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三大主要害虫,尤其是迁飞性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近十年来为害日趋严重。时值春耕季节,全球顶级农化企业瑞士先正达公司新开发杀虫剂——福戈,将成为农民朋友高效防治这三大害虫的新利器。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最高年份,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均与常年相当。预计今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这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将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稻瘟病、纹枯病、稻螟和"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是影响四川省水稻高产稳产的重大病虫害。由于目前我省推广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抗性水平较低,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5.
<正>稻纵卷叶螟是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三大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危害稻叶,严重时全田白叶,孕穗期对水稻危害特别大,严重影响产量。近10年来,由于害虫抗药性、不同地域耕作制度、气候特征以及害虫迁飞特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该害虫在全国主要稻区大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为害加重,已成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入夏以来,南方暴雨频繁,锋面天气多,6月下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开始大量迁入南方的湖南等稻区,进入虫量较多,发生数量高于上年同期,预示着南方水稻"南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大。目前田间大量发生的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其发生时间相对比较偏早,进入7月、8月以后,晚稻大田这两种外迁害虫几乎年年都是大发生。也就是说晚稻上部遭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下部则被褐稻虱栖息吸食危害,晚稻生产面临最严重的威胁,防治失策晚稻将有大面积死秆倒禾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时间长,常年中等至偏重以上发生,不仅对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且显著加重了防治上的负担,使得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同时乱用药、滥用药现象相当普遍,导致害虫抗性加速上升。为了搞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无害化治理工作,2013年南通市通州区进行了水稻病虫害用药技术组合示范工作,主要研究以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  相似文献   

8.
稻虫与气候     
<正>据调查,危害水稻的害虫有150多种。在我国南方各水稻产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粘虫、黑尾叶蝉、稻蓟马等数种。水稻生育期不同,害虫发生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年份,早稻秧田以黑尾叶蝉为主,本田分蘖期主要为二化螟,穗期除二化螟外,还有稻纵卷叶螟、黑尾叶蝉、白背飞虱。晚稻秧田期,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害虫发生的种类和危害较早稻秧田多而严重,主要有稻蓟马、黑尾叶蝉、稻螟蛉,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累遭害虫危害。目前已知水稻害虫185种,其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背飞虱、白翅叶蝉、黑尾叶蝉、稻秆蝇、直纹稻弄蝶、食根叶(虫甲)、稻负泥虫、稻蓟马、稻管蓟马和禾蓟马;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受害成灾的有大螟、稻象(虫甲)、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二化螟、稻飞虱和稻卷叶螟在水稻上发生量大,世代重叠,防不胜防,更为严重的是施药效果不理想,甚至越用药,害虫发生就越严重。调查发现,菊酯类、有机磷等类农药在稻田上的大量使用,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失去了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因此,只有合理施药并切实保护好水稻害虫的天敌,才能破解当前"越施药→虫害越严重→越施药"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科学种养》2013,(7):4-4
目前,南方早稻种植区已进入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有关专家认为,受迁飞性害虫逐步北迁、增殖,早稻普遍进入感病敏感期,大部分稻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螟虫等影响水稻产量的重大病虫普发、重发的风险增大,发生量将明显上升,发生范围增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抢抓防治时机,确保早稻生产安全,农业部和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及南方稻区水稻虫害发生较严重,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轮番发生,危害加剧,害虫抗性发展加快,化学防治难度加大,出现大面积减产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害虫,近几年来,国内外开发了许多水稻杀虫剂新品种,并在中国陆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随着用药量的增大,二化螟、稻飞虱和稻卷叶螟等在水稻上发生量越来越大,且世代重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农民们施药效果不理想,即"药杀虫不死",甚至出现越用药害虫发生越严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早稻和晚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近些年来,在南方稻区发生和危害重。每年的7~8月份,从南方迁入的稻纵卷叶螟迁入量大,迁入峰次多,尤其是在锋面天气多和台风雨多的情况下,迁入量突增,常造成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对晚稻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省植保站预计2018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发生面积6900万亩次左右,潜在损失达100万吨左右;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稻瘟病流行风险较高,水稻病毒病等将在部分部稻区发生危害。一、小麦重大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是瓮安县水稻种植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2020年,瓮安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程度达五级,第三代、第四代幼虫接连大发生,不但危害高峰期早于往年,危害期也长于往年。本文对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海南省大部分晚稻处于返青分蘖期,东北部稻区早播晚稻处于分蘖期至孕穗期,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得到一定控制,重发区(琼海、定安)发生程度有所减轻。稻叶瘟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部分地区开始发生。一、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趋势1.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8.
<正>《农药市场信息》2007年第10期以来,已连续数期报道了来自农业部和南方及东南地区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严重超常暴发的消息。其中一串串震撼人心的数字,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早日实现其成功控制的极大祈盼。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江西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几种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技术,总结了防治效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南方大部稻区早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中稻处于分蘖期。江南稻区出现"两迁"害虫同期突增峰。截至目前,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2.6亿亩次,近两周新增8751万亩,增幅为50%。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纹枯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7008万亩次、4863万亩次、7480万亩次、824万亩次、5978万亩次和17.3万亩次。自6月下旬以来,湖南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湘潭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