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蚜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蚜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与技巧。采用水溶性的阿拉伯胶取代加拿大胶,使试验过程更加安全。更主要的是将蚜虫整体玻片标本封片过程分成2步:第1步滴少量胶展姿、定姿;第2步待标本定姿固定后,滴胶并盖上盖玻片。使蚜虫整体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更加简便,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以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 Cockerell)为研究对象,釆用蛋白酶K代替粉蚧玻片标本制作中的10%KOH用于组织消化,消化液用试剂盒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剩余虫体进行玻片制作;同时比较了虫体全研磨、腹部微针扎孔与虫体不做任何处理共3种处理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可成功提取基因组DNA,后2种方法处理后的剩余虫体可制作成玻片标本,实现了粉蚧无损形态的基因组DNA提取技术,为粉蚧的DNA条形码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花卉害螨标本的采集和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标本的采集主要采取拍打枝叶,剪取受害组织和水浮法3种方法;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去除体内物质、染色、脱水、封片4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花卉害螨标本的采集和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标本的采集主要采取拍打枝叶,剪取受害组织和水浮法3种方法;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去除体内物质、染色、脱水、封片4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经常需要使用真菌封闭标本.传统的真菌封闭标本制片工序(以下简称传统法)为: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乳酚油液1滴,用解剖针取真菌菌丝体少许,放人事先准备的50%的酒精中停留片刻,洗掉脱落的抱子以及附着于菌丝与抱子之间的空气,然后把此菌丝体放入载玻片上的乳酚油液中,在解剖镜下,把菌体轻轻分开成自然状态.加盖玻片后,于干燥箱内烘数日,让水分蒸发一部分,使盖玻片与载玻片紧贴,即可封片.封片时,要用清洁的纱布或脱脂棉将盖玻片四周擦净,并在周围涂一圈合成树脂或中性树胶.笔者认为,该制片工序较繁…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的蚜虫整体玻片标本制作方法费时费工、成功率低、虫体附肢易断落、透明效果差等缺点,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对常规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并逐渐摸索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蚜虫整体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主要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①在常规的方法中增加了一个预处理步骤;②将虫体透明这一步改在虫体脱水之前进行;③将透明液改为水合三氯乙醛与苯酚(1:1)混合液。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鞣制法江豚标本的制作及保存工艺,与传统制作方法对比,比较两种方法优劣,目的采用对人体伤害相对较轻的方法制作出防腐性能更优、保存时间更长久、造型更优美的标本。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的单卵囊分离和感染法及其在种的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球虫卵囊悬浮液少许混入较大量的2%重铬酸钾溶液中,于室温下静置4—7天,这样卵囊就会孢子化。用吸管吸取一滴含此种孢子化卵囊的溶液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等渗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个视野含1—2个卵囊。在低倍显微镜下,用玻璃毛细吸管对着一个卵囊,将其吸取,然后吹落于铺有琼脂薄膜的玻片上,并在镜下检查证实只有一个卵囊时,用细镊子划出含此卵囊的相应部分琼脂薄膜,并喂给一天龄小鸡。这些试验小鸡应注意保温和分别隔离饲养,喂以煮沸过的饲料和饮水,避免一切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经过排卵囊前期之后,这些小鸡就应在粪便中排出单纯一个种的卵囊。  相似文献   

9.
水晶滴胶标本在昆虫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学实验课程以昆虫标本作为学习材料和实验教具,昆虫标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植物保护专业昆虫标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晶滴胶标本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标本类型,因其自身的诸多优点而受到青睐.该文介绍了水晶滴胶标本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管理与维护办法,以期为水晶滴胶标本的制作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缩短标本制作时间、提高动物骨骼透明标本可视效果的动物骨骼透明标本快速制作方法,为制作教学、科研陈列用标本及研究正常骨骼形态发育和骨骼与肌肉的位置关系提供快速理想的透明标本制作技术。方法分别采用甘油透明法、快透法和二者选择性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小鼠骨骼透明标本。结果结合法制作所得标本,制作周期短于甘油透明法,制作效果优于快透法。结论甘油透明法、快透法选择性相结合制作骨骼透明标本周期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洪亚平  薛娴  段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64-9464,9469
介绍利用油镜油观察花粉滚动和立体形状的制片方法,以及将普通显微镜(即明场显微镜)改制成暗场显微镜的方法和观察结果。将植物花粉均匀地撒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铅笔上的橡皮头等软物轻敲1~2下,然后在盖玻片外侧(或角端)滴上1小滴油镜油,油镜油沿着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缝隙向内扩散,制片完成并立即进行显微镜观察。利用油镜油对花粉进行制片,比较容易在40倍物镜下直观地观察和记录花粉的滚动过程和立体形状、层次结构、表面纹饰。将显微镜进行一些结构改建,可以一镜多用。随着光学显微镜的不断升级换代,光镜在观察花粉形状和结构信息等方面,将具有越来越多电镜无法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对短切碳纤维掺量为1%,2%的混凝土的150mm×150mm×150mm立方体和150mm×150mm×300mm棱柱体试块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泊松比等进行了试验,并和未掺短切碳纤维的普通混凝土的基体做了比较和分析,据此研究分析了一定基体混凝土强度下不同碳纤维体积分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等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真空条件下木材表面水分蒸发速率模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以截面为20 mm×20 mm,长度分别为100、150、200、250、300 mm的桦木为试材,在干燥温度分别为60、75、90℃,绝对压力分别为0.02、0.04、0.06、0.07、0.08 MPa的真空干燥条件下,对试材内部水分移动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材表面水分移动速率大于内部水分移动速率,二者的比值在10~150之间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条件下各种规格试材的干燥速率与温度、绝对压力的关系式,并与理论推导得出的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木材表面水分蒸发速率与内部水分移动速率之比。最后根据不产生干燥缺陷的最大(极限)速比,得出木材真空干燥过程中不产生缺陷时的温度和绝对压力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间斑寇蛛生活习性之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斑寇蛛(Latrotectus tredecimguttatus)雌蛛平均体长10.92 mm,头胸长4.18 mm,腹长8.19 mm,头胸部褐色、紫褐色或黑色,呈梨状或坛状,腹部卵圆形或倒桃形,黑褐色;雄蛛平均体长4.52 mm,头胸长2.08 mm,腹长2.82 mm,头胸部色同雌蛛,腹部卵圆形,褐色或黑色,背面前缘有一后凹弧形斑,往后有3列各4块黄色斑.生活于荒坡、农田,在石缝、土洞、低矮植物丛近地面处织不规则网捕食各类昆虫,以直翅目、鞘翅目昆虫居多.5~6月交配,雌雄蛛以腹对腹姿势、头尾方向一致地悬吊在网上,雄蛛以左、右触肢轮流交配,全过程约1.5 h,配毕雄蛛迅即离开,雌蛛并不追赶,未发现雌蛛追杀雄蛛.母蛛于5~8月产卵,7~8月为产卵高峰期.卵袋呈圆球形,略似桃状,淡褐色至棕色,袋壁较厚,内层为白色绒状丝,平均体积13.2 mm×12.0 mm×11.6 mm,每袋内含卵201.1粒,1只母蛛平均织卵袋2.68个,总产卵数539粒.5~7月所产卵经发育成小蛛直至走出卵袋,约需30 d;7月下旬至8月所产卵,当年发育成小蛛,不离开卵袋,至次年3、4月间走出卵袋.室内饲养的成年雌蛛多在9~10月间死亡,未见成年雌蛛越冬;当年7~8月从卵袋中孵出的小蛛,至10~11月进入蛰伏状态,在土缝、洞隙或枯草叶簇中越冬.当年5月所产卵,从发育成小蛛算起,寿命为120~150 d;7~8月所产卵,发育成小蛛后要在卵袋内越冬,寿命300~360 d.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并探讨其与牛乳中体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奶牛血清中维生素A的加标回收率为93.8%~106.4%,维生素E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05.3%,RSD分别为4.7%和4.4%,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奶牛血清样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维生素E浓度在泌乳第4~8周与体细胞数呈弱负相关性(R=-0.25,P=0.037),在泌乳第10~14周为中等程度负相关(R=-0.41,P=0.037);维生素A与体细胞数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小麦根系分泌物中的10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方法】选用Ex-tended-18 C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与0.1%磷酸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25min内各种酚酸实现有效分离。【结果】建立的方法成功运用于小麦根系分泌物酚酸类化合物的检测,回收率为88.14%~102.4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沙土培养的小麦中各种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反相液相色谱建立了分析除草剂盖草能含量的方法,采用ODS-C18柱(250mm×4.00mmi,d),以乙腈-水(73∶27)为流动相,用紫外240nm检测,本方法的线性实验,回收率实验、精密度实验均良好,产品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67%,小于1.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鸡粪发酵提取液对番茄生长及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为科学利用鸡粪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提供参考.[方法]设5、10、25、50、100、300、500和1000倍8个稀释倍数的鸡粪发酵提取液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浇灌已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盆栽番茄,研究其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2龄根结线虫和根结线虫卵,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鸡粪发酵提取液对根结线虫致死和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50、100和300倍鸡粪发酵稀释液更有利于番茄植株前期生长;5、10和25倍鸡粪发酵稀释液更有利于番茄植株后期生长,且能显著降低根结线虫发病率,最高防效达72.7%.培养试验结果表明,5、10和25倍鸡粪发酵稀释液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抑制率在70.0%以上;5和10倍鸡粪发酵稀释液对根结线虫的致死作用明显,处理后24 h即达到100.0%的致死效果.[结论]5~10倍稀释的新型鸡粪发酵提取液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杀死2龄线虫,减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是一种操作简便且环保安全的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出境介质盆景线虫分离检验方法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质盆景线虫的分离检验是出口盆景检疫的一项重要工作,试验以改进浮力离心法为基础,采用浸泡浮力离心法对介质线虫进行分离检验,比较此法各种浸泡时间、漏斗法、浅盆法检验线虫的回收量.结果表明,浸泡16h,6h的浮力离心法的线虫回收效果比漏斗法、浅盆法分别高155.67%,43.68%和96.7%,10.55%,该方法综合了浅盆法(漏斗法)和改进浮力离心法的优点,既促使线虫游离于介质中,分离出较多线虫,提高介质线虫检出率,同时也缩短了线虫检验结果时间,该方法已被推广应用于出口盆景介质的线虫检验,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