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开农村能源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建设 ,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 ,只有广开农村能源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收集资料、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昭通市社会经济、森林资源消耗、农村能源利用现状、群众意愿等情况进行调查。对农村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沼气、电能以及汽油、柴油、煤等其它能源和太阳能等消耗结构进行分析,提出搞好农村能源发展规划,扩大新能源推广规模,创新能源建设新机制等新时代背景下昭通农村能源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农村能源建设正以锐不可当之势而成为社会的第一需求,实施农村能源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工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农村能源建设又是推进林业发展的重要工程,它承担着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缓解了我国山区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从而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4.
由于普洱市多数农村地区多年的低效高耗能的传统用能习惯,对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当前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用能需求急剧上升,茶叶、咖啡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用能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更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文章提出普洱市农村能源的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农村能源的规划和布局,加强技术和服务,切实保证农村能源建设经济效益的发挥及加快普洱市农村能源建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5.
1989年我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认真贯彻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各级领导增强了农村能源意识,加强了对农村能源的宏观管理,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各级地方财政、计划、经济、科技、物资、银行、林业等部门在经费和物资供应上,支持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区的农村能源开发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把生态建设工程和农村能源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和农村沼气建设结合起来,是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保护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成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根据各地取得的经验来看,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作用突出,对解决好农业、农民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农村能源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曲靖市的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是国家将其纳入西部大开发重点扶持项目,国债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二是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民心工程,并增加投入。三是林业主管部门将其纳入重点工程,层层落实责任制。四是农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建沼气的积极性很高。五是曲靖市农村能源建设的管理机构健全,并有一支近千人的专业技术队伍,能保障施工技术质量。曲…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农村获得快速发展也必将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进而推动国家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农村能源建设应当摆在重要位置。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能源仍然是薪木,不仅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对大气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发展新型农村能源就显得势在必行,如使用沼气、太阳能等。从农村能源建设与利用现状出发,就如何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9.
宣威市紧紧抓住天保工程、扶贫温饱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已建沼气池4.3万多口,节能改灶26万户。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美化了农村庭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农村能源建设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大问题。对贵州20多年来在节柴灶、沼气、秸秆气化炉、小水电代燃料等方面的实践进行了阐述,指出贵州农村能源建设存在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缺乏总体规划和布局、能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订总体规划,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大力营造薪炭林、多方式发展农村能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