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盐胁迫下棉花体内Na+的积累、分配及耐盐机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NaCl胁迫下,棉花体内以阳离子Na 为主要毒害因子,耐盐性不同的棉花根、茎、叶内Na 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Na 含量吸收和累积最多的部位是:不耐盐材料的根、耐盐材料的根和叶、强耐盐的叶。不同耐盐性的材料从外界吸收的Na 总量就全植株来讲大致相同,只是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存在差异;低浓度NaCl(0.2%)下,不耐盐、耐盐材料的全植株Na 量分别上升1.9倍和2.9倍;高浓度NaCl(0.4%)下,不耐盐、耐盐、强耐盐材料分别比对照上升3.6倍、5.2倍和5.3倍。尽管棉花萌发阶段几乎不吸盐,但成株期是吸盐的,且吸盐量提高很多倍,这说明棉花对盐分的吸收具有发育阶段性,同时也反映出棉花耐盐的阶段性。总之认为棉花的耐盐机理与小麦、大麦等作物不同,具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赤小豆和红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赤小豆和红豆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赤小豆和红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耐盐指数均显著降低,等浓度NaCl处理下,红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耐盐指数均较赤小豆高,且萌发抑制率相对较低。赤小豆与红豆幼苗根长、芽长和鲜重均显著降低,等浓度NaCl处理下,红豆幼苗的根长、芽长和鲜重指标均较赤小豆高。研究表明红豆比赤小豆耐盐性更强,更能在盐胁迫环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3.
水稻孕穗期剑叶形态和蒸腾特性与耐盐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生长状态下灌溉NaCl配制的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于孕穗期取样分析Na+、K+、Ca2+的吸收规律和剑叶的形态及蒸腾特性,并分析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耐盐性按耐盐系数高低依次为:龙稻5>长白10>松粳12>东农425>牡丹江26>牡丹江30。盐胁迫后水稻植株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耐盐品种地上部Na+积累量较少,根中较多,耐盐品种地上部K+积累多,根中差异不明显;Ca2+大多集中在根部,胁迫后耐盐品种在根部变化不明显,敏感品种下降较多。盐胁迫下,供试品种的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耐盐品种剑叶受损较轻;部分品种的剑叶在胁迫后发生卷曲,部分品种由卷曲变为平展,耐盐品种的卷曲度要小于盐敏感品种。叶绿素含量相对值随品种耐盐性的降低逐渐降低,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盐胁迫后,耐盐品种较盐敏感品种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高,而冠层温度则随品种耐盐性的降低而升高。孕穗期地上部K+含量相对值、剑叶宽相对值、冠层温度相对值、根Na+含量相对值、根Ca2+含量相对值、剑叶面积相对值和蒸腾速率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耐盐性筛选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13份茄子材料为试材,用0、30、60、90、120、150 mmol/L和180 mmol/L的盐溶液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了不同材料的萌发期耐盐性.结果发现,低浓度盐胁迫(< 90 mmol/L)促进一些材料的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盐胁迫(>120 mmol/L)抑制了种子的萌发;13份材料间存在明显的耐盐性差异,2份为极耐盐材料,3份为盐敏感材料,其余为中等耐盐材料;NaCl浓度120 mmol/L时为茄子耐盐萌发试验的临界浓度,为耐盐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粱在盐胁迫下特定蛋白的表达及与耐盐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颖  杜荣骞 《作物学报》1999,25(1):76-81
报道了通过统计学上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对植物耐盐性有显著贡献的蛋白质,并应用方差分析探讨上述蛋白质的最佳诱导条件,以便探明盐胁迫一特定蛋白一耐盐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NaCl诱导的高粱耐盐性是众多蛋白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受盐诱导的15. 5 kD根蛋白、受盐诱导的71. 4 kD叶蛋白对高粱耐盐性具有显著正贡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胁迫下罗布麻种子耐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麻作为一种重要的耐盐性植物,在盐碱地土壤生态修复和植物引种改良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对罗布麻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罗布麻种子萌发的差异。试验以罗布麻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Na2SO4、NaHCO3在种子萌发阶段进行盐胁迫。结果表明:随着盐分浓度的升高,罗布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低浓度盐胁迫对罗布麻种子萌发的抑制相对不显著,但高浓度盐胁迫抑制效果显著。随着盐浓度的上升,起始萌发时间会出现滞后现象,且NaCl对罗布麻种子起始萌发时间的滞后最明显,NaHCO3次之,Na2SO4相较最不明显。罗布麻种子萌发对NaCl较敏感,抑制作用最强。同时NaCl对种子的萌发延缓作用高于其他2种盐。耐盐性结果比较显示,3种盐的耐盐适宜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为Na2SO4高于NaHCO3和NaCl,罗布麻对Na2SO4的耐盐极限浓度可达7.81%。相较于Na+~Cl-型盐碱土引种栽植,罗布麻更适宜Na+~SO42-型盐碱土。  相似文献   

7.
以探讨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的耐冷、耐NaCl性与植株水平抗病、耐盐性的相关性为目的,用赤霉病抗性、耐盐性不同的大麦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它们的离体培养花药及小孢子对低温、NaCl预处理的培养反应。结果表明:感病材料低温(5℃)预处理17d的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比未经低温预处理的低,抗病材料则有一定的升幅。用NaCl溶液直接处理游离小孢子,所有供试材料的小孢子存活率随处理浓度升高不断下降,耐盐材料的存活率下降幅度比盐敏材料的小,且抗病材料的降幅比感病材料的小。说明:供体植株水平的抗病、耐盐性在花药、小孢子水平上也能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NaCl胁迫对3个番茄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对番茄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供试的3个番茄品种中,不同品种番茄种子萌发受盐胁迫抑制的程度不同,北运一号为耐盐品种,白果强丰不耐盐,三星903耐盐性中等。  相似文献   

9.
以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 L.)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盐溶液对高山紫菀种子及幼胚生长的影响。使用浓度为0.30%、0.60%、0.90%、1.20%和1.50%的NaCl、Na2SO4、MgCl2和复合盐(NaCl ∶Na2SO4=2 ∶1)溶液模拟盐胁迫,以蒸馏水作为对照,测定不同盐胁迫下高山紫菀种子萌发及幼胚生长指标。结果表明: 1) 4种盐胁迫下,浓度为0.30%的MgCl2盐胁迫的种子发芽率与ck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的发芽率显著低于ck;所有处理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与ck均有显著性差异。 2)各盐胁迫处理下,胚根长均比对照显著降低;0.30%浓度NaCl盐溶液处理的胚芽长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处理的胚芽长均显著低于对照;浓度大于0.60%的所有处理组的叶面积与对照比显著降低,各浓度MgCl2盐胁迫的叶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浓度为1.50%的复合盐溶液处理的幼胚未生长。研究表明,高山紫菀种子具有一定耐盐性,胚芽、叶片对盐分的敏感程度低于胚根。高山紫菀种子对Na2SO4、NaCl、MgCl2和复合盐的耐受适宜浓度为0.40%、0.24%、0.81%和0.30%,耐受半致死浓度为1.18%、0.53%、1.45%和0.71%,耐受极限浓度为 1.69%、 1.39%、1.98%和1.40%。高山紫菀种子对4种盐耐受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gCl2>Na2SO4>复合盐>NaCl。  相似文献   

10.
使用0.1ppm 浓度的高纯度三十烷醇溶液,以喷雾处理棉株的生殖器官—蕾、幼铃观察到下列效应:加速棉花大蕾的开花速度; 减少蕾的脱落及幼铃的脱落率,棉铃的脱落率一般可降低20%左右;延缓不受精幼铃的脱落。分析测定的结果表明:卅烷醇处理导致脱落率降低的物质基础是光合—磷酸化促进;三磷酸腺苷(能量)的贮存;干物质积累的加强  相似文献   

11.
DPC对麦套棉~(14)C同化物运转分配及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棉花(G.hirsutumL.)苗期、蕾期和花铃期DPC化调可显著增加14C同化物在根、蕾及花铃中的分配率,降低14C同化物在顶(边)心中的分配率。从苗期到花铃期,随着生育期的延后,在吐絮阶段茎叶等营养器官滞留的14C同化物逐渐减少,棉铃尤其是子棉的分配比率逐渐提高。DPC化调减少了茎叶和铃壳的14C同化物滞留量,增加了在子棉和根中的分配率。  相似文献   

12.
曹娟  范君华  刘明  张建华 《棉花学报》2010,22(5):460-465
在大田条件下,以南疆主栽海岛棉和陆地棉为材料,研究棉铃发育过程中棉铃各部位的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岛棉铃壳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高于陆地棉,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陆地棉。海岛棉铃壳、种子、纤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明显高于陆地棉,且纤维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高于陆地棉,铃壳中丙二醛含量低于陆地棉。海岛棉与陆地棉发育棉铃各部位生理生化的异质性是棉铃铃期、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伸长率、比强度等种间差异的内在表现。  相似文献   

13.
转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系的经济性状及其杂种F1表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转iaaM 基因陆地棉种质系在Ⅰ型高品质杂交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 个转iaaM 基因的陆地棉新种质系、2 个高品质陆地棉种质系,及其4 个杂交组合做PCR分子检测,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 个转iaaM 基因的父本及其杂交F1在500 bp 处均出现特征主带,而2 个高品质母本无特征主带,显示iaaM 基因在杂交F1代呈显性表达。转iaaM 种质系的衣分较高、棉铃较大、单株结铃较多、脱落率较低;但籽指偏小、种子空瘪率较高。具有iaaM 基因的杂交F1组合,其衣分、单铃重、结铃数接近转iaaM 亲本,表明转iaaM 基因的产量性状三要素在F1代呈显性表达;其中有2个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达优质Ⅰ型,且1 个组合的皮棉产量与Ⅲ型杂交棉对照‘苏杂201’相比,仍具有正向竞争优势。利用iaaM 种质系做为杂交亲本,只要杂交配组适当,培育具有产量优势的Ⅰ型高品质陆地杂交棉在实践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选择纤维比强度差异明显的3类基因型4个棉花品种,研究季节桃纤维发育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伏前桃、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纤维POD、IAAO活性的动态变化依次下降,蔗糖合成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之相反。对于伏前桃和伏桃,纤维发育相关酶活性高,有利于纤维素累积特性的优化和高强纤维的形成;早秋桃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高于伏前桃,且纤维素累积特征较优,最终纤维强度较伏前桃高;随着日均温降到20℃以下,棉株的衰老,晚秋桃纤维发育相关酶活性峰值后移,纤维比强度增长幅度大幅降低。棉花季节桃纤维发育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差异是导致纤维素的累积特性及纤维比强度差异形成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短季棉早熟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和选择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9个早熟及产量性状的有关遗传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选择可使目前推广品种(系)的丰产性和早熟性得到进一步改善;育种选择策略应从提高株铃数和衣分入手,选择第一果枝节位低、开花早、脱落少和铃不太大的类型,其中早代果枝节位严选,开花期、结铃率和衣分大群体选择,株铃数连续选择,就可实现培育出高产、早熟品种(系)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对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关键栽培技术,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科棉6号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在密度3万株/hm2条件下,穴盘育苗移栽棉花每公顷成铃最多,达90.3万个,产量最高,达4300.5kg/hm2。在营养生长方面,株高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3.6万株/hm2处理株高太高,需控制其株高生长。单株主茎叶数则表现为,在低密度条件下较多,高密度条件下较少,如8月15日,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主茎叶数26.2张,3.6万株/hm2处理仅为24.0张。但在3万株/hm2条件下,群体LAI较为适宜,叶角较高,叶片直立,如在8月15日,LAI为3.75,叶角62.3。在生殖生长方面,各密度处理间单株现蕾数无明显差异,单株成铃在低密度条件下成铃高。但密度3万株/hm2处理群体蕾量较高、成铃数最多。进一步分析各处理群体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密度3万株/hm2处理亩果节、成铃率、高效叶面积、铃叶比均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棉株载铃量对其主要生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熟性不同 的3 个陆 地棉 品种 ,在 肥水 充 足的 生 长条 件下 ,研 究了 棉 株不 同载 铃 量对其主要 生育性状 的影响 。结果表 明, 棉株 载铃 量 对株 高、果枝 总长 、果 节总 数均 有 极强 的 影响 ,其影响强 度随载 铃量的增 加而增加 ,累积 影 响量 随棉 株 生长 发 育时 间的 延 长而 增大 ;但 棉株 载 铃量对主茎 节数、果 节平均长 度影响 不显 著。 由此 分析 了 蕾铃 脱 落和 棉株 旺 长之 间的 关 系,以 及 棉株在一定 地力条 件下适宜 的单株载 铃量。  相似文献   

18.
 以南疆主栽海岛棉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花期铃部器官同化物质积累动态、再度分配及吐絮棉铃的分配率。结果表明:同化物积累随时间呈“S”型曲线,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同化物积累达最大值所需时间表现为棉纤维>种子>铃壳,新海28比优系193提前5~10 d;同化物再度分配随着花期的推移,铃壳率不断增大,子重率、经济系数、子棉/壳重逐渐减小。铃壳对子棉增重的贡献率,新海28大于优系193;棉铃的胚珠数、种子数、结子效率随开花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大,新海28单铃子房胚珠数、单铃种子数比优系193略低,而结子效率稍高;新海28具有开花早,铃期短,铃壳率小,结子效率高,铃壳同化物质的再分配对子棉增重的贡献率、子重率、经济系数、子棉与干重的比值均大于优系193,这是其早开花、早结铃、早吐絮及丰产的遗传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地区推荐棉花品种“Z1112”和“中棉641”为试验材料,设置一膜六行(10cm+66cm+10cm+66cm+10cm)、一膜四行(76cm+10cm+76cm)和一膜三行(76cm+76cm)3种株行距配置模式,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模式对棉花成铃特性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棉花品种下,一膜三行和一膜四行配置模式的伏前桃多于一膜六行,而伏桃与内围铃则表现为一膜六行多于一膜四行和一膜三行。3种株行距配置模式下均表现为下部铃>中部铃>上部铃,中部铃和下部铃表现为一膜六行的单位面积铃数显著高于一膜三行,但与一膜四行间差异不显著。一膜三行株行距配置模式较其他两种配置模式更有利于棉花脱叶和吐絮,但不同行距配置模式对棉花产量、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均无显著影响,对断裂比强度和短纤维指数有一定影响。综合比较来看,一膜三行配置模式具有充足的行距空间,可充分发挥个体与群体的生产潜能,显著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同时具有较优的脱叶吐絮效果和棉纤维品质,因此,一膜三行株行距配置模式适宜在该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