.
以信丰县林木良种场从福建洋口林场引进杉木2.5代种子园无性系,2008年在信丰县林木良种场建立种子园,2014年11月从中采集64个半同胞家系种子,进行苗期子代测定,对其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探究苗期生长性状因子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选择出表现好的家系。结果表明:2.5代种子园子代家系间的苗高、地径、轮枝数生长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苗高与地径、苗高与轮枝数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地径与轮枝数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苗高与地径的生长表现,通过LSD法初步选择出E43、E07、E51、E11、E30、E21、E65、E16、E53、E69、E18、E63、E37等13个表现优良的杉木2.5代种子园家系。  相似文献   

8.
于202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德苗木有限公司苗圃对毛红椿14个家系1年生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家系间的各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12号、7号家系的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其地径、苗高、主根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分别比群体均值提高19.84%~28.54%、24.38%~36.32%、23.95%~35.56%、23.03%~33.82%、23.86%~35.42%、25.93%~38.52%、23.65%~34.99%。毛红椿家系各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其中叶生物量、苗高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25.38%、22.80%,苗高和叶生物量指标可作为早期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经苗期多性状指标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毛红椿优良家系:7号、12号、3号、8号,其苗期生长较好、根系发达。研究结果可为毛红椿的良种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30个桢楠优树的半同胞子代家系1.5 a生苗木为研究对象,测定苗高、地径和当年生新梢长度等生长量,分析各家系苗期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适宜四川复杂立地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优良桢楠家系,为桢楠遗传改良及后期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当年生新梢长等3个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均受到强遗传控制,且3个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苗高、地径生长量,筛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优良家系,其中崇州古寺2号家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0.
美国火炬松第3代种子园不同家系育苗与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个美国火炬松(Pinus taeda)第3代种子园优良家系引种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苗高、地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对1年生火炬松苗高、地径生长性状与混合马尾松家系进行t检验,表明:火炬松表型好,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显著优于马尾松,经过选育后可显著提高现实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